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可
摘 要:中國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思想理論成果。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夢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任務。中國夢視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主要應當從三個方面付出努力:吃透理論內涵,融入教材內容;把握教育規律,創新教學方法;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實踐教學。
關鍵詞:中國夢;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6-0152-03
中國夢是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它是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政治宣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思想理論成果,已成為激勵中華兒女團結奮進、開辟未來的一面精神旗幟。在全黨、全社會深入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活動,既是當前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也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督逃哭k公廳關于做好<中國夢青少年教育讀本>學習宣傳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要“將中國夢宣傳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等相關教育教學之中,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扎實推進中國夢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盵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中的基礎性課程,應該成為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活動的重要陣地。下面,筆者簡單地談一下個人的認識和做法。
一、吃透理論內涵,融入教材內容
俗話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要準備一桶水。”同樣,要想把中國夢的內容很好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教師需要首先吃透中國夢的理論內涵。具體來說,教師需要事先對中國夢的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科學和深入的把握:中國夢的本質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目標是兩個“一百年”,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途徑是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主體是國家、民族和人民。鑒于中國夢的以上理論內涵,筆者認為,要將中國夢的內容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教師應主要著力于教材的前兩章,即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這兩部分內容。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認識到,由于中國夢并非晦澀難懂的艱深理論,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須面面俱到,而只需要在一些關鍵之處巧妙處理,做到既順暢自然,又一筆點睛。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而現實卻是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令人擔憂。反思這一現象,筆者認為,正是高校脫離學生實際的教育方式導致了教育效果的不佳。因此,找到大學生的切身利益同我們宣講的理想信念之間的結合點,就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而中國夢則為此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手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具體地分析中國夢所內在地包含的社會理想和個人理想兩個方面,并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個人理想的實現依賴于社會理想的實現,個人理想應當融入社會理想;個人理想又承載著社會理想,社會理想的實現要靠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為使這一理論分析更加生動具體,教師可以引用習總書記在闡釋中國夢時的概括性表述:“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讓人民群眾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這些表述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中國夢中看到自己夢想的影子,從而幫助大學生樹立和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和信念。
調查顯示,在利益多元化的社會現實面前,雖然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出現了多樣化趨勢,但愛國主義依然是他們不變的思想主題,這正是我們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障。而要引導大學生積極投身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教師就需要正確地向他們闡釋中國夢的實現途徑,這也是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契機。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教師要從歷史和現實兩個方面向學生證明,無論是封閉僵化的老路,還是改旗易幟的邪路,都是絕路、死路,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才是通往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唯一正確道路。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偉大的事業需要并產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撐和推動著偉大的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從而激勵大學生振奮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改革創新意識。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教師要用中國夢的美好未來激發大學生獻身中國夢的激情,使他們領悟到每個人都是中國夢的參與者和書寫者,都應當同舟共濟、齊心協力,只有全國各族人民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匯集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二、把握教育規律,創新教學方法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耍處熞貏e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和積極性的調動。具體方法可以參照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貼近學生實際。思想政治理論課并非簡單的理論傳授,教師教學應堅持以學生為本,深入了解他們的愿望和訴求,聯系實際抓準問題,深入淺出講透道理,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困惑。針對有些同學在所謂“理想理想,有利就想”等說法上的迷茫,教師應當結合社會現實和個人實際,具體分析中國夢所包含的兩個方面的辯證關系及其對個人的重大意義,從而加深大學生對中國夢的思想認同。第二,講求語言藝術。理論教育法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本方法,但如果教師的理論教育用語刻板僵硬,那就難以說服和打動學生。同樣,在進行中國夢教育的過程中,只有教師講求語言藝術,學生才能愛聽愛看并產生共鳴。因此,在中國夢教育過程中,在教學語言的運用上,在堅持科學性的前提下,教師不妨借鑒小說評書的抑揚頓挫、相聲小品的搞笑幽默、百家講壇的生動親民、世紀大講堂的新穎前瞻,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2]。
