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皇勛
(海南省澄邁縣人民醫院內三科 海南 澄邁 571900)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出現異常的一種狀態,該病患者的血糖值長期處于正常與異常之間[1]。阿卡波糖和二甲雙胍均是臨床上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物。在本次研究中,為了對比分析用阿卡波糖與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前期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間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的情況下,我們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二甲雙胍組(25例)和阿卡波糖組(25例)。在二甲雙胍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13例,他們的年齡為26~49歲,平均年齡為(37.70±11.40)歲;在阿卡波糖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0例,女性患者有15例,他們的年齡為22~47歲,平均年齡為(34.70±12.40)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分別使用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為這兩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二甲雙胍(由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20023370)的用法及用量是:口服,250毫克/次,3次/天,連續治療1個月。阿卡波糖(由武漢遠城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20020201)的用法及用量是:口服,50毫克/次,3次/天,在治療過程中可根據患者的病情逐漸加大用藥劑量至100毫克,連續治療1個月。
①糖尿病發生率。②病情控制率。
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阿卡波糖組患者的糖尿病發生率為20.00%,二甲雙胍組患者的糖尿病發生率為80.00%,阿卡波糖組患者的糖尿病發生率明顯低于二甲雙胍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阿卡波糖組患者的病情控制率為52.00%,二甲雙胍組患者的病情控制率為88.00%,阿卡波糖組患者的病情控制率明顯低于二甲雙胍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

表 兩組患者糖尿病發生率及病情控制率的比較[n(%)]
糖尿病前期患者常常會出現一系列心血管并發癥,這是導致其發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均具有顯著的降糖效果。其中二甲雙胍能降低胃腸道吸取葡萄糖的速率,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并使外部的葡萄糖被充分地利用起來,從而減少留余下來的糖原[3]。而阿卡波糖是一種糖苷酶抑制劑,它能減慢腸道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速率,并能減少糖對胰島相關細胞的刺激,從而達到降低患者餐后血糖水平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為了對比分析用阿卡波糖與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前期的臨床效果,筆者分別使用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為這兩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回顧性的對比分析。分析結果顯示,阿卡波糖組患者的糖尿病發生率明顯低于二甲雙胍組患者,阿卡波糖組患者的病情控制率明顯低于二甲雙胍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與李瓊[4]等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用阿卡波糖與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前期的臨床效果均較為顯著。但從預防糖尿病的角度來說,阿卡波糖的藥效更為顯著。
[1] 張其連. 阿卡波糖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初發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癥療效觀察[J]. 實用醫學雜志,2012,28(23):3995-3996.
[2] 華燕,蔣成霞,武金文,等. 綜合強化干預治療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轉歸分析[J].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1,08(1):104-105.
[3] 王碩,陳勝武,張曉妍,等. 阿卡波糖、二甲雙胍聯合胰島素類似物治療肥胖糖尿病短期療效[J]. 醫學與哲學,2014,10(6):59-60.
[4] 李瓊,李一梅,謝波,等. 阿卡波糖與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前期療效的 Meta 分析 [J]. 中國全科醫學 ,2015,10(3):30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