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彧
(廣西賀州廣濟醫院骨科 廣西 