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莉
(甘肅省靜寧縣醫院婦產科 甘肅 靜寧 743400)
子宮切口妊娠(CSP)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異位妊娠。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上升,子宮切口妊娠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1]。目前,臨床上常采用子宮動脈栓塞術對發生子宮切口妊娠的患者進行治療[2]。但在進行此手術的過程中,患者常會出現一系列的行為和心理問題,這十分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及患者的快速康復。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子宮切口妊娠患者進行行為與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4年1月~2015年12月間我院收治的116例子宮切口妊娠患者,我們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58例)和觀察組(58例),這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各項檢查結果均符合子宮切口妊娠的臨床診斷標準[3]。對照組58例患者的年齡為22~40歲,平均年齡為(31.4±5.2)歲,其孕次為2~5次,產次為1~2次,其停經時間為40~60天,距前次接受剖宮產手術的時間為6~120個月;觀察組58例患者的年齡為23~39歲,平均年齡為(31.0±5.4)歲,其孕次為2~5次,產次為1~2次,其停經時間為40~60天,距前次接受剖宮產手術的時間為6~120個月。兩組患者在年齡、孕產次、停經時間及距前次接受剖宮產手術的時間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擇期為其實施子宮動脈栓塞術(UAE)。在此過程中,為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為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行為與心理護理。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
1.2.1 對照組患者 為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是:①在手術前及手術后的24個小時之內,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保持絕對的臥床休息,同時密切監測其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及遲發反應的發生情況,并鼓勵其多喝水,多食用高蛋白、富含鐵質的食物,以保持大便的通暢。②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或血栓等情況。③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足背皮膚的溫度和顏色、足背動脈的搏動情況及足部的肌力情況,并確保其不存在5p征。④護理人員可對存在下腹疼痛的患者進行局部熱敷處理,在必要時可根據其具體情況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物為其進行治療。⑤護理人員要囑患者保持會陰部位的清潔衛生,在必要時可根據其具體情況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對其進行抗感染治療。⑥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讓其保持個人衛生,并禁止其在術后的一個月內過性生活。
1.2.2 觀察組患者 為觀察組患者在進行上述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行為與心理護理,具體的方法是:①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人格、行為、認知及交流等方面的健康宣教,糾正其錯誤的認知和行為,幫助其消除負性的情緒,同時鼓勵其多與他人進行交流,并通過探討現實問題、講述生活事例等方式引導患者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以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及護理工作。②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家屬為患者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氛圍,以使其能夠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③護理人員要多為患者播放其喜愛的電視節目,并讓其家屬多準備一些其喜歡看的書籍,以使其能夠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④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同時為其詳細地講解子宮切口妊娠發生的原因、危害、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并為其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以提升其信心和勇氣。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包括對護理人員的信任率、對護理人員護理態度的滿意率、對護理效果的滿意率)。②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③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程度進行評價[4],當評分≥40分時,說明患者存在焦慮或抑郁的情緒。
1.4 統計學分析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率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率為69.0%,對護理態度的滿意率為77.6%,對護理效果的滿意率為81.0%;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率為96.6%,對護理態度的滿意率為100.0%,對護理效果的滿意率為96.6%。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率的比較(n,%)
2.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10.5±3.0)d,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13.8±4.4)d,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的比較 在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之間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較護理前均有明顯的下降,且觀察組患者上述評分的下降幅度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n=58)50.7±8.8 41.6±5.3 50.9±8.8 42.0±7.4觀察組(n=58)51.6±9.0 28.6±7.6 51.3±9.2 29.3±6.8 t 0.54 10.69 0.24 9.62 P 0.59 <0.05 0.81 <0.05
子宮切口妊娠是指曾接受剖宮產術的女性在再次妊娠時,妊娠胚胎種植于前次剖宮產切口處的一種情況。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上升,子宮切口妊娠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這類患者極易發生子宮破裂、陰道大出血等情況,若治療不及時甚至會對其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子宮切口妊娠的影像學表現具有較高的特異性[5,6],如子宮內孕囊的位置較低、胎盤組織的位置較低、子宮下段前壁存在中等回聲等。目前,臨床上常采用子宮動脈栓塞術對發生子宮切口妊娠的患者進行治療。但在進行此手術的過程中,患者常會出現一系列的行為和心理問題[7],這十分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及患者的快速康復。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子宮切口妊娠患者進行行為與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8,9],筆者為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為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行為與心理護理,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回顧性的對比分析。分析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之間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較護理前均有明顯的下降,且觀察組患者上述評分的下降幅度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相關文獻報道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10]。
綜上所述,對子宮切口妊娠患者進行行為與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叢美華.循證護理在子宮切口妊娠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1,(33):239-241.
[2] 何雪蓮.護理干預對子宮切口妊娠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1,09(36):290-292.
[3] 曹漪.12例甲氨喋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切口妊娠的心理干預[J].中外醫療,2011,30(9):3272-3273.
[4] 劉向月.循證護理應用在子宮切口妊娠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5,40(21):45-47.
[5] 董紅建.行為心理護理干預模式在子宮切口妊娠患者中的應用[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4,42(5):676-678.
[6] 章莉莉.動脈栓塞治療子宮切口妊娠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護理[J].醫藥前沿,2013,36(27):417-424.
[7] 陳波.循證護理在子宮切口妊娠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27(z2):1898-1900.
[8] 李麗芳.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妊娠患者行子宮動脈栓塞的護理[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04(5):181-182.
[9] 程會娟,胡妍飛.保守治療子宮切口妊娠的綜合護理干預探討[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04(1):1898-1900.
[10] 寧靜.對接受介入治療的剖宮產后切口妊娠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04(3):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