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發高
【內容摘要】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必須要設計出教學高潮,讓學生圍繞該高潮學習語文知識。本次研究淺談了高中語文課堂高潮環節的形式設計。
【關鍵詞】高中語文 ?語文教學 ?課堂教學
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沒有抓住課堂教學的高潮,以至于學生學完一課的知識時,常常抓不住這一節課學習的要點。學生如果不能理解一節課的學習要點,便意味著學生找不到學習的方向、找不到知識拓展的方向。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必須要設計出教學高潮,讓學生圍繞該高潮學習語文知識。
一、高中語文的高潮即學習的重點
談到高中語文的教學高潮時,有些語文教師可能會問,什么是學習高潮呢?筆者認為,在一節語文課上,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的知識很大,而高潮就是最核心的知識,它的核心之處體現在只要抓住這一學習重心,學生就能以此為脈絡找到學習的方向。
以高中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節課的知識為例,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以下的知識:詞匯知識——曹雪芹寫的《紅樓夢》是一篇半古文、半白化文的小說,該課文中的詞匯知識與現代漢語詞匯知識有異,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的語文詞匯,比如這篇課文中有“黼黻(fǔfú)”、“赤金盤螭(chī)瓔珞圈”、“紅洋緞窄裉(kèn)襖”……等詞匯,這類詞匯具有極強的表現力,教師可引導學生學會這些詞匯;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小說這一題材的特點,特別要引導學生了解小說中人物刻畫的方法……但是,什么才是這一節課的課堂高潮呢?筆者認為這篇課文的高潮為:“林黛玉進入賈府以后看到了什么?”只要教師引導學生以這個高潮為中心,學生就會從語言詞匯、人物刻畫等方面思考這一知識。
二、選擇適當的形式引導學生進入課堂高潮
當教師確定了教學高潮以后,要用哪種形式讓學生進入課堂高潮是教師需要思考的事情。語文課堂教學的形式有很多種,比如教師可用專題探討式的方法、角色扮演的方法、課堂辯論的形式引導學生進入課堂課潮。以上的每種教學形式都有自身的特點,并無優劣之分,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以最適當的形式引導學生進入課堂高潮。
依然以高中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節課的知識為例,這一課的內容較為復雜、出場人物多,不適合應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進入課堂高潮、該次的學習高潮為“林黛玉進入賈府以后看到了什么”,這一問題沒有爭議性,不適合應用課堂辯論的教學形式進入課堂高潮。專題探討的教學形式為教師引導學生將課文的文本視為要研討的專題,這個專題下有多個要討論的主題,學生每討論完一個主題時,會對課文某個范圍的內容有深入的了解。比如教師可將這篇課文的架構特點、人物刻畫的特點、課文中反應的古代文化……等內容擬定為學習主題,學生應用討論主題的方式能強化對語文課本的認知。由此看來,《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適合應用專題探討的形式進入課堂高潮,即教師可引導學生討論一個又一個學習的問題,當學生對這一節課的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后,教師便可提出課堂高潮的問題。
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入課堂高潮時,為了強化語文教學的效果,要選用最適當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進入課堂高潮。
三、應用“支架式”的方法設計課堂高潮
當語文教師確定了課堂高潮及課堂高潮教學形式以后,不能直接的提出課堂高潮的問題。這是由于課堂高潮的問題綜合性較強,學生可能不能立即回答出課堂高潮的問題,或者不能立即完成課堂高潮的學習,這種“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會讓學生產生學習挫折感的緣故,為了讓學生理解課堂高潮問題,教師要在教學時為學生打好學習支架。
依然以高中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節課的知識為例。語文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思考第一個主題:這篇文章的框架特點是什么?學生經過思考,可理解到它是以林黛玉的視角為線索,以時間推進的方式為結構框架進行描述的小說。教師可再引導學生思考,這篇課文的人物刻畫特點是什么?學生經過思考,會了解到這篇課文的人物刻畫特點為非常貼近日常的生活,作者應用刻畫人物一言一行、飲食起居的方式展現人物的特點,因為曹雪芹的文筆非常生動,所以人物刻畫得非常鮮明。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第三個問題:這篇課文反應的文化特點是什么?學生經過思考,可了解到它如實的反應出一個封建大家族的日常生活,這種家庭文化充斥著非常鮮明的儒家文化。當學生學習到此時,學生已對課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教師再提出課堂高潮的問題,學生經過思索便能理解到在林黛玉的眼中看到的是一個大家族末世的繁榮,這個大家族成員和成員之間關系的本質是等級森嚴,尊卑分明。
總結
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平鋪直敘、“流水賬”式的教學方法不能讓學生對語文知識有鮮明的印象,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教師不能不在教學中突出課堂高潮。本次研究說明了高中語文課堂高潮選擇的方法、表現的方法、深入的方法,語文教師應用這種教學方法設計課堂教學,可順利的引導學生理解課堂高潮。
【參考文獻】
[1] 楊軍萍. 讓語文課堂變得有趣的幾點嘗試[J]. 中國校外教育,2012(28).
[2] 周懷鳳. 教學哪得妙如許 為有“課眼”活水來——淺談語文教學中“課眼”的設置[J]. 語文天地,2012(19).
[3] 張寶泉. 如何打造高效而精彩的語文課堂[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 (18).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八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