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毅娜
(貴陽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 檢驗科 貴州 貴陽 550003)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機體各組織及器官的功能會逐漸衰退,這使其機體的抵抗力逐漸下降。老年人罹患COPD后,其住院接受治療的時間較長,加之對其氣道進行頻繁的侵入性操作及為其使用大量的廣譜抗生素進行治療,使其極易發生肺部感染[1]。為了研究我院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COPD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況及其耐藥性,以期為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提供參考,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50例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COPD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8例,女性患者192例。他們的年齡在55~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6.8±1.2)歲。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關于COPD的診斷標準。在住院期間,這些患者均出現了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肺部感染的癥狀,其COPD的病情均處于加重期,且均出現喘息、咳嗽、痰濃、痰多等癥狀。
在患者晨起后,讓其使用清水進行漱口、刷牙,并指導其進行有效的咳嗽,使用無菌標本盒采集其第二口痰。將患者的痰液標本送到檢驗科進行細菌培養。對采集的450份痰液標本均進行鏡檢篩查及革蘭染色,在低倍鏡下觀察其鱗狀上皮細胞、多核白細胞的數量。如果痰液標本中鱗狀上皮細胞的數量低于10個、多核白細胞的數量大于25個,說明該痰液標本為合格標本[2]。將合格標本接種到血瓊脂培養基上,在35℃的環境下培養24h后,對其進行優勢菌的純化、分離處理,并使用ATB鑒定系統(法國)初步鑒定其優勢菌的形
我們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這450份痰液標本中,共分離出265株病原菌,其病原菌的檢出率為58.89%。在這265株病原菌中,有216株革蘭氏陰性菌(占81.51%),其中包括50株銅綠假單胞菌、51株肺炎克雷伯桿菌、50株流感嗜血桿菌、36株腸桿菌及29株不動桿菌。有39株革蘭氏陽性菌(占14.72%),其中包括18株金黃色葡萄球菌、10株肺炎鏈球菌及11株腸球菌。有10株真菌(占3.77%),其中包括3株白色念球菌、7株酵母樣真菌。革蘭氏陰性菌所占的比例(81.51%)明顯高于革蘭氏陽性菌(14.72%)及真菌(3.77%)所占的比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這265株病原菌進行藥敏試驗的結果顯示,革蘭氏陰性菌對氨芐西林、阿莫西林、頭孢西丁的耐藥性較高。革蘭氏陽性菌對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紅霉素、青霉素、環丙沙星、頭孢唑林的耐藥性較高。真菌對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及兩性霉素B的耐藥性均較低。詳情見表1:態及分布特點。病原菌的評定標準是:① 對痰液標本進行連續2天的痰液培養,其結果均為同一種優勢菌。②對痰液標本進行1次痰液培養的結果顯示其菌落計數超過107cfu/ml。確定患者痰液標本中病原菌的具體類型后,使用CLSI推薦的K-B方法對這些病原菌進行藥敏試驗。

表1這265株病原菌耐藥性的相關情況(株,%)
老年COPD患者出現肺部感染后,其病情的發展速度會明顯加快,這使其極易出現酸中毒危象、通氣功能障礙等并發癥[3]。上述并發癥的發生會加重此病患者氣道受阻的程度,進而使其出現呼吸衰竭甚至死亡[4]。研究發現,對老年COPD患者的痰液標本進行病原菌培養,并分析其病原菌的耐藥性,可以有效地促進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進而提高此病患者臨床治療的效果[5]。
總之,在臨床上,應對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COPD患者進行藥敏試驗,并根據進行藥敏試驗的結果為其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進行治療,以確保其臨床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 王新霞,劉 雙,楊京華,等.支氣管擴張患者痰培養檢出菌及藥敏結果分析[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2,31(4):448-451.
[2] 劉 毅,張杰根,張 釵,等.4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臨床分析[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12,33 (4):364-366.
[3] 盧樹標,呂文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預后因素的臨床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 (6) : 18-19.
[4] 吳傳湘,周康仕,符 勇.重度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藥性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 (3) : 516-518.
[5] 王淑玲,劉向群,桑純利,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細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西部醫學,2014,26 (2) : 175-17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