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靜
(扶溝縣人民醫院 河南 扶溝 461300)
慢性鼻竇炎是鼻竇的慢性化膿性炎癥。此病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加重其呼吸道感染的癥狀,病情嚴重者可引發顱、眼、肺等并發癥。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主要方法。過去,臨床上多使用傳統術式治療此病,但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1]。最新的臨床實踐證實,應用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的有效性,我院對近年來收治的95例慢性鼻竇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間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95例慢性鼻竇炎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2]:①患者出現了流黏膿性鼻涕或者是鼻塞的癥狀,同時其面部及頭部出現悶漲沉重感。②患者的臨床癥狀持續12周以上。③患者對參與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我們根據手術方法的不同將這95例患者分為常規組(n=47例)和鼻內鏡組(n=48例)。在常規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9例,他們的年齡在20~3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3±4.5)歲。他們的病程為3~15個月,平均病程為(11.9±2.3)個月。在鼻內鏡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他們的年齡在22~3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4±4.8)歲。他們的病程為3~12個月,平均病程為(10.5±2.7)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術前一周,我院對所有患者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并對其進行相關的輔助檢查。
1.2.1 我院對常規組患者使用傳統術式進行手術治療。具體的手術方法是:根據患者術前進行鼻竇CT檢查的結果,了解其鼻腔鼻竇的情況,確定其手術的范圍。先切除患者的鼻息肉和病變粘膜,然后視患者鼻竇炎癥的程度合理切除病變組織。術后對切除的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1.2.2 我院對鼻內鏡組患者使用鼻內鏡手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手術方法是:①依據Messerk Linger的手術方式。根據患者進行鼻竇CT檢查的結果了解其病變的部位,確定其手術的范圍。②根據患者具體的病情為其選擇適當的麻醉方式。③若患者并發鼻息肉,應在鼻內鏡的引導下逐個將其切除。④若患者的竇口有黏膜水腫或粘連的現象,應用神經剝離子(儀器)剝離鼻腔黏膜,擴大竇口,切除患者的鉤突,暴露篩泡。⑤根據患者具體的病變情況由前向后酌情開放、切除其前組篩竇,擴大上頜竇自然口,開放后組篩竇、蝶竇與額竇。⑥根據患者病變的程度確定是否保留其中鼻甲。若患者的中鼻甲發生息肉樣變,在切除中鼻甲的過程中應保留其中鼻甲基板。⑦對于篩泡肥大阻塞額隱窩的患者,應徹底切除篩泡。⑧清除患者鼻竇的病變組織與膿性物質。手術期間應盡量保護其健康的竇腔粘膜及正常的組織結構。⑨術后,對患者使用膨脹止血海綿進行鼻腔填塞。對切除的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我院根據中華醫學會規定的鼻內鏡手術療效標準將患者治療的效果分為治愈、好轉、無效3個等級。①治愈:經治療,患者鼻塞、頭痛等癥狀完全消失,其鼻竇口沒有狹窄或是閉鎖現象,其鼻腔內沒有膿性分泌物。②好轉:經治療,患者鼻塞、頭痛等癥狀明顯改善,其鼻竇腔部分有粘膜水腫的現象,其鼻腔內的膿性分泌物明顯減少。③無效:經治療,患者鼻塞、頭痛等癥狀無改善,其鼻竇口有狹窄、腫脹等現象,其鼻腔內仍有較多膿性分泌物。治療的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
我們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常規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3%,鼻內鏡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9%,鼻內鏡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常規組患者中術后病情復發的患者有8例(17.02%),鼻內鏡組患者中術后病情復發的患者有1例(2.08%),鼻內鏡組患者術后病情的復發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慢性鼻竇炎是臨床上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對該病進行藥物治療的效果不佳,易導致其遷延不愈和復發[4]。此病患者可出現頭暈、鼻塞不通、流涕等臨床癥狀,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使用傳統的手術方式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成功率較低,難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5]。本次研究應用鼻內鏡手術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手術視角大、視野清晰,施術者能夠在直視下進行精細化的手術操作,最大程度地清除患者鼻腔鼻竇內的病變組織,手術的成功率較高,且對患者鼻腔結構的破壞較小,術后病情的復發率較低。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鼻內鏡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其術后病情的復發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用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并且安全性高,術后復發率低,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 韋富貴.功能性鼻內鏡鼻竇手術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安全性評估[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1):5257-5259.
[2] 汪迪松,余海輝,黃釗兵,等.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環球中醫藥,2013,(z2):156-156.
[3] 仝仲錄. 鼻竇內窺鏡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32例診治體會[J].當代醫藥論叢,2012, 10(10):519-520.
[4] 鐘曉鳳.中西藥結合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100例療效分析[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11):639-640.
[5] 謝丹, 梁建偉, 王蘭田,等. 鼻內鏡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療效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 2013, 11(04):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