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庭+楊振林+方忠坤



摘 要:2014年安徽省生產試驗的一季中秈品種共17個,廣德試驗點按照省種子管理總站的部署以II優838為對照,對各品種的產量、抗性及主要經濟性狀進行綜合評述,為廣德縣及周邊地區良種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中秈稻;生產試驗;綜合評述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1-20-03
1 參試品種(編號)和供種單位
Y兩優1500(A01),定遠雙豐農業科學研究中心供種;喜兩優18(A02),安徽喜多收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供種;安兩優166(A03),安徽金山都種業有限公司供種;五山絲苗(B04),安徽荃銀高科種業有限公司供種;隆兩優899(B05),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供種;兩優831(B06),安徽綠雨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供種;B兩優141(C07),湖南希望種業供種;兩優80(C08),安徽省農科院水稻所供種;兩優5916(C09),安徽國盛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供種;II優050(D10),安徽華安種業有限公司供種;豐兩優6348(D11),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供種;兩優631(D12),安徽省農科院水稻所供種;隆兩優866(E13),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供種;兩優560(E14),安徽綠雨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供種;兩優160(E15),合肥旱地農業研究所供種;LW001(F16),安徽省農科院水稻所供種;未兩優211(F17),安徽未來種業有限公司供種;II優838(ck),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公司供種。
2 試驗概況
試驗種子由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統一編號后分發至我縣生產試驗點。17個參試品種分A、B、C、D、E、F6組進行試驗,每組各3個品種和對照安排在同一塊田(其中F16、F17兩個品種和對照在一塊田),同田對比,不設重復,試驗大區面積均為333.33m2,栽植密度與田間管理同當地大田生產習慣相同。試驗四周設置4~6行保護行,成熟收割時先割除試驗田四周保護行,再收割各大區測產。
3 結果與分析
3.1 生育期及主要經濟性狀 全生育期與結實率:所有參試品種的全生育期在142~152d之間,其中C07全生育期最長,為152d,D04全生育期最短,為142d,對照全生育期為145d。本年度參試品種的結實率比對照高的有A01、A02、A03、B04、B06、C08、D10、E13、E14,其中A02的結實率高達97.6%;A01、A03、B04、B06、C08、D10、E13、E14的結實率均達90%以上,詳見表1。
3.2 品種抗性分析 稻瘟病:不同品種對稻瘟病的抗性存在差異。其中A01、E13無稻瘟病,B05稻瘟病中度發生,其他稻瘟病發生較輕。紋枯病:根據我們的觀察,多數參試品種紋枯病發生較輕,其中B04、D10、E14紋枯病中度發生(詳見表2)。
3.3 綜合評價 產量分析:根據匯總結果,參試品種整體產量水平均高于對照品種Ⅱ優838。其中平均增產5%~6%的品種有B06、D10、E14;平均增產6%~7%的品種有A03、C08;平均增產7%~8%的品種有D12;平均增產8%~9%的品種有A02、B04、E15、F16;平均增產9%~10%的品種有D11;平均增產10%以上的品種有A01、C07、E13、F17;B05、C09減產(詳見表3)。
結合抗性、豐產性和其他農藝性狀筆者認為A01(Y兩優1500)、C07(B兩優141)、E13(隆兩優866)、F17(未兩優211)最適合在我縣及周邊地區推廣。而A02(喜兩優18)、B04(五山絲苗)、D11(豐兩優6348)、D12(兩優631)、E15(兩優160)、F16(LW001)次選推廣品種。A03(安兩優166)、B06(兩優831)、C08(兩優807)、D10(II優050)、E14(兩優560)可在廣德及周邊山區試種,進一步觀察他們是否適合在廣德及周邊地區推廣種植。而B05(隆兩優899)、C09(兩優5916)無論從抗性還是經濟性狀都不適宜在廣德及周邊地區推廣種植。一季中秈一季中秈一季中秈。
(責編:張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