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龍
摘 要:圖書館建設的發(fā)展對于地方圖書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對于人們精神文化的需求具有存在的必要性,要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和人們的需要,就必須對現有的資源進行收藏和整理以及更加有效的利用,為廣大圖書愛好者和研究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高效的服務。
關鍵詞:圖書館建設;圖書館館藏特色;信息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6-0109-02
圖書館建設的發(fā)展對于地方圖書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圖書館在高校、黨政機關和公共設施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地方政策對于圖書館的建設給予了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有力支持,促使地方圖書館的建設能夠健康持續(xù)地發(fā)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地方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對于人們精神文化的需求具有重大必要性。目前,地方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原有的信息服務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也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要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和人們的需要,就必須對現有的資源進行收藏和整理以及更加有效的利用,為廣大圖書愛好者和研究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高效的服務。
一、加強館藏特色信息資源建設的重要性
1.地方機構圖書館及公共圖書室建設的需要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讀書的需求以及科研人員研究的需要,地方的圖書館建設也在不斷加強。從各圖書館的發(fā)展情況分析,圖書資料信息系統(tǒng)電子化、網絡化的建設,館藏信息資源的構成、管理和服務模式是圖書館主要的發(fā)展方向。但因其地方的條件及圖書館自身發(fā)展的特點不同,圖書館自身也在轉變服務功能。未來的網絡化和信息化在圖書館發(fā)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網絡化和信息化這種特色的服務在未來的競爭中會獲得眾多的優(yōu)勢。
2.地方科研機構發(fā)展的需要
地方科研機構的發(fā)展對于圖書館館藏特色信息資源的建設具有促進作用,地方圖書館的服務應該始終圍繞科研的方向。而館藏特色信息資源的建設能夠更加準確的獲取最新的研究資料和數據,根據地方科研機構的需要,使其更加具有地域和專業(yè)特點。同時對于地方的科研機構的發(fā)展,對于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事業(yè)的研究和發(fā)展,優(yōu)秀科研人員的培養(yǎng)、科研事業(yè)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網絡環(huán)境下地方機構館藏特色資源建設的必要性
1.建設適合地方特色的館藏建設
信息服務的基礎性工作是地方機構圖書館館藏信息資源的建設,虛擬館藏和現實館藏是信息資源的基礎,這兩種館藏建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網絡環(huán)境下展開信息服務性質的工作。其中,以印刷型紙質文獻為核心的藏書體系是現實館藏文獻資源的主要體現形式,同時有音像資料與微縮文獻等形式,目前文獻與信息資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紙質文獻為主的現實館藏文獻資源建設。主要原因:一是現實館藏文獻具備較規(guī)范的標準,在印刷、發(fā)行過程中有嚴格的審查程序規(guī)定,并且具有一定的保存價值;二是現實館藏文獻具有其他文獻所不能比擬的可視性、舒適性、閱覽環(huán)境的人文化及其保存的永久性。因此,印刷型、光盤型、網絡型三種信息資源并存方式是合理的館藏建設形式,這種建設形式也可為科研、開闊視野和文化事業(yè)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務。
2.突出適合地方的館藏建設特點
地方機構圖書館是為科研人員和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總的看來,自身特色是地方圖書館館藏建設的宗旨,特色館藏建設的根本也是各地方圖書館發(fā)展的方向和要求,使其自身的“專業(yè)性”“地方性”的特點更加突出就是要加強特色化館藏體系建設,同時也就要求仔細研究地方文化事業(yè)的政策和出發(fā)點。對于地方圖書館的館藏建設,我們要如何進行“館藏建設”,首先要與新形勢相結合,利用網絡的特點,使鮮明的特色,貫穿于建設特色化館藏體系中,其次應該與地域性和地方性相結合。
3.建設特色數據庫,深化館藏特色信息資源建設
網絡化建設的飛速發(fā)展對于館藏特色信息資源建設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于地方圖書館館藏特色信息資源數字化進程起了重要的作用,加快建設有自己館藏特色信息的數據庫在充分利用自身優(yōu)勢和現代化建設的同時貫穿于其中。在建立館藏數據庫時要考慮以下問題:一是有層次的進行數字化建設,首先,將本館所有的書籍進行分類;根據第一個英文字母進行分類整理,分別利用網絡化的技術錄入電腦,建設各種各樣的(包括專題索引型、文摘型、全文型、主題型等)特色館藏數據庫。特色數據庫網站是在熟悉網絡化建設的基礎上,研究者可通過館內終端查詢各類資料及優(yōu)長學科的研究狀況;二是已用過的數字化資源和信息不再重新利用;三是由于地方圖書館本身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其次,由于環(huán)境人文等因素的影響也會影響地方圖書館館藏特色信息資源的建設,我們可以開展各個地方圖書館的交流和協作,發(fā)揮圖書館界的優(yōu)勢聯合作用,建設數據庫模式的優(yōu)勢也是建設館藏特色資源建設的前提。這種方法簡單、便捷和高效,好處是節(jié)省時間、避免人員上的重復使用,同時又可以實現人人都享受于網絡信息化帶來的方便之處,實現資源信息的共享作用。通過這種館際合作的方式,同時采取多種渠道方式合作的方式,利用現代網絡信息化的特點,深入挖掘其網絡信息化的意義,利用自身的特點建立館藏特色信息資源建設,特色信息服務內容更加具體清晰,同時信息資源保障服務是為學科建設提供保障的重要依據,體現出建設地方館藏特色信息資源建設的存在價值和意義。
4.建設虛擬圖書館,豐富館藏特色信息資源的服務領域
