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靚 周迪
[摘要]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族院校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更有其重要意義。本文將闡述民族院校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中遇到的問題,探索學生黨建工作的新途徑,為引導學生黨員在各族學子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學生黨員;民族院校;先鋒模范作用
中共中央和各級黨委對高校黨建工作高度重視,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04年發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對大學生黨員要加強黨員先進性教育,使他們嚴格要求自己,提高黨性修養,充分發揮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帶頭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學生黨員是高校學生中的一個重要群體,民族院校學生包含五十六個民族成分,如何讓學生黨員在各民族共存的高校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對于學校和諧穩定、各民族學子成長成才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民族院校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的重要意義
1.發揮民族院校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2014年12月在第二十三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高校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學生黨員在學生中有較高的認可度,學生黨員的思想及言行對身邊的同學有較大的影響,可以帶動周圍學生樹立愛國愛黨、團結互助、拼搏進取的意識,從而促進優良學風的養成,為國家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發揮民族院校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是形成穩定和諧校園氛圍的重要推動力。學生黨員有著“學生”和“黨員”雙重身份,是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學生中貫徹落實的推動者和實踐者。民族院校的學生黨員除了肩負著“學生”和“黨員”的身份,還兼顧著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通過學習黨的先進知識和理論,參與各項黨建活動,保證了黨的思想在各族學生、各族人民中的宣傳與落實。以學校為平臺,各項黨建活動為載體,各民族學子獲得了更多相互交流、交往、交融的機會,有利于更多優秀的少數民族學生加入到黨組織中,為校園的穩定和諧提供重要保障。
二、民族院校學生黨員在先鋒模范作用發揮方面出現的問題
近些年來,各高校都把學生黨員教育培養工作納入黨建工作重要日程,加大發展黨員的力度,嚴把質量關,學生黨員在學生中的影響較為積極,榜樣作用較為明顯,但在學生黨建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反映的突出問題有:
(一)學生黨員方面
1.理想信念淡薄,理論學習不足。部分學生黨員對自身沒有過高要求,沒有為自己設定遠大的目標和崇高的理想,沒有將自身成長發展和為黨和人民服務緊密結合。一些學生黨員對黨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學習和掌握的意識不強,學習不夠,對黨的一些重要文獻缺乏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2.入黨動機不純,責任意識不強。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以及網絡信息的迅猛發展,少數學生容易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影響,沒有端正入黨的動機。把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今后順利就業的鋪路石,摻雜功利因素,入黨前表現優異,入黨后放松自我要求,學習工作態度消極,弱化了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性,對周遭學生產生不良影響。
(二)高校黨建方面
1.選拔標準不夠精準。高校在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的選拔方面,通常是按照學習成績排名、是否通過英語和計算機等級考試、是否獲得各級榮譽、是否是學生干部等等,往往忽視了考察學生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否堅定、道德品質是否過硬。這樣的標準讓部分學生降低了對自己理想信念的要求。
2.對學生黨員的思想教育乏力。部分高校把精力主要放在學生黨員發展方面,比較關注對學生在入黨前進行考核。由于對于教育學習內容缺乏實效性和針對性,對于學生黨員培養管理過程中缺乏系統的測評機制,部分學生黨員對黨和對自己的認識不夠清晰和深入,不能很好地發揮先進性和模范性。
3.對學生黨員的培養方式與內容有待豐富。部分高校對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的培養內容主要是馬克思主義、黨史等方面,缺少結合學生黨員實際情況的培訓,例如作為學生黨員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中應具備的能力和綜合素質等內容涉及較少。部分高校對學生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通常只停留在傳達文件、重大節日座談、閱讀學習資料等形式,組織活動不夠豐富,形式較單一,缺少為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平臺。
三、民族院校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機制的探索
針對民族院校學生黨員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方面出現的問題,從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整體布局出發,結合民族院校黨建工作的實際情況,以充分發揮民族院校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目標,提出以下思路。
1.嚴格學生黨員發展標準和程序,加大各個環節的教育力度,確保少數民族學生黨員發展質量。民族院校肩負著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特殊使命,學生涵蓋五十六個民族成分,各民族團結穩定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學生,他們教育背景不同、生活習慣迥異、學業基礎參差不齊,應對不同地區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廣泛培養,固強扶弱。民族院校在發展計劃上,向少數民族學生傾斜,力求培養更多少數民族黨員;在黨員選拔上,應嚴格按照黨章要求,結合90后民族院校大學生的特點,明確新時期學生黨員的選拔原則,建立更貼近實際、趨于客觀、兼顧公平的多元標準,使理想信念堅定的各民族少數民族學生突顯出來;在黨員發展程序上,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認真把好每道發展關口,通過提高少數民族黨員質量,讓他們帶動更多少數民族學生共同進步。
2.創新黨建活動方式,豐富黨性培養內容,為民族院校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供有效手段。充分發揮“兩課”和黨課的主渠道作用,加強黨的基礎理論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和政治立場,提高政治覺悟與政治敏銳性,樹立“三個離不開”和“四個認同”等民族團結意識。在學習基礎理論教育的同時,注重加強對學生黨員關心的現實問題的解讀和討論,提托重大政治事件、社會熱點事件,開展相關主題教育和交流討論。鼓勵學生黨員參見各類志愿服務和實踐活動中去,培養學生黨員奉獻、互助的精神,磨煉學生黨員吃苦耐勞的堅忍品質,進一步提高思想境界。建立黨員駐班制度,讓每位學生黨員進駐到低年級的班級中去,在學風建設、民族團結、寢室建設、專業學習等方面為學生樹立榜樣,通過豐富多彩的黨建活動幫助廣大學生黨員明確責任意識,樹立使命感,進一步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3.搶占網絡“微陣地”,建立網絡“微渠道”,搭建民族院校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平臺。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來臨,微博微信成為當今社會的新興媒體,網絡“微時代”中,大學生更喜歡通過微博、微信來抒發情感與見解,這一現狀為高校的黨建工作提供的契機。高校應利用這一有利渠道,占領網上黨建工作宣傳的主陣地,開展黨員爭優創先活動,傳播黨的先進思想及民族團結理論,宣傳各黨支部開展的各項精彩的黨建活動,就學生感興趣的黨建話題展開網上討論,答疑解惑,使學生黨員與各族學子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展示身邊優秀的大學生黨員先進事跡,樹立“微時代”創優爭先的榜樣。
4.不斷完善評價體系,注重民族院校學生黨員過程培養,構建長效的監督考核機制。為了使大學生黨員在入黨后能夠不斷進步,不斷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除了黨性、黨史的教育與培養,還需要建立相關的監督考核機制,使廣大學生參與到對學生黨員的監督中來。高校可以通過每學期開展黨員述責測評活動,進一步加強學生黨員管理和監督。學生黨員可以針對一學期在學習、工作、思想等方面進行全面總結,再由廣大學生進行投票打分,進而了解廣大學生黨員的群眾滿意程度。各學生黨員也可以通過此項活動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廣大群眾也能更好地了解各位學生黨員履行黨員職責的情況,從而構建高校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長效機制。
四、結語
民族院校學生黨員在高校的學風建設、民族團結、黨團建設工作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民族院校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有利于國家的安定和諧,有利于高校精英人才的培養,有利于高校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各高校應認識到現階段黨建工作的不足,加大教育力度,注重培養少數民族學生黨員,創新黨建工作內容和方式,充分發揮網絡宣傳力度,完善考評體制,促進民族院校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良好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