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蔚
(華東交通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信息素養是指個體為達到某種目的、完成某種任務或解決某種問題,而在信息獲取、整理、利用等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包含觀念、知識、技能、道德等在內的一種綜合品質。信息素養一般分為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個組成部分[1]。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是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整個論文寫作過程是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全面考察[2]。隨著信息傳播技術日新月異,學科與學科之間呈現相互滲透和融合的趨勢,英語專業學生面臨更加豐富的多元化信息選擇,要求他們必須具備更高的信息素養,才能高質量地完成從論文的選題,搜索、整理與加工信息到論文的定稿等一系列任務。
江西省屬于中部經濟欠發達地區,也是高等教育的弱勢省份。該省高校的英語專業學生作為一個特定群體,所在的信息環境及所受的信息素養教育與經濟發達地區不同,其信息素養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學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而且,欠發達地區的英語專業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和教育觀念、學校的軟硬件信息基礎設施等與發達地區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學生的信息素養水平。為此,筆者對該省部分高校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畢業論文寫作進行了調查分析。
調查發現,信息素養直接影響英語專業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水平、學術和研究能力。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畢業論文的寫作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要求學生對過去近四年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分析,并在前人的基礎上形成自己新的認識和發現。因此,專業學生不僅應當對與英語學習相關的文化信息與背景知識等較為敏感和重視,還應深入了解各類與英語學習相關的紙質文獻、網絡資源和工具等的特點與用途,并了解不同信息的分布特點,以便迅速捕捉與分析所需信息。調查表明,專業學生信息意識淡薄,62%的學生不能夠有意識地搜集與專業學習有關的信息,不能夠有目的性地閱讀專業書籍和論文;信息知識方面,專業學生對專業數據庫、專業門戶網站等重要資源的了解和使用較少,22%的學生表示不太了解所學專業的網上資源,不知道去哪里獲取難度適中的英文資料。由此看來,專業學生平時沒有足夠的信息積累,信息知識貧乏,有些學生甚至到作論文時還不清楚本校圖書館內的專業書籍分布及網上信息檢索的基本知識。
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的搜集、篩選、整合和分類處理存檔能力,英語專業畢業論文選題基本上為語言、文化、翻譯或者文學,要求具有較強搜索并加工處理信息資料的能力。調查發現,文獻檢索課程收效很低,只有21%的學生表示參考文獻的主要獲取渠道為圖書館的數據庫和館藏資源,大部分直接利用百度、谷歌之類的搜索引擎作為獲取途徑;只有14%的學生表示在查找參考文獻時能夠準確選擇關鍵詞或邏輯語言,從大量信息源中檢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時,只有13%的學生能熟練運用圖書館書刊查詢系統中數據庫的高級檢索功能;42%的學生認為影響獲取所取信息的主要因素是不知如何制定檢索策略。雖然大部分學生(67%)能區分不同類型的信息源,并按一定方式或者規律組織他們以便于查找,但只有27%的學生可以把收集到的信息組織起來并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專業學生的文獻檢索與查找能力偏低,面對檢索出的海量的五花八門的信息不知如何取舍,所查找的文獻資料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遠遠不能達到畢業論文的要求,導致他們的論據不足,缺乏說服力;思路狹窄,大部分學生只是停留在對現有信息的整理上,或是對現有信息的復述,很少有什么創新和新意。
信息道德包括樹立正確的信息道德觀念,合理、合法地獲取和利用信息,自覺遵守和維護國家的各種版權、信息法規。調查發現,雖然44%的學生認為偽造數據、剽竊、抄襲等是非常嚴重的道德問題,但每年都有部分學生在教務處的論文檢測中不過關,有抄襲行為的學生不在少數;70%的學生有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愿,選擇完全能夠或者基本能做到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注意尊重他人學術成果,并注明出處,但是,只有40%的學生表示會嚴格遵守相關引用標準進行標注,實際上仍有不少學生錯誤引用或隨意改變引文內容,文獻引用格式很不規范。
