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
開展體育欣賞教學是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初中階段需著重于提高學生的身心發展,然而現代教育受應試教育的弊端所影響,較多學校不考慮學生的全面發展,僅以中考為主要教學宗旨,片面追求升學率,影響初中階段的體育教育。體育教育可從欣賞教育角度出發,以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目的,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培養其體育綜合素養,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將從欣賞教育在初中體育教育中的應用情況予以分析。
一、初中體育教育實施欣賞教育的必要性
體育欣賞主要是指通過觀賞者做出的一系列審美活動,形成對體育運動內涵予以全面欣賞的過程。初中階段為學生身心發育的重要時期,在中考的重壓下,初中體育課程的課時被壓縮,加之學校所提供的體育場地不完善、運動器材不全面,造成體育課程上的活動形式較單一,加之初中體育課上的理論教學幾乎被教師忽視,僅進行較簡易的體育課外活動。初中階段,學生家長均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業有成,由于求成心切,害怕因體育課程學習而耽誤文化課程的學習,進一步導致學生壓力過大。相關調查表明,大部分初中體育課程被文化課替代,學生幾乎沒有可用的途徑獲取必備的體育知識,更加無法理解體育欣賞的深層含義。在初中體育課程中開展欣賞教育已變得較為重要,此類教育方式的開展,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能夠培養初中學生的體育審美能力,有效調節其心理素質,進一步滿足初中學生能力提升的需求。
二、欣賞教育在初中體育教育中的主要應用途徑
無法否認,初中學生基本已具備一定體育欣賞能力,且此種能力依據男女性別的興趣不同呈現出的程度亦不相同。女生多喜歡健美操、表演等休閑性較強的體育運動,而男生則喜歡足球、籃球等競技性較強的體育項目,這就需教師在進行欣賞教育時,依據學生的個體特征予以合理安排,具體而言,需從以下幾方面予以突破:
1.內容上的突破
教師在進行欣賞教育時,需將書本中所涉及的理論知識與欣賞教育進行結合,實行健康第一的主要指導思想,充分體現體育課程的內涵。在提高初中學生對運動技能及掌握運動知識的前提下,對其所缺乏的心理健康、社會相關知識予以普及,以達到提高初中生學生體育健康意識的目的,促使其養成較優的體育運動習慣,以實現身心健康的最終目標。
例如,教師在教授《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時,需將其中的內容與健康意識結合起來,在進行體育欣賞教育時,可通過講授健身器材、項目、場所、文化娛樂等知識,將其與實際發生的體育健康活動聯系起來。通過文字與圖片相配的生動講解,使初中學生能夠了解更多的健身知識,加深對體育的深入感受。
2.實踐上的突破
教師需合理的將實踐教學與欣賞教育相結合,在進行體育實踐課程時,教師應充分通過語言、肢體等方式,以達到演示、示范的效果,使學生能夠對體育運動項目有較全面的認識,從而達到提高對運動技能掌握水平的目的。然而,就目前而言,大多數初中體育中的實踐課程受實踐教學場地的限制,運動器材亦少于學生人數,學生難以全面掌握運動技術,就需要體育教師對實踐的內容予以突破,積極開展體育理論欣賞課程,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新型技術,使學生了解實踐課中所使用運動器材的相關知識及練習方法等。通過上述措施的實行,可有效激發初中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進而促使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提高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進一步達到欣賞教育的教學目的。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進行仰臥式跳高時,可先通過實踐教學的演示,以使學生對此項運動予以大致的了解,再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具體的動作技術,加上教師詳細的講解,可有效加深初中學生對此類運動項目的理解。再將學生帶至室外進行實際訓練,可獲得較優的效果。
3.教學方法上的突破
現如今,初中體育教育中的方法歸納起來,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具體如下:
(1)直接講解型:初中階段學生多面臨著各種月考的壓力,其主要任務為學習文化知識,忽略了體育活動,多對體育知識的學習有一定的疲勞感。因此,教師可通過圖片、動畫等方式,將相關體育欣賞知識直接呈現出來,使初中學生得以直接了解體育的起源、發展及歷史演變。
(2)間接欣賞型:教師可在課堂上播放大型體育賽事,不僅可使學習緊張的學生得以放松,還能夠讓其隨著解說員的解說提高對比賽的關注度,進一步使其了解此類運動的相關規則。同時,通過運動員于比賽時呈現出的狀態及其勇敢、樂觀的心態,亦會對初中學生造成極大影響,從而達到提高體育知識與審美教育的雙重目的。
例如,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下通過網絡搜索,觀看中國競技體育史上聞名于世界的標志性女排五連冠賽事,學生在感嘆運動員技藝高超的同時,進一步了解其展現出的頑強拼搏精神,促使學生獲取心靈的洗滌,達到將體育與美育相結合的目的。
三、結束語
傳統初中體育教學的模式比較單一,大多傾向于提升初中生的身體素質與運動技能,而隨著素質教育的快速發展,該種課堂教學已逐步被多元化模式取代,不僅能夠使學生于體育鍛煉中領悟到力量美與藝術美,而且可感受到人體美與人格美。在此情況下,若初中體育教師能夠把欣賞教學模式充分應用于課堂中,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能進一步完善其人格,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公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