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琦 伍光輝
(1 四川醫科大學 四川 瀘州 646000;2四川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四川 瀘州 646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因髓核壓迫或刺激馬尾神經及神經根而導致的以腰背疼痛、下肢麻木疼痛等為典型臨床表現的退變性脊柱病。近年來,LDH的發病率有增無減,而且患者的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據統計[1],超過1/10的LDH患者須接受手術治療。在臨床上,脊柱后路釘棒內固定加椎間融合療法與單純椎間融合療法是治療LDH主要的手術方案。目前,對比分析用這兩種手術療法治療LDH療效的臨床研究仍較少。為了對比分析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脊柱后路釘棒內固定加椎間融合法與單純椎間融合法進行治療的效果,我們將80例LDH患者分為聯合組(48例)與單純組(32例),為聯合組患者進行脊柱后路釘棒內固定加椎間融合治療,為單純組患者進行單純椎間融合治療,然后對比分析其手術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時間、治療的費用、JOA的評分及手術的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本研究中的80例患者均為我院骨科于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LDH患者。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分為聯合組(48例)與單純組(32例)。在聯合組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2例,其年齡為49-73歲,平均年齡為(59.63±5.71)歲,其病程為3個月-4.5年,平均年齡為(1.86±0.85)年。在單純組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15例,其年齡為50-74歲,平均年齡為(60.33±5.34)歲,其病程為2.5個月-4.7年,平均病程為(1.93±0.87)年。兩組患者的病程、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①患者在入院時經腰椎CT、MRI檢查被確診患有LDH,且均有腰背痛、下肢麻木或疼痛等癥狀,其進行Lasegue試驗的結果為(+)。②患者有接受脊柱后路釘棒內固定加椎間融合或單純椎間融合治療的適應癥且無脊柱手術史。
為聯合組患者采用脊柱后路釘棒內固定加椎間融合法進行治療,手術方案是: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使其取仰臥位,在其腰骶后正中處做一個縱行切口,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腰背筋膜,將兩側肌肉沿棘突、椎板骨膜下剝離至關節突外緣,根據腰椎的解剖特點及進行術前X線、CT等影像學檢查的結果確定椎弓根螺釘的進釘點、進針的方向及深度,分別于病變椎間盤上下椎體的椎弓根處旋入椎弓根螺釘,在進行全椎板切除減壓后顯露并保護硬脊膜與神經根,然后摘除突出的髓核組織,松解神經根,去除終板軟骨,將取下的棘突和椎板咬成骨粒直接植入椎間盤前1/3的位置,將大小適宜的Cage植入相同的位置,最后連接釘棒系統進行合理的加壓處理。在完成手術操作后放置引流管并關閉手術切口。為單純組患者采用與聯合組患者相同的椎間融合法進行手術治療,但不對其進行脊柱后路釘棒內固定治療。由我科的同一位主任醫師主刀對兩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在術后對其進行抗感染治療及對癥治療,指導患者進行下床活動及功能鍛煉。在術后第1個月、第2個月、第3個月及第6個月對其進行X線復查。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手術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時間及治療的費用,在術后1個月、3個月復查患者JOA的評分[2],在術后6個月對其進行復查,并采用Macnab評價標準將其手術療效分為以下的級別:優:經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全消失,其工作及生活未受到任何的影響。良:經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僅有輕度的活動受限,其工作及生活未受到明顯的影響??桑航浿委熀?,患者的癥狀得到一定的改善,其活動受限,其工作與生活受到一定的影響。差:經治療后,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明顯的改善,或進一步加重。優良率=優率+良率。
采用SPSS20.0軟件包對本研究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在進行組間比較時采用t檢驗,P<0.05時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與單純組患者相比,聯合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較多,手術的時間較長,住院的時間較短,住院的花費較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的對比(`x±s )