畢業論文牽涉行政管理、教師的指導及學生的寫作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所調查的高校英語專業都有一個比較完善的畢業論文質量管理和監控體系,但各校外語學院顯然沒有充分意識到信息素養的重要性,還沒有把信息素養教育正式納入人才培養體系。專業教師沒有在日常教學和指導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意識,而學生的信息知識與信息能力恰恰需要日常專業學習的積累,只有經過長期的訓練,學生才能對知識有深入的自我構建和深入思考,具備批判性思考能力,才能發展深層次利用專業信息的能力。而且,論文寫作課程教師和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沒有注意把信息素養的培養滲透到學科論文寫作教學和論文指導之中,很少向學生推薦專業數據庫,沒有為學生提供現場操作的機會,或開展信息實踐活動,導致學生信息檢索、信息評價與鑒別的能力長期停留在較低水平。
圖書館是傳統信息素養教育的主陣地,學校統一開設的文獻檢索課并沒有結合具體學科,沒有與專業課教師及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沒有給學生提供現場操作的機會,學生感覺抽象或缺乏興趣。目前圖書館提供的教學課件和網絡課程等學習資源沒有考慮不同專業學生的差異化需求,學科館員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沒有開發出適合英語專業學生的教學內容,導致專業學生的信息檢索、分析與利用技能得不到系統鍛煉。
通過借鑒發達地區外語院校信息素養教育經驗,結合調查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外語學院要將信息素養教育納入英語專業學生總體培養計劃當中,制定出適用于英語專業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目標,組織開發專業信息素養課程和教學模式。對于英語專業本科生的信息素養教育來說,專業課教師的參與尤為重要。專業課教師在培養專業學生的信息素養上比信息技術課教師更加具有優勢,更有專業性和針對性。專業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英語學習資源的信息意識,以及面對海量信息資源時分析和篩選信息的能力[3]。專業課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課程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例如,文學課可以讓學生介紹某一作家或作品,并制作課件進行展示,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利用信息資源,掌握信息技能,并進行交流、探究及解決問題。
論文寫作課程教師要注意在教學中通過現場操練,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畢業論文指導教師要在論文的整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包括開題報告的撰寫,參考文獻的查閱和引用,論文結構的搭建及論證的思路等,注意重點培養學生深入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指導教師要加強對于參考文獻的基本引用原則、數量、標注位置、著錄規則等的教學和指導。指導教師應積極與學生交流,分享和討論寫作中所使用的信息檢索工具、檢索方法和訣竅。
各校圖書館都為外語學院選配了學科館員,但目前學科館員的作用僅限于針對學院教師的咨詢答疑工作,并沒有參與到專業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中。為此,應參照發達地區外語院校的做法,讓學科館員積極與外語學院聯系,將信息素養教育課程融入院系學科的教學體系中,使之更加具有科學性和實效性。學科館員應與專業教師協助指導學生通過圖書、期刊、數據庫、網絡等信息源查詢信息來完成課程作業、調研報告等學習任務;學科館員或信息技術教師應加強與論文寫作課教師或論文指導教師的合作,通過聯合培訓或指導,使學生獲得實踐操作的機會,使文獻檢索課真正落實到每一個專業學生[4]。
畢業論文的質量高低關系到欠發達地區高校英語專業能否較好地生存和發展,加強專業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能夠提高專業學生的科研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必然能夠提高畢業論文的寫作質量。
[1]黃龍,何曉萍.嵌入式高校信息素養教育模式探討[J].情報探索,2014,(1):31-34.
[2]張春芳.近30年國內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1):99-102.
[3]劉旻凈.論新媒體時代高校師生信息素養狀況及提升策略[J].老區建設,2014,(6):41-43.
[4]郭韞麗,孔令保,李冬梅.館員—教師協作的信息素養教育實踐探索[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4,32(3):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