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飛 畢斯凱
(解放軍第八十九醫院 山東 濰坊 261021)
手術室是醫院中重要的救治場所,此科室也是需要進行感染管理的重點科室[1]。對手術室進行感染管理工作質量的好壞,可直接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及預后[2]。因此,對醫院手術室進行感染管理,降低患者手術切口感染的發生率,就成為了目前醫院管理工作中的重點。為了進一步探討對手術室進行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我院從2014年1月開始進行潔凈手術室感染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200例患者。將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接受手術治療的600患者作為觀察組,將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接受手術治療的6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在觀察組的600例患者中,有男性351例,女性249例。他們的年齡在4歲~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9±7.8歲。在對照組的600例患者中,有男性342例,女性258例。他們的年齡在3歲~8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2±7.3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我院從2014年1月開始進行潔凈手術室的感染管理,觀察組患者在進行感染管理后接受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在進行感染管理前接受手術治療。在對照組患者進行手術前,我們使用傳統的消毒滅菌方法對手術室進行消毒。
1.2.1 傳統的手術室消毒滅菌的方法 (1)對手術間進行全面消毒滅菌的方法。在手術結束后,按照每立方米使用1g的高錳酸鉀與2ml的甲醛溶液的劑量用上述兩種藥物對手術間進行熏蒸,持續熏蒸12h后,開窗通風。也可使用紫外線對手術間進行照射,每平方米的地面使用紫外線的電功率為1~2W,進行照射的時間約為2h。(2)對手術器械進行消毒滅菌的方法。①使用壓力蒸汽對手術器械及手術工具等進行滅菌處理。②使用濃度為2%的戊二醛對診療儀器進行浸泡滅菌處理,進行滅菌的時間應在20min以上。
1.2.2 進行潔凈手術室感染管理的具體方法 (1)對手術室內的空氣進行凈化過濾處理。在對手術室內的空氣進行凈化消毒后,才能開始為下一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使用手術室凈化空調對手術室內的空氣進行消毒滅菌處理,并對空調的自凈時間進行控制和調節。每天用層流裝置對手術室內的空氣進行30min的自動過濾處理,具體方法為:使用高效過濾器對手術室外的空氣進行過濾,在空氣接近無菌和無塵的狀態時,通過通風機勻速地將凈化后的空氣送入到手術室中,同時將手術室內污濁的空氣排出。由于手術室內的氣壓高于室外的氣壓,因此應禁止開窗通風,以保證室內空氣的潔凈度。(2)對手術室內空氣質量進行監測的方法。每月需對手術室內空氣的潔凈度與生物微粒的含量進行一次檢測,以了解手術室內空氣的清潔程度。進行空氣潔凈度檢測的方法為:①使用專業的培養皿對不同手術間進行同一類型手術時的空氣進行采樣。②將培養皿放在手術間的四個角落及距離手術臺1m的位置上,共計放置5個培養皿,以保證相同的采樣條件。③將培養基直接暴露在空氣中3min,在同樣的條件下重復采樣3次。④將采集到的樣本放在37攝氏度的恒溫箱內培養48h,取出。⑤計算樣本中的菌落數。⑥將手術室內空氣質量監測的結果送上級部門進行備案處理[3]。(3)對手術室的地面、手術器械、手術用具、手術室的墻壁等進行消毒滅菌處理。①術前,使用濃度為75%的酒精或其他消毒液對手術設備和器具進行消毒。②術后,將使用過的手術器械及敷料等一次性用具清理出手術室。③使用層流裝置對室內的空氣進行潔凈和過濾,并對手術室的地板進行清洗和消毒。③將空調箱中的紫外線開啟對手術室內的手術設備進行滅菌處理。在進行滅菌處理時,應將各個層流需要清理的工具逐一分開,不可混合進行滅菌處理。④使用消毒藥水對手術室內的清掃工具進行消毒。⑤對較大的設備或物品,需在潔凈室內進行消毒處理后,再搬入手術室。⑥對小型物品可直接在潔凈室中進行消毒處理。⑦每周對手術室內的墻壁和吊頂進行一次清潔消毒處理。(4)對手術室醫護人員進行感染管理的方法。①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嚴格遵守各項無菌操作規程,護理部門可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對無菌操作的執行情況進行抽查,以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②由院長督導手術室的醫護人員做好各手術環節的感染管理工作。③由感染科定期對手術室醫護人員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以文件的方式進行公示。同時還應建立明確的獎懲制度,以促進醫護人員進行感染管理的積極性。④對發生手術切口感染的高危患者(如惡性腫瘤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進行重點管理,以降低其手術切口感染的發生率。⑤組織相關人員學習《醫院感染管理規范》等文件中的相關知識,以強化其進行感染管理的意識。(5)對患者進行感染管理的方法。①在術前備皮時,應避免損傷患者的皮膚,以降低其手術切口感染的發生率。②臨床醫師應根據醫院中常見致病菌的類型,再結合患者進行致病菌耐藥性檢測的結果,為其選擇有針對性的的抗菌藥物來預防感染。
按照國家衛生部門推薦的手術切口感染的診斷標準,對患者是否發生手術切口感染進行判定。具體方法為:在術后的3d內,患者的手術部位出現疼痛的癥狀,其切口出現局部紅腫、壓痛等癥狀,其白細胞水平明顯升高,即可判定其發生了手術切口感染。
我們使用SPSS17.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正負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對照組的60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發生手術切口感染,其感染率為2.17%。在觀察組的60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發生手術切口感染,其感染率為0.67%。觀察組患者手術切口感染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對照組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時,手術室內空氣中細菌檢測的結果為112.54±21.68株。觀察組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時,手術室內空氣中細菌檢測的結果為18.69±12.27株。觀察組患者在接受手術時室內空氣中細菌的檢測結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在接受手術時室內空氣中細菌的檢測結果,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切口感染的發生率與其接受手術時手術室內空氣中細菌檢測結果的比較
對手術室進行感染管理是一項復雜而長久的工作,需要醫院各科室醫護人員的共同配合。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切口感染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患者在接受手術時室內空氣中細菌檢測的結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在接受手術時室內空氣中細菌檢測的結果,此研究結果與張芬菊[4]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對手術室進行感染管理,可有效地控制手術室內空氣的潔凈度,降低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發生率。
[1] 劉敏.感染源強化消毒隔離管理在層流潔凈手術房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刊,2015, 42(4):118-120.
[2] 葛廣鳳.加強手術室潔凈區的管理預防醫院感染[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9):109.
[3] 關少紅.手術室感染控制路徑對提高手術室潔凈程度及降低感染率的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256-258.
[4] 張芬菊.手術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探討[J].中國基層醫藥,2014, 21(4):63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