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瓊
(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人民醫院藥劑科 海南 樂東 572500)
近年來,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各醫院門診的處方中存在許多的問題,例如醫生為患者所開具的處方存在用藥不合理的情況,這不僅影響患者治療的效果,還會給其造成經濟損失[1]。為了探討我院門診處方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尋找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我們對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我院門診中的2400份處方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我院門診中的2400份處方。
根據這些處方中所使用藥物的說明書,同時結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臨床用藥須知》及《處方管理辦法》等相關資料,對這2400份處方中存在問題的處方進行統計和分析[2]。
從處方的書寫質量、用藥是否合理及是否有超常規處方等方面對這些處方進行統計和分析[3]。
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正負標準差(± s )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這2400份處方中,有402份處方存在問題(占16.8%)。在這些問題處方中,有296份處方存在書寫不規范的情況(占73.63%),有77份處方存在用藥不合理的情況(占19.15%),有29份超常規處方(占7.21%)。在這402份處方中,書寫不規范處方所占的比例明顯大于用藥不合理的處方和超常規處方所占的比例,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對這2400份處方中問題處方的分析
2.1.1 對書寫不規范處方的分析 在這296份書寫不規范的處方中,處方的前記、正文和后記的內容缺項及字跡難以辨認的情況所占的比例明顯大于其他同類問題所占的比例,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對書寫不規范處方的分析
2.1.2 對用藥不合理處方的分析 在這77份對用藥不合理處方中,所遴選的藥品使用不合理的情況所占的比例明顯大于其他同類問題所占的比例,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3。

表3 對用藥不合理處方的分析
2.1.3 對超常規處方的分析 在這29份超常規處方中,單張處方開具2種藥理作用相同的藥物所占的比例明顯大于其他同類問題所占的比例,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4。

表4 對超常規處方的分析
①臨床醫生在開具處方完畢后,應在空白處劃一條斜線以示處方書寫完畢,但很多醫生卻未執行此操作,導致其他科室的醫務人員無法為患者開具其他藥物。②處方的前記不完整,如漏寫病名、患者的年齡和性別等,導致藥師對處方的審核流于形式。③醫生書寫臨床診斷時存在書寫不規范的情況,例如疾病名稱或診斷字跡潦草難以辨認,或其漏寫診斷,這些均會使藥師無法明確處方中所使用的藥物是否與診斷結果相符,或是否具有潛在意義上的禁忌證,容易引發差錯事故和醫療糾紛。
如處方:患者,男,18歲,臨床診斷:營養不良。用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注射用脂溶性維生素I*1支,靜脈滴注,一日一次。我們對這份處方進行分析后發現:注射用脂溶性維生素I的藥品說明書中明確規定,此藥適用于11歲以下的兒童。此患者已是成年人,如需為其補充脂溶性維生素,應使用注射用脂溶性維生素II更合理。
例如,在使用藥物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時未按此藥說明書的規定為其使用溶媒進行配制。如處方:患者,男,47歲,臨床診斷:頭皮裂傷,用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依達拉奉注射液30mg,靜脈滴注,一日一次。我們對這份處方進行分析后發現,依達拉奉注射液的藥品說明書中規定本品必需用生理鹽水進行稀釋。這是由于本品在與含有糖分的溶液進行混合時,會降低其濃度,因此建議使用生理鹽水與其進行混合,以保證其藥效。
處方是醫生對患者用藥的書面文件,也是患者在醫院藥房取藥的憑證和依據[4]。我們通過對我院門診的處方進行分析后發現,處方書寫不規范、用藥不合理和超常規處方是我院門診處方中最常見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加大對各科室醫生的管理力度,規范其書寫處方的質量,提高其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進而提高我院臨床用藥的安全性。此外,我們應定期對我院門診的處方進行點評,及時發現處方中出現的新問題并進行處理,以提高我院臨床用藥的有效性[5]。
[1] 李茜,尤海生,孫青,等. 某三級甲等教學醫院門診處方點評及用藥分析[J]. 中國藥師,2013,16(2):275-277.
[2] 晏遠智,馬雅妮. 我院13000張門診處方點評與用藥合理性分析[J]. 中國藥業,2012,21(7):29-30.
[3] 張莉,劉世君,潘菡清,等. 門診處方點評及不合理處方分析[J].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2,12(5):460-462.
[4] 李潔,李娟. 2011年門診處方點評及合理用藥分析[J].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2,12(9):840-842.
[5] 王兆娟,王愛英. 門診處方點評與用藥分析[J].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3,13(12):11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