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偉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運用CAD技術進行機械制圖,能否熟練使用CAD軟件進行制圖也成為企業對應聘者的一項基本要求。目前很多中職院校的理工科專業開設了機械CAD課程,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從機械CAD制圖的實踐應用出發,在分析企業對相關人才的技能需求特點的基礎上,針對中職機械CAD制圖教學實施進行了相關地探討。
【關鍵詞】中職機械CAD制圖 教學方法
一、中職機械CAD制圖教學現狀
機械CAD制圖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涉及機械設計理論、機械設計方法學、計算機圖形技術等多方面知識,課程教學上以描述原理方法為主,在此基礎上結合上機練習等輔助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系統接受能力,使學生最終能熟練掌握機械CAD制圖的原理和方法,培養學生的CAD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以便為今后從事相關領域內的CAD制圖應用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很多中職院校的機械CAD制圖課程內容包括機械制圖和機械CAD兩部分內容。機械制圖主要講授畫法幾何(包括繪圖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和機械制圖理論(包括零件圖、裝配圖的繪制方法),教學方法常采用教學模型、掛圖的形式,并以教具在黑板上繪圖演示為輔助,學生通過大量的手工繪圖聯系鞏固機械制圖知識。
當前中職機械CAD制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機械制圖基本理論及方法的教學質量不斷下降
由于種種原因,近年來很多中職院校在機械制圖方面的授課時間有所壓縮,對畫法幾何部分進行了大量刪減,對部分作圖原理方面的要求也有所降低,限制了對學生空間思維的培養。同時,受中職院校生源的影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大,尤其對于相對抽象且枯燥的機械制圖理論方法的學習存在抵觸心理,更談不上多看多想鉆研相關理論方法。再加上傳統的機械制圖授課模式較為落后,造成學生無法充分理解教材內容,很容易導致學生對課程喪失興趣,從而影響了培養質量。機械制圖培養質量的下降導致了很多學生無法快速、準確地識圖、讀圖、繪圖,也就無法滿足現代企業對技術人員的要求。
(2)機械制圖和CAD授課內容相分離
CAD技術在建筑、機械、醫療等很多行業內都有著廣泛地應用,但不同行業在CAD中的應用方法、標準千差萬別。很多中職學校在CAD上機教學中安排計算機老師授課,由于計算機專業的老師不熟悉機械制圖的相關知識,致使教授內容更多地停留在對畫圖軟件的操作方面,而無法深入剖析和講授相關制圖原理,以及機械類制圖國家和行業標準。如在CAD制圖軟件中對于圓弧的標注方法沒有明確限制,但在機械制圖中,要求角度小于1800的圓弧需標注半徑,大于1800的圓弧標注直徑,若對相關標準不了解,就可能在授課過程中傳達信息不準確,使學生在企業實際生產中犯錯。
二、中職機械CAD制圖教學方法的實踐探討
(1)運用現代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機械CAD制圖是一門專業性強且較為抽象的課程,對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一定的要求,但中職院校的生源大部分為初中生,相關理論基礎較為薄弱,在學習該課程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進而對課程的學習失去興趣。采用掛圖、黑板上現場繪圖的授課手段較為單一和枯燥,不便于學生進行消化吸收和理解。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應廣泛采用多媒體授課方式,通過數字化技術生動展示畫法幾何的投影、剖切等基本原理,將枯燥的紙面線條和文字轉換為視頻、動態圖片,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理論的理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合理安排授課時間,將機械制圖和CAD上機實踐緊密結合
目前很多中職院校將機械制圖和CAD上機實踐相分離,在課時安排上通常為一學期上機械制圖,一學期為CAD上機實踐;在師資安排方面,機械制圖通常由具有較多機械設計經驗的老師承擔,而在CAD上機實踐過程中則通常會安排一些年輕的教師來授課,甚至部分授課老師非機械專業畢業,這就導致機械制圖的內容與CAD上機實踐內容相脫節,無法緊密結合。但事實上機械CAD制圖課程本身要求學生具有較多的機械制圖理論和知識,在此基礎上,遵循國家相關標準和規范,繪制出符合實際要求的工程圖紙。因此,在實際授課過程中,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兩個部分的授課時間,將二者穿插結合起來,在進行機械制圖授課過程中即可以CAD軟件為載體,進行相關的演示操作,使學生對CAD軟件有前期的認識和了解;而在CAD實踐教學過程中則應重視機械制圖基本原理的鞏固,而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軟件操作方法的培養上,以提高繪圖的規范性。
三、結語
機械CAD制圖課程是機械類專業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也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機械制圖的相關原理、理論,還要求學生能在相關CAD軟件中快速繪制出符合機械制圖標準和規范的數字圖紙。中職院校在機械CAD制圖課程講授過程中應注重結合現代化教輔手段,提高機械制圖基本理論的培養質量,與此同時,應結合企業對人才的具體需求,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以適應形勢的發展和社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