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華 劉麗梅 魏辰鴻
(新疆自治區中醫院神經內科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急性腦梗死[1]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目前,臨床上多采用靜脈溶栓的方式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最新的臨床實踐證實,對接受靜脈溶栓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探討此種護理方法的有效性,我們對近年來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的研究對象為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他們經頭顱CT檢查及MRI掃描檢查均被確診患有急性腦梗死,而且均為首次發病。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A組(30例)和B組(30例)。在A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他們的年齡為61~80歲,其平均年齡為(68.1±1.2)歲。他們從發病至接受治療的時間為3~5個小時。他們中有12例合并有高血壓的患者,有10例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有10例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在B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他們的年齡為59~78歲,其平均年齡為(67.4±1.3)歲。他們從發病至接受治療的時間為3~4個小時。他們中有14例合并有高血壓的患者,有9例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有7例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使用100 ml的濃度為0.9%氯化鈉溶液與100~150萬u尿激酶的混合藥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在10min內將此藥液的2/3為患者滴注完畢,將剩下的1/3藥液在20min內滴注完畢。在對患者進行靜脈溶栓治療期間,對B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在遵照醫囑為患者使用溶栓藥物進行靜脈滴注時,應對其意識、瞳孔、呼吸、血壓及心電圖等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在靜脈溶栓治療結束后,讓患者取平臥位,并使其頭部偏向一側。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氣道護理等。對A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①患者及其家屬對靜脈溶栓療法的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進行靜脈溶栓治療的必要性、實施的步驟及注意事項,以緩解他們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時,護理人員應放慢語速,態度親切,以提高其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及治護的依從性。②在對患者進行靜脈溶栓治療的過程中,應觀察其是否存在出血的傾向、再灌注性腦損傷、血管再閉塞等并發癥。③在靜脈溶栓治療結束后,患者的病情若比較穩定,護理人員應每2h為其翻身一次,以防止其發生壓瘡。為患者建立翻身卡,以便記錄其翻身的情況。鼓勵患者將痰液輕輕地咳出,以保證其氣道通暢。在靜脈溶栓治療結束后的24h內,不可對其進行動脈穿刺,以免誘發局部出血。④定時對患者的病房進行通風,囑探望患者的親友保持病房安靜,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⑤囑患者的家屬為患者準備營養豐富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為防止患者在進飲進餐時發生誤吸,囑其家屬將食物制作成糊狀再讓其食用。對于不能吞咽的患者,應為其進行鼻飼。囑患者的家屬觀察患者接受鼻飼時的反應,告知其在患者接受鼻飼時的注意事項及應對措施。⑥在患者的病情保持平穩的 48h 后對其進行康復訓練。對于存在吞咽障礙的患者,應對其唇、舌、面部肌肉及頸部屈肌進行訓練。應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對患者進行肢體功能和語言功能的康復訓練。⑦指導患者練習漱口、洗臉及如廁等,以便提高其日常的生活能力。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制定的神經功能缺損(NIHSS)量表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程度進行評分。患者NIHSS的評分越高,說明其神經功能缺損的程度越嚴重。采用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Barthel Index,簡稱BI)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分。患者BI的評分越高,說明其日常的生活能力越強。
①治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其日常生活能夠完全自理。②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其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偶爾需別人的幫助。③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其日常生活明顯依賴別人。④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未改善,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治護的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正負標準差(x± 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有效率明顯高于B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812,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護總有效率的對比(n,%)
在治護前,兩組患者NIHSS的評分及BI的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護,A組NIHSS的評分及BI的評分均明顯優于B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接受治護前后其NIHSS的評分及BI評分的對比(x± s,分)
有研究證實,對接受靜脈溶栓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可有效地改善其預后,提高其生活質量[2]。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接受靜脈溶栓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確切,可促進其腦神經功能的恢復,改善其預后。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蔡怡.優化護理流程對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2):312-314.
[2] 劉漢娥.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治療的臨床護理體會.中國現代醫生 ,2014,52(3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