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信息化時代電腦的已經走進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基于這個原因,作為地方圖書館在文化圖書事業(yè)的重要作用。地方機構的圖書館必須打破原有的館藏收集形式,利用現在發(fā)展迅速的網絡,打破原有的借書模式以及圖書館的管理模式,汲取其他國家圖書館管理的先進理念和模式,做到信息人人共享,圖書信息簡單明了,圖書智庫精細而全面,并且具有實用性和時代性,虛擬圖書館是一種符合現代發(fā)展的一種新型的圖書館模式,能夠滿足各類人群不同的圖書需求,同時也為各類人群提供省時便利的條件,提高人們讀書的效率和多樣性。對于虛擬圖書館建設的快速發(fā)展,也是滿足廣大科研人員的科研需求。
各地方的實際情況不同,所以造成各地方的圖書館建設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和多樣性。我院文獻中心積極發(fā)展自身的優(yōu)勢,積極加強對數據庫的建設水平,擴大了廣大科研人員對于資料需求的信息服務范圍,對于地方機構圖書館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充分利用館際合作的優(yōu)勢,實現館藏特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
各圖書館之間的協作和共享各自的各類資源就是館際合作。館際合作是近幾年各個圖書館在追求自身發(fā)展中尋求出的方式,通過圖書館相互合作實現特色資源共享的方式,既能滿足社會及科研人員對文獻資源的需要,又能圖書館館藏能力不足的問題,而且還能滿足地方對特色資源信息的需求,對地區(qū)的圖書文化事業(yè)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也對地方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館際協作是提高自身館藏特色信息資源建設的有力途徑
由于科學技術發(fā)展速度的迅速,知識更新程度不斷加快,文獻出版書籍不斷增加,面對眾多的文獻信息,對于圖書館的館藏建設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地方圖書館專向購書資金的短缺、信息文獻資源大幅度地重復使用,使用程度和利用率偏低,導致圖書館的文獻收藏率偏低和收藏不全,并且不能被廣大科研人員和讀書愛好者廣泛使用。地方圖書館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尋找解決這種棘手問題的辦法,采用分類收藏,加工和利用的辦法,資源采集和大量整合的辦法,利用先進的信息網絡化服務,采用先進的數據庫方式,大量文獻資源都具有保存和收藏價值。如何利用地方圖書館自身的優(yōu)勢,借助館際協作,利用現有的條件和資源加強對圖書館自身的建設,同時提高館藏特色信息資源的收藏率是地方圖書館在建設中面對的主要問題。
2.地方機構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需要加強共建共享之路
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必行之路是在信息網絡化的時代下,采用館際合作與共享的方式,計算機、通信、電子、多媒體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對各個地方圖書館的建設具有促進作用,特別是對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方面更有其特殊意義,對館藏信息資源和網絡資源進行綜合協作開發(fā)和利用。目前,全國館際合作與共享的基本狀況有:一是我國較早建立的一省(市、區(qū))范圍內跨系統(tǒng)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網絡的成功典范,如:“上海市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協作網”(1994年成立)、河南省省數字圖書館工程(1999年開始實施,實行跨系統(tǒng)的數字化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現已基本形成了公共、高校、科研三大系統(tǒng)三足鼎立的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局面。二是全國黨校系統(tǒng)數字圖書館資源共建共享工程已正式啟動并制定了數字資源建設五年規(guī)劃,首批與15個省市黨校確定了15個共建共享數據庫的共建任務。三是國家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已于2011年1月在黑龍江分館啟動,整個工程覆蓋黑龍江省13個地市、128個縣區(qū)級公共圖書館。四是我院文獻信息中心在加強館際合作,實現特色資源共建共享方面起步較早,1988年進入了我省哈爾濱地區(qū)館際互借協作網,實現了與黑龍江省圖書館、哈爾濱市圖書館、黑龍江大學圖書館、哈爾濱師范大學圖書館等館際協作與互借業(yè)務。2008年又相繼與哈爾濱學院圖書館、哈爾濱市委黨校圖書館和黑龍江省圖書館簽訂了互借協議并開通館際互借業(yè)務。目前,我院讀者可借閱館外紙質圖書數量達600多萬冊,彌補了我院文獻信息中心圖書資源不足的問題。館際合作和資源共建共享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地方圖書館在建設中的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這項業(yè)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科研人員對資料需求不足的問題。
加強館藏特色信息資源建設,既是對地方圖書館自身建設的需要,也是廣大科院人員和社會讀書愛好者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加強館藏特色信息資源建設,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圖書館自身發(fā)展不足的問題,在加強館藏特色資源建設中,應該采用先進的手段和理念,利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時代化的條件,進一步運用相互合作和共享的方式,運用特色的信息服務,為廣大科研人員和廣大讀書愛好者服務,為地方圖書館的建設增加一定的競爭力,同時也為地方的經濟的發(fā)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潘麗屏.淺談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的信息服務[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8,11(1).
[2]陳雅.知識圖書館:理論與模式[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陳鋒.E-Learning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教育資源建設[J].圖書館學刊,2011(5).
[4]韓月萍.網絡開放存取的學術資源極其獲取策略[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