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榮
(山西省忻州市河曲縣人民醫院普外科 山西 忻州 036599)
結節性甲狀腺腫是甲狀腺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患者多為中年女性。臨床研究發現,由于結節性甲狀腺腫存在一定惡變的風險,而且使用藥物治療此病的效果較差,因此治療此病的最佳方法是進行手術治療[1]。過去,臨床上多使用傳統的甲狀腺手術治療結節性甲狀腺腫。但該手術存在手術切口大、用時長、患者在術中的出血量多、在術后恢復慢、疼痛癥狀重和并發癥的發生率高等缺點,故不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最新的臨床實踐證實,使用超聲刀輔助低位小切口術治療結節性甲狀腺腫具有手術切口小、用時短、患者在術中的出血量少、在術后恢復快、疼痛癥狀輕和并發癥的發生率低等優點。為了進一步證實該手術的效果,我們進行了本次研究?,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8例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這78例患者的病情均經影像學檢查得到確診,且均符合進行手術治療的指征。我們將這78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其中研究組有40例患者,對比組有38例患者。在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27例。他們的年齡在36~4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1+2.1歲。他們中有單側甲狀腺腫患者13例,有雙側甲狀腺腫患者27例,有結節直徑<5cm的患者30例,有節直徑≥5cm 的患者10例。在對比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25例。他們的年齡在35~4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2+2.2歲。他們中有單側甲狀腺腫患者15例,有雙側甲狀腺腫患者23例,有結節直徑<5cm 的患者28例,有節直徑≥5cm 的患者1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甲狀腺結節情況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我院使用超聲刀輔助低位小切口術對研究組患者進行治療。進行超聲刀輔助低位小切口術的方法是:患者取仰臥位,將其頭部墊高。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在其患側頸部做1個(雙側發病者可做2個)2~5cm長的切口。從此切口探入FOCUS型超聲刀。用超聲刀對患者頸闊肌后側(在胸骨上方0.5~1.0cm處)的疏松組織進行分離,分離的范圍應上至甲狀軟骨下緣,下至胸骨柄切跡。完成上述操作后,用超聲刀縱向切開頸白線,鈍性分離甲狀腺及其假包膜,充分暴露甲狀腺的腺體、峽部和雙側的甲狀腺葉,然后根據甲狀腺結節的位置、大小等情況對患者進行不同的手術。一般來說,對于甲狀腺結節位置較淺、體積較小的患者,可先切除其甲狀腺結節邊緣0.5cm處的正常組織,然后再切除甲狀腺結節,術后無需對甲狀腺進行縫合。對于甲狀腺結節位置較深的患者,可先用超聲刀切斷其甲狀腺的下動脈和下靜脈,然后鈍性分離甲狀腺的峽部,并切斷甲狀腺峽部的腺體和氣管間的纖維組織,最后將結節完全切除,術后無需對甲狀腺進行縫合。對于甲狀腺結節體積較大的患者,可先探明其喉返神經的走向,然后用超聲刀緊貼其甲狀腺的背面,再用超聲刀對帶有結節的甲狀腺腺體進行切割,切割時的速度要快,以免損傷喉返神經。在手術后需要對甲狀腺進行縫合。
1.2.2 我院使用傳統的甲狀腺手術對對比組患者進行治療。進行傳統甲狀腺手術的方法是:患者取平臥位,對其進行全身麻醉。在其患側頸部做一個7~10cm長的切口,鈍性分離皮下組織和肌肉,使甲狀腺充分暴露。對甲狀腺進行整體切除或是切除帶有結節的甲狀腺葉,然后用電凝法進行止血,最后縫合手術切口。
治療結束后,觀察并記錄較兩組患者手術切口的長度、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時間、術后疼痛癥狀的評分和并發癥的發生率。其中,患者疼痛癥狀評分的滿分為100分?;颊咛弁窗Y狀的評分越高,說明其疼痛的癥狀越嚴重。
我們使用SPSS20.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手術切口的長度、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時間和術后疼痛癥狀的評分均明顯優于對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
手術結束后,研究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發生了低鈣血癥,有1例患者發生了聲音嘶啞,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7.5%;對比組患者中有3例患者發生了呼吸困難,有3例患者發生了低鈣血癥,有2例患者發生了聲音嘶啞,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1.1%。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節性甲狀腺腫是臨床上常見的普外科疾病。過去,臨床上多使用傳統的甲狀腺手術治療此病。不過,進行傳統甲狀腺手術的切口較大,會在患者的頸部留下較大疤痕,從而影響其頸部的美觀[2]。此外,傳統甲狀腺手術的用時較長,患者在術中的出血量較大,而且該手術會嚴重破壞患者甲狀腺周圍的組織,從而可加重其術后疼痛的癥狀,并會增加其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超聲刀輔助低位小切口術是在超聲刀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甲狀腺結節治療術。該手術是使用超聲刀對帶有結節的甲狀腺組織進行切割[3]。而超聲刀在切開血管后,會立即將其凝閉,故可有效地減少患者手術的時間和術中的出血量。同時,超聲刀的直徑較小,故僅需要在患者的頸部做一個約4cm長的切口就能完成手術,從而不會在患者的頸部留下明顯的疤痕。此外,用超聲刀進行切割是一種精細操作,對患者甲狀腺周圍組織的損傷很小,故不會加重患者術后疼痛的癥狀,也不會增加其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4]。
綜上所述,用超聲刀輔助低位小切口術治療結節性甲狀腺腫具有手術切口小、用時短、患者在術中的出血量少、在術后恢復快、疼痛癥狀輕和并發癥的發生率低等優點。因此,進行超聲刀輔助低位小切口術可作為臨床上治療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優選方法。
[1] 熊展望.超聲刀輔助小切 口 甲狀腺手術治療結節性甲狀腺腫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00:67-69
[2] 樓偉軍.超聲刀輔助低位小切口甲狀腺手術的臨床優勢及預后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28):35-37
[3] 徐偉.超聲刀輔助低位小切口甲狀腺手術的療效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71(6):87-89
[4] 段四海,唐朝暉.超聲刀輔助小切口甲狀腺手術治療結節性甲狀腺腫療效觀察[J].白求恩醫學院學報,2012,10(6):468-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