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睿
(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綜合門診 山東 德州 253000)
心肌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此病患者可出現胸悶、憋氣、胸骨后疼痛、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等臨床癥狀,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進行藥物治療是臨床上治療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過去,臨床上常對此病患者進行常規治療,但效果一般。最新的臨床實踐表明,在對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的有效性,我院對近年來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1],對這些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心肌酶、肌酐蛋白水平檢查后其病情均被確診為心肌梗死。我們根據用藥方案的不同將這100例患者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在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他們的年齡在43~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5±6.5)歲。他們中有廣泛前壁梗死者25例,前壁梗死者15例,下壁梗死者5例,側壁梗死者5例 。在常規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他們的年齡在48~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4±6.5)歲。他們中有廣泛前壁梗死者23例,前壁梗死者14例 ,下壁梗死者6例,側壁梗死者7例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梗死部位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①經心電圖檢查,患者的ST段抬高并具有病理性Q波。②患者發生胸痛的時間不超過20 min,其使用硝酸酯類藥物后胸痛仍然無法得到有效緩解。③患者未合并其他臟器的嚴重疾病。④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鈣蛋白等水平明顯升高的患者。⑤患者無嚴重的藥物過敏史,其近期未接受過重大手術,其無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⑥患者的發病時間在 6個小時以內。⑦患者對參與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①經治療,血壓仍在180 mm Hg/100 mm Hg以上的患者。②近期使用過降脂類藥物的患者。③伴有腦出血的患者。④存在嚴重的心、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⑤在3周內進行過大手術、有出血傾向或活動性出血的患者。⑥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⑦屬于過敏體質的患者。
1.4.1 我院為常規組患者使用常規藥物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案是:在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擴張冠狀動脈、溶栓、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對癥治療,并對其開放靜脈通道,進行持續低流量吸氧、鎮靜、止痛、心電監護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為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氯吡格雷片、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進行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由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J20080078,規格:100mg/片)的用法是:口服,300 mg/次,1次/日。氯吡格雷片(由賽諾菲安萬特(杭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J20130083,規格:75mg/片)的用法是:口服,75mg/次,1次/日。低分子肝素鈣(由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60190)的用法是:皮下注射,4000單位/次,2次/日,每次注射間隔12小時。為患者連續用藥14天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4.2 我院為研究組患者在使用常規藥物(方法與常規組患者相同)的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阿托伐他汀(由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國20151407)的用法是:口服,20 mg/次,在每晚睡前服用。為患者連續用藥14天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①治療結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水平。我院使用日立7071全自動生化儀對所有患者進行血脂水平檢測。囑患者在抽血前3天忌食高脂肪類食物,禁止飲酒。在患者清晨空腹狀態下抽取其3ml的靜脈血。將取得的血液標本置入全自動生化儀離心后靜置,采用放射免疫法進行血脂檢測,各個環節均需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②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①顯效:患者胸悶、憋氣、胸部疼痛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②有效:患者胸悶、憋氣、胸部疼痛等臨床癥狀有所緩解。③無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在加重。治療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我們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治療,研究組患者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的比較(mmol/L)
研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有1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為2%,常規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0%,有5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為10%。研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其死亡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例(%)]
治療結束后,在研究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皮下出血,有2例患者發生轉氨酶增高,本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6%。在常規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發生皮下出血,有2例患者發生牙齦出血,有1例患者發生咳血,本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0%。在停用抗凝藥物后,所有患者的不良反應均消失。兩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組間相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心肌梗死是由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高血脂可誘發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引起內皮功能損害或導致機體出現冠脈狹窄,因此,高血脂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2]。阿托伐他汀是新一代組織選擇性3一羥基一3一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可通過抑制肝細胞合成膽固醇HMC-CoA還原酶的活性,阻斷或減少肝內TC的合成,促進肝內LDL-C受體合成加快、活性增強,從而降低LDL-C與TC的水平。有臨床研究發現,阿托伐他汀不僅具有降血脂的功效,還具有改善心功能、增強內皮細胞功能、穩定粥樣硬化斑塊、減輕炎癥和緩解氧化應激的作用。該藥可有效地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減少其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綜上所述,用阿托伐他汀對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此療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單偉超,趙潔,郭金銳,等.阿托伐他汀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的影響[J]. 中國老年 學雜志,34(15):9514-9515.
[2] 黃堅強.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6):469-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