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金
多發性顱內動脈瘤是臨床上神經外科的常見病。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發熱、頸項強直、意識障礙和昏迷等,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1]。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多發性顱內動脈瘤的主要方法[2]。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對進行手術治療的多發性顱內動脈瘤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可有效地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期間在我進行手術治療的80例多發性顱內動脈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期間在我進行手術治療的80例多發性顱內動脈瘤患者。這8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定的多發性顱內動脈瘤的診斷標準,并具有進行手術治療的指征[3]。我們將這80例患者隨機分為預防組和參照組,每組各有40例患者。在參照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本組患者的年齡在41歲至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1±10.3)歲。在預防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15例。本組患者的年齡在41歲至73歲,平均年齡為(62.6±10.3)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為參照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遵照醫囑對患者進行輸液護理和用藥護理。(2)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
1.2.2 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為預防組患者進行預防性護理,進行預防性護理的具體方法如下:
1.2.2.1 進行心理護理 臨床調查發現,進行手術治療的多發性顱內動脈瘤患者因不了解手術實施的方法、擔心手術的效果不理想,常會出現緊張、煩躁和焦慮等不良的心理狀態,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會嚴重影響其治療的依從性和手術的效果[4]。針對這一情況,在多發性顱內動脈瘤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多與其進行溝通,并對其心理狀態和情緒的變化進行密切的觀察,然后根據其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個性化的心理疏導。同時,護理人員要耐心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并詳細地向其講解多發性顱內動脈瘤發生的原因、臨床上治療多發性顱內動脈瘤的主要方法和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等,以緩解不良的情緒,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
1.2.2.2 進行術前準備 在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心電圖、肝、腎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規和尿常規等術前檢查,并對其身體狀況進行評估,以了解其身體狀況是否符合進行手術治療的標準。
1.2.2.3 進行預防并發癥的護理 在手術結束患者回到病房后,護理人員要及時告知其手術的結果,并詳細地向其講解術后可能會發生的并發癥和預防并發癥的措施,以便使其能夠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同時,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告知醫生對其進行治療。此外,護理人員要將患者的床頭適當地抬高,并指導其保持情緒的穩定,不要做大幅度的動作,以免導致其發生顱內壓升高和腦水腫。
護理結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其中,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是通過讓其填寫我院自擬的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表獲得的。該調查表共有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選項。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我們使用SPSS19.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結束后,預防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了顱內感染,有1例患者發生了顱內血腫,有1例患者發生了腦血管痙攣,預防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7.5%(3/40)。參照組患者中有2患者發生了顱內感染,有4患者發生了顱內血腫,有4患者發生了腦血管痙攣,參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5.0%(10/40)。預防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n(%)]
護理結束后,預防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97.5%(38/40),參照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80.0%(32/40)。預防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細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n(%)]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接受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接受預防性護理的預防組患者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只接受常規護理的參照組患者,其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這與朱紅霞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7]。
綜上所述,對進行手術治療的多發性顱內動脈瘤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地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 權濤,何旭英,李西鋒,等.多發動脈瘤并發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預后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2,11(2):152-155.
[2] 汪璟,魯曉杰,季衛陽,等.單側入路治療急性期顱內多發動脈瘤的一期手術治療[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3,29(12):1260-1262.
[3] 王洪生,王輝,徐新文,等.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對顱內多發動脈瘤的診治價值:附25例報告[J].解放軍醫學雜志,20 13,38(2):147-150.
[4] 郭凌志,曾群,楊佳寧,等.單側擴大翼點入路顯微手術治療顱內多發動脈瘤[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4,11(3):178-180.
[5] 孫奉輝,于逢春,杜志華,等.左房黏液瘤合并多發腦梗死及顱內多發動脈瘤1例報告[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4,25(3):224.
[6] 秦雪峰,李江,狄宏峰.一側入路顯微手術治療顱內多發動脈瘤7例臨床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3,42(11):1273-1274.
[7] 朱紅霞,王娜,黃敏.循證護理在預防顱內多發動脈瘤圍手術期并發癥中的應用[J].醫學臨床研究,2013,30(12):2397-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