現代教育觀念認為,教學是一個多邊互動的過程,要更多地讓學生參與進來。因此,在中國夢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具體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嘗試:第一,開展主題討論。教師可以結合現實中有關中國夢的熱點問題選擇恰當的主題,讓學生分組在課前搜集與主題相關的素材并進行構思和整理,然后在課堂上以主題討論的方式各抒己見,教師則在一旁選擇恰當的時機巧妙地進行引導、解答、糾正和總結。事實上,學生參與主題討論的過程就是一個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并形成自己的觀點的過程,這本身就是一個中國夢的學習過程,也是一個思想內化的過程。第二,進行問題探究。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思想理論成果,雖然社會各界對中國夢的基本方面擁有共識,但也仍然存在一些認識分歧,比如,對于中國夢與美國夢的異同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問題的理解就是如此。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和指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和整理不同觀點,并讓學生根據自身知識辨析各種觀點的優劣得失,甚至提出自己的觀點,從而加深對中國夢的認知和理解。
當代大學生生活在一個科技日新月異、網絡無處不在的時代,科技和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前所未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無視這一現象的存在,而應高度重視并巧妙地利用它們在中國夢教育中的作用。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運用現代技術。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得教學活動正在變得越來越方便和有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當積極學習并充分利用。比如,教師在開展中國夢教育的過程中,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演示科學美觀、形象生動的教學課件,并穿插播放相關視頻,以增強教學內容的科學性、生動性和有效性。例如,在講解社會理想與個人理想之間的關系問題時,就可以播放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出彩人生:中國夢我的夢”中的視頻片段,讓同學們真切地感受各行各業的人們追求中國夢的奮斗實踐[3]。第二,實施延伸教育。延伸教育是面對面教育之外的一種教育形式,它能夠將教育延伸到課堂之外,把課堂上沒有時間進行的教育任務搬到課后完成。由于延伸教育是課堂以外進行,因此最好選擇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的教育內容[2]。就中國夢教育而言,教師應積極利用互聯網平臺,重點選取反映我們追求獨立解放、奔向富強幸福的影視劇集,反映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與成就的歷史紀錄片,以及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人物傳記等,要求學生在課下進行觀看和閱讀,以擴大中國夢教育的說服力和滲透性。
三、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環節,它能夠幫助大學生進一步理解所學的理論知識,提高他們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增強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真理性的理解與認同,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正因如此,2005和2008年,中宣部和教育部在聯合發布的兩份文件中曾明確要求:“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節?!盵4]“要探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提供制度、條件和環境保障,確保不流于形式?!盵5]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思想理論成果,中國夢具有很強的理論性,但中國夢的實現只能依靠億萬人民的不懈奮斗,因此它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2013年,《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在全國各級各類學習深入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強調指出:“各地各高校要引導廣大學生深入西部、深入農村、深入一線,開展參與式觀察和服務式體驗,感悟由千萬個中國夢組成的民族夢、時代夢?!盵6]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當在中國夢教育中深入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不斷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使中國夢在大學生身上內化于心,外踐于行。
思想政治理論課加強中國夢實踐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包括:第一,加大投入力度。這既是落實中央文件精神的舉措,也是確保實踐教學取得實效的保障。要通過設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專項資金的辦法,落實實踐教學的資金投入。同時,選拔一批業務素質高、責任意識強的教師擔任實踐教學導師。第二,杜絕形式主義。據了解,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模式往往是老師帶隊在所謂的實踐教學基地看一些景點、拍一些照片、上一些媒體,這樣便完事大吉,也萬事大吉。這樣的模式不但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難以達到實踐教學的預設目的。第三,創新實踐活動。由于資金不到位等原因的限制,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內容相對簡單,而要使實踐教學取得應有的效果,各高校就必須勇于克服困難、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創新和豐富實踐教學的形式與內容。第四,建立長效機制。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環節,不是可有可無和時有時無的,不能資金充裕、人員具備就開展,資金不足或人員匱乏就暫停,相反,要從制度上規范實踐教學環節的開展,用長效機制將其做成常態性的工作。
思想政治理論課加強中國夢實踐教學的具體著力點包括:第一,回眸曲折歷程,理解中國夢。中華民族創造過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而其近代之后所遭受的苦難也世所罕見。這些內容雖然同學們都有所了解,但畢竟難以從書本上予以體察,而通過實地探訪歷史遺存和現場參觀歷史展覽等方式,大學生能夠更深切地理解中國夢的由來。第二,了解偉大成就,堅定中國夢。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僅憑課堂上的相關數據還難以具體地反映這一變化。通過到改革開放的前沿進行實地考察,大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這一切,從而堅定他們的“三個自信”,進而堅定他們實現中國夢的信心。第三,開展社會調研,解題中國夢。雖然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成就喜人,但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依舊巨大。通過組織學生到邊遠、落后、貧困地區進行實地調研,能夠增強他們建設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勵他們為這些地區的發展建言獻策,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力量。第四,深入基層宣講,傳遞中國夢。由于種種原因,基層群眾對中國夢的認識和理解既不夠全面系統,也不夠科學深入。通過組織大學生深入基層進行有關中國夢的理論宣講,不僅中國夢可以在基層群眾中得到進一步的傳遞,而且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認知和理解也必定進一步深入。
參考文獻:
[1]教思政廳函[2013]10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國夢青少年教育讀本》學習宣傳工作的通知[Z].
[2]高翔蓮,張立飛.關于“中國夢”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教學思考[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4(3).
[3]杜偉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深化“中國夢”教育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6).
[4]教社政[2005]5號.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Z].
[5]教社科[2008]5號.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Z].
[6]教黨[2013]2號.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在全國各級各類學習深入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