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澤華
(四川綿陽市中心醫院疼痛科 四川 綿陽 621000)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為肩周炎,又被稱為五十肩、凍結肩。此病是指患者的肩關節周圍韌帶、肌腱及滑囊發生的慢性特異性炎癥。此病患者的年齡多在50歲左右,其臨床表現主要為肩關節疼痛及功能障礙[1]。女性罹患此病的幾率略高于男性。此病患者的病情若未得到及時的治療可使其生活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在臨床上,肩關節松解術是治療肩周炎的常用療法。但為此病患者采用肩關節松解術進行治療后其肩部疼痛的癥狀往往不能較快地得到緩解。近年來,我科聯用全麻下肩關節松解術與帕瑞昔布鈉對肩周炎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確切的效果。現將相關的情況報告如下:
本研究中的66例患者均為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這些患者均有肩部疼痛的癥狀,其肩關節外展的角度<70°,肩關節內旋與外旋的角度<40°。這些患者在進行1個月的藥物治療或理療后均未獲得理想的效果。這些患者均排除了因發生骨腫瘤或骨折而導致肩部疼痛的可能。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42例,其年齡為43-61歲,平均年齡為(53.3±1.3)歲,其病程為3-21個月,平均病程為(14.3±3.1)個月。這些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均簽署了對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將這66例肩周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各33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獲得我院倫理機構的批準。
為對照組患者采用全麻下肩關節松解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在術前讓患者禁食水6h,在術前半個小時為其肌注0.5mg的阿托品,使其取去枕平臥位,為其建立靜脈通路,為其靜脈注射2mg/kg的丙泊酚進行麻醉。在患者的意識完全消失后對其進行手術治療。術者用一只手抵住患者患側肩胛骨的外緣,用另一只手握住其患側的上臂,使其患肢緩慢地進行外展、上舉、外旋及內收運動。然后,握住患者患肢的肘部向對側肩峰的方向扳推,使其肩關節外旋、內收的幅度恢復正常。在對患者的肩關節進行松解治療的過程中應注意動作輕柔,以聽到粘連組織發生撕斷的聲音為度,切忌進行暴力操作。為實驗組患者在采用全麻下肩關節松解術的基礎上于術后應用帕瑞昔布鈉對其進行治療,此藥的用法是:每次靜脈滴注40mg,2次/d,用藥3d為一個療程。根據兩組患者病情的改善情況指導其進行功能鍛煉。
治愈:經治療,患者肩關節的運動功能恢復正常,局部疼痛的癥狀消失,其肩關節外展的角度>90°,其雙臂上舉后中指尖的高度差為0。有效:經治療,患者肩關節的運動功能得到顯著的改善,局部疼痛的癥狀明顯減輕,其肩關節外展的角度>75°,其雙臂上舉后中指尖的高度差在5cm以下。無效:經治療,患者肩關節的活動仍受限,其局部疼痛的癥狀未得到明顯的改善,甚至其病情進一步加重。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2]對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后發生疼痛的程度進行評估。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3.6%。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分析
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其VAS的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進行治療后的第1d、第2d、第3d兩組患者VAS的評分逐漸降低,兩兩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的第1d、第2d、第3d其VAS評分降低的幅度大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對兩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前后其VAS評分變化情況的分析
肩周炎是指發生在肩關節周圍肌肉、關節囊、肌腱及滑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無菌性炎癥。此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肩關節活動受限、疼痛、疼痛向前臂、手、頸部等部位放射、在夜間疼痛加劇等,其生活質量可受到嚴重的影響。現階段,肩關節松解術是治療肩周炎的主要療法。但是,在為此病患者采用肩關節松解術進行治療后若未指導其進行功能鍛煉及使用足量的非甾體類藥物進行治療,往往難以緩解其肩關節活動受限及疼痛的癥狀。在為此病患者采用肩關節松解術進行治療后指導其進行功能鍛煉可有效改善其患處的血運,促進其患處炎性物質的吸收。
帕瑞昔布鈉是一種新型的非甾體類藥物,屬于選擇性環氧合酶-2抑制劑,具有參與前列腺素的合成、消炎鎮痛的作用[3]。對行肩關節松解術的肩周炎患者應用帕瑞昔布鈉進行治療可有效減輕其患處的炎癥反應,緩解其局部疼痛的癥狀,使其能夠在術后早期進行功能鍛煉。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的第1d、第2d、第3d其VAS評分降低的幅度大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為行肩關節松解術的肩周炎患者應用帕瑞昔布鈉進行治療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能顯著改善其患側肩關節的功能,降低其發生疼痛的程度。
[1] 羅裕輝,蔣勁,熊東林,等.全麻下單純肩關節松解與復合術后帕瑞昔布鈉治療肩周炎療效對比[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2,18(01):13-14+17.
[2] 胡婧.臂叢神經麻醉下中醫肩關節松解治療肩周炎臨床分析[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3,01(11):42-43+44.
[3] 舒朝毅.臂叢神經麻醉下中醫肩關節松解治療肩周炎體會[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09):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