劉 靜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此病在我國育齡女性中的發病率為20.0%~25.0%。臨床研究發現,子宮肌瘤患者可出現痛經、下腹墜脹、白帶增多、子宮出血等癥狀。隨著病情的進展,她們還可出現腹部和盆骨壓迫性疼痛、泌尿系統功能紊亂、不孕與流產,甚至可因月經過多而發生缺血性貧血[1]。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子宮肌瘤的主要方法。大多患者會因擔心手術效果而出現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的情緒。這些不良的情緒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最新的臨床實踐證實,對進行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可有效地緩解其焦慮、抑郁等不良的情緒,改善其心理狀況。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我們對近年來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114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近年來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114例子宮肌瘤患者。這114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定的子宮肌瘤的診斷標準,且均經過醫學影像檢查和臨床檢查得到確診。這些患者均未患有其他對病情有影響的疾病。這些患者對參與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這些患者的年齡在26~49歲之間。我們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將這114例患者分為常規組和綜合組,每組各有57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我院對這兩組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在對她們進行治療期間,我院對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進行常規護理的方法是:①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環境護理、心理護理。②護理人員應在術后為患者進行供氧,以保證其呼吸順暢,定期為患者測量體溫、血壓、心率等各項生理指標。③護理人員應協助醫生對患者進行用藥護理,以保證其治療的效果[2]。我院對綜合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方法與常規組患者相同)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進行綜合護理的方法是:
1.2.1 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 ①護理人員要保持服裝整潔、舉止優雅、言語得體。在與患者進行溝通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親切、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②子宮肌瘤患者在進行治療期間,因受到病情和陌生環境的影響,極易出現緊張、焦慮、抑郁、煩躁易怒等不良的心理狀況。護理人員應定期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及時與其進行溝通,耐心傾聽其主訴,掌握其情緒的變化,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心理疏導。③護理人員要多安慰和鼓勵患者,為其講解與其病情相關的知識及治療成功的病理,以便消除其顧慮,使其保持穩定的情緒[3]。④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家屬配合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使其保持心情愉悅,能夠用積極的態度來配合治療。⑤護理人員應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盡量滿足患者生活上的需要。
1.2.2 進行飲食護理 由于患者術后的身體比較虛弱,因此飲食搭配一定要營養豐富。護理人員應囑患者在術后多飲水,以補充其術中喪失的體液。在患者排氣后,護理人員可先讓其喝些溫開水,若其未出現不適現象就可讓其進食流質、半流質的食物,然后再逐漸進食正常的飲食。術后患者可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高熱量的食物,以保證其具有充沛的體力、加速其傷口的愈合。護理人員應囑患者堅持低脂肪的飲食原則,多吃瘦肉、雞蛋、鯽魚、白菜、海帶等食物。常吃富有營養的干果類食物,如花生、芝麻等。多吃五谷雜糧如玉米、豆類等。忌食羊肉、蝦、蟹、鰻魚、黑魚等發物,忌食辣椒、生蔥、生蒜、白酒等刺激性的食物及飲料,禁食桂圓、紅棗、阿膠、蜂王漿等熱性、凝血性的食物。
1.2.3 進行環境護理 由于患者對住院的環境感到陌生,難以快速適應,因此容易出現排斥與抗拒的心理,導致其對治療的依從性較低,影響其治療的效果。因此,在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治療期間,護理人員要保持其病房的整潔、干燥、舒適,定時為其病房通風換氣,保證其病房內空氣的新鮮。護理人員可在病房內擺放新鮮的花草,以改善患者的心情,凈化室內的空氣。護理人員應保證病房安靜,避免打擾患者休息。同時,護理人員要注意控制病房內的濕度、溫度,定期對病房內進行消毒,以防止患者發生院內感染。
1.2.4 進行排便指導和運動指導 子宮肌瘤患者在術前需要留置導尿管。術后1~2天,當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復正常后可拔除導尿管。在患者拔除導尿管后,護理人員要鼓勵其排尿、排便,以減少其發生尿路感染的危險性。在子宮肌瘤患者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可指導其在床上進行翻身、輕抬腿等運動,并定時為其按摩四肢,以促進其肢體的血液循環,防止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在患者拔除導尿管后,護理人員應鼓勵其下床活動。
1.2.5 進行出院指導 在子宮肌瘤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生活指導,為其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囑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安排個人作息時間,做好傷口護理以避免發生感染。護理人員應囑患者在出院后3個月內不可進行性生活。囑患者按時復查,并囑其家屬密切關注其身體情況,一旦發現其有任何不良反應或異常要及時回醫院就診。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治護三個月后,我院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
我們采用SPSS14.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x2 檢驗,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常規組患者中,有27例患者出現抑郁的心理狀況,有45例患者出現焦慮的心理狀況,有32例患者出現煩躁易怒的心理狀況,有13例患者出現絕望的心理狀況。在綜合組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現抑郁的心理狀況,有15例患者出現焦慮的心理狀況,有13例患者出現煩躁易怒的心理狀況,有6例患者出現絕望的心理狀況。綜合組患者的心理狀況明顯優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心情狀況的比較(n)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此病的致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確。經臨床研究發現,此病大多是由于患者的性生活失調和不注重陰部衛生引起的[4]。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子宮肌瘤的主要方法。大多患者會因擔心手術的效果而出現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的情緒。這些不良的情緒會影響患者治療的效果。因此,對患者進行有效地護理以改善其心理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綜合護理的綜合組患者其心理狀況明顯優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綜上所述,對進行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可有效地改善其心理狀況。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崔瓊.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前與術后干預護理體會.《中外健康文摘》 .2013(45)
[2] 莫建英.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0(27)
[3] 晁翠薇.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切除后生活質量的影響.《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12)
[4] 程德珍.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