兩組患者的手術均獲成功,未發生腦脊液漏、馬尾神經及神經根損傷等術后并發癥,其手術切口均一期愈合,僅有少數患者在術后出現腹脹、尿潴留、患肢麻木、坐骨神經痛等并發癥,在進行對癥處理后其上述癥狀均得到控制。詳情見表2。聯合組患者在術后1個月、3個月的JOA評分優于單純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3。聯合組患者手術療效(經Macnab評估)的優良率優于單純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

表2 對兩組患者術后JOA評分的分析

表3 對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其手術療效(經Macnab評估)的分析(n,%)
在對LDH患者進行保守治療無效后,臨床醫師常會對其進行手術治療,切除其患處的椎板,摘除其患處的髓核,以解除其局部病變。但是,對此病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可破壞其脊柱的后柱,顯著降低其脊柱的穩定性。對此病患者采用局部開窗髓核摘除術進行治療雖可減少對其患處骨骼及軟組織的損傷,但可因術中病灶暴露不足而發生髓核殘留,導致治療不徹底。近年來,微創手術療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LDH患者進行微創手術治療雖能明顯緩解其臨床癥狀,但難以評估其遠期療法,而且可顯著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LDH是因突出的髓核組織壓迫神經根及馬尾神經導致的疾病。摘除突出的髓核、松解受壓的神經是治療此病的關鍵。但是,此病患者局部的髓核若明顯減少或消失可導致椎間隙變小、前后縱韌帶及纖維環松弛、上下椎體間的穩定性降低等情況,進而可使脊柱的穩定性下降。臨床實踐證實,對LDH患者進行椎間融合治療可取得確切的效果。馮立衛等[3]指出,椎間盤中含有脊柱運動節的運動中心,靠近運動中心的質點在脊柱運動時僅會發生較小的位移,但遠離運動中心的質點則會發生較大的位移。因此,對LDH進行椎間融合治療的療效優于對其進行脊柱后外側融合、脊柱360°融合的效果。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單純組患者術后6個月手術療效的優良率低于聯合組患者,但其手術的時間較短、術中的出血量較少、治療的費用較低??梢姡瑔渭冏甸g融合療法在治療LDH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可作為經濟負擔較大、合并基礎病較多或年齡較大的LDH患者的首選療法之一。在對LDH患者進行脊柱后路釘棒內固定加椎間融合治療后其椎體的骨性融合時間較長(>3個月),其脊柱在術后近期的穩定性須依賴釘棒內固定系統。后路釘棒系統的設計合理,具有提拉、撐開椎間隙的作用,可避免患者椎間隙中植入的Cage和骨粒發生塌陷或移位。同時,患者椎間隙中植入的Cage和骨粒也可承擔部分的壓應力,減少釘棒系統的負載,防止釘棒系統發生松動、斷裂。
在本研究中,聯合組患者在術后1個月、3個月的JOA評分優于單純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聯合組患者手術療效(經Macnab評估)的優良率優于單純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這一結果與唐氏等[4]的研究結果相當。劉鳳松等[5]用脊柱后路減壓椎弓根螺釘固定椎間cage法或植骨融合法對26例復發性LDH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這些患者Macnab療效的優良率達到96.2%。李丹榮等[6]采用相同的療法對24例多節段LDH患者進行治療,其治療的總有效率達到88%。可見,脊柱后路內固定加椎間融合療法可作為對LDH進行手術治療的一線療法。
總之,與進行單純椎間融合治療相比,采用脊柱后路釘棒內固定加椎間融合法治療LDH可取得較優的效果,但單純椎間融合療法具有手術的時間短、術中的出血量及治療的費用較少等優勢。因此,臨床醫師應根據LDH患者的病情為其選擇這兩種療法進行治療。
[1] 趙大鵬.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治療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15,(2):53-53.
[2] 鐘小蓉.康復操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恢復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z1):215-216.
[3] 馮立衛,蘆健民,廉皓屹,等.Cage椎間植骨融合結合釘棒內固定系統治療腰椎滑脫癥[J].中外醫療,2013,32(6):40-42.
[4] 唐俊,黃克.后路椎間融合釘棒系統內固定與傳統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對比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12,09(1):51-52,55.
[5] 劉鳳松,王凱,景成偉,等.后路釘棒內固定椎間融合治療復發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椎體穩定性評價[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4):553-558.
[6] 李丹榮,李宏,沈偉輝,等.腰椎后路減壓、椎間融合器植骨融合、釘棒系統內固定術治療多節段椎間盤突出的臨床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4,(20):4475-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