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堯
摘 要:在技術創新能力日益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重要組成部分的經濟背景下,廣西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急需進一步提升。本文從四個方面對提升廣西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進行了對策分析。
關鍵詞: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對策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而能否進行有效的技術創新及是否具有技術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影響各中小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廣西認真貫徹落實了國家有關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推進了我區中小企業的發展,并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技術創新能力,包括企業研究開發能力、創新管理能力、創新資源投入能力等。雖然如此,廣西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與發達省份相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一、從政府政策法規制定層面予以支持,努力為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的技術創新環境
良好的技術創新環境是企業順利開展技術創新活動需要面臨的首要問題,而良好的技術創新環境的創立離不開國家政策法規的支持,國家層面的技術創新戰略的實施,可以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最有力的保證。但是,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套比較完善的有關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法規,所以,健全企業技術創新政策法規對于提高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來說迫在眉睫。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目前對于我國來說,大部分資金人才等政策支持均向大中型國有企業傾斜,往往忽略了中小企業在國家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事實上,很多發達國家的做法與我國正好相反,政府為了鼓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會給予其很多政策鼓勵與支持。鑒于以上情況,第一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來保護技術創新的企業和個人,以免其切實利益遭到侵犯;第二,為了保護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果,如知識產權及發明專利等,維護公平公正的技術創新大環境,應該從政策法規層面出臺專項政策;第三,政府應面向中小企業設立科技創新獎等專項獎勵,或對那些在技術創新上有突出貢獻的中小企業給予資金支持或稅收減免等優惠。
二、通過校企合作,建立產學研結合創新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努力提升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人才對于提升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應以產學研結合為渠道,利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資源優勢,與其合作形成技術創新聯合體。高校是為國家、社會、企業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主要機構,高校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的同時,也需要承擔大量的科研任務,并由此產生很多科研成果。而科研院所的主要任務即是科學研究及創新,中小企業可以通過校企合作機會將高校教師的科研成果轉化,提高自身的科研力量,由此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企業在培養技術創新人才的同時,也需要建立有效的創新人才激勵機制。企業可以通過薪酬福利的發放等手段來起到激勵作用,使技術創新成果與員工利益直接掛鉤,激勵員工的創新熱情;也可以通過股票期權等非現金方式吸納并留住技術創新人才,同時緩解企業的現金支付壓力??傊粩嗉顔T工通過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及創新能力,營造整個企業重視技術創新人才的氛圍。
三、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解決技術創新資金短缺問題
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成功離不開充足的研發資金的支持和投入,但是,由于我國大多數的中小企業自身存在著資金短缺,融資渠道單一的問題,而且一旦企業將資金投入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等方面,其回報率并不明確,所以企業更傾向于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生產及銷售環節。面對這樣的創新資金短缺問題,中小企業可以通過拓寬融資渠道來解決。
首先,由政府建立主要面向中小企業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一方面可以為資金短缺的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為中小企業向商業銀行貸款提供信用擔保。其次,努力改變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歧視現狀,使其能夠更加平等地對待各種規模的貸款企業。
四、完善利于廣西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
廣西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還需要本地區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體系。目前,廣西基本建立了包括經濟鑒證類中介服務機構、資源提供類中介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中介服務機構的中介服務體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廣西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然而,廣西科技中介機構發揮的作用,與廣西在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地位和優勢所蘊含的巨大經濟發展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機構發展不平衡、服務質量和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因此,自治區應充分學習國內發達省份、直轄市的成功經驗,在現有經濟水平下,充分調動積極因素,在機制上充分利用市場競爭的優勝劣汰效應約束科技中介服務機構規范運行,在政策上為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在人力資源上通過自身培養和外部人才引進雙重渠道提高人才質量,多管齊下,最終促進廣西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
綜上所述,廣西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想要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不僅需要企業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建立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通過拓寬融資渠道來解決技術創新資金短缺問題,并致力于完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同時還需要政府的支持來營造良好的技術創新環境。
參考文獻:
[1]陳偉.提高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J].宏觀經濟管理,2012(1).
[2]姜霄.提升河南省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對策[J].中小企業研究,2013(2).
[3]陳燕平,蔡春林.南寧市科技中介機構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0(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