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琴
(中國解放軍第六十中心醫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重癥監護室(ICU)是危重癥患者接受診治的主要場所。因此,ICU的護理人員應具備較為全面的護理技能,以便在患者的病情出現變化時,及時對其實施積極有效的搶救。肺部感染是ICU的腦出血患者常見的并發癥。肺部感染嚴重時可導致患者死亡。為了進一步降低ICU的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率,我院對2014年7月~2015年9月期間ICU收治的64例腦出血患者分別進行常規護理和綜合護理,其中接受綜合護理的32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7月~2015年9月期間我院ICU收治的64例腦出血患者。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64例患者分為常規組和綜合組,每組各有32例患者。在綜合組的32例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11例。他們的年齡在46歲~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25±4.62歲。在常規組的32例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9例。他們的年齡在47歲~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38±4.71歲。兩組患者在相比、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根據這64例患者的病情,為其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進行急救治療。同時,對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為:①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②在進行護理操作時,需嚴格執行無菌操作。③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對綜合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具體的方法為:①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監測。定時為患者測量脈搏、體溫及血壓等,并詳細進行記錄。若患者出現腦疝或再次出血的癥狀,應及時報告給醫師,并協助醫師對其進行搶救。②遵醫囑為患者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為其詳細講解治療腦出血的相關知識,然后結合藥物的具體特性為患者合理用藥。密切觀察患者用藥時的反應。③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④在為患者翻身或實施其他相關護理時,應密切觀察其引流管的位置及連接的情況,應避免牽拉引流管。⑤及時清除患者呼吸道內的分泌物,以保證其呼吸道的通暢。采用體位引流、拍背及咳嗽等方法幫助患者排痰。在進行體位引流時,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取合適的體位,以促進其分泌物的有效排出。在為患者拍背時,護理人員應將手保持空掌狀有節奏地輕拍其背部。告知患者在咳嗽時應深呼吸,在呼氣至2/3時再咳嗽,以有利于其痰液的順利排出。若患者無力咳嗽,可使用器械進行吸痰。⑤在為患者進行鼻飼前,需為其吸痰,以保證其呼吸道的通暢。教會患者家屬進行鼻飼的正確方法。⑥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時,進行擦拭的動作需輕柔,以降低其不適感。
我們使用SPSS19.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護,常規組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率為59.4%,其住院的平均時間為24.58±4.32d,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31.3%,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65.6%。綜合組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率為25%,其住院的平均時間為17.35±5.62d,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6.3%,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3.8%。綜合組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率、住院的時間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護效果的比較[n(%)]
絕大多數患者的腦出血都是由高血壓所致的小動脈硬化血管破裂引起的。腦出血具有發病急、死亡率高等特點[1]。目前,臨床上在對腦出血患者進行開顱手術或保守治療后,往往將其送至ICU內進行進一步的治療[2]。有研究表明,對ICU的腦出血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護效果,降低其肺部感染的發生率。對ICU的腦出血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①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護理,可及時發現其異常情況,有效地保證其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3]。②通過遵醫囑為患者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可有效地避免抗生素濫用的情況。③在護理中進行無菌操作,可減少外部細菌對患者的侵襲,降低其發生感染的幾率。④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可有效地降低其肺部感染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對ICU的腦出血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明顯降低其肺部感染的發生率,促進其康復。
[1] 俞江虹.護理干預對ICU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 ,2012,10(21):423-425.
[2] 高霞.ICU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采取護理干預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 ,2014,(19):217-218.
[3] 周仙凡,張慧.為ICU腦出血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對預防其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下半月),2014,(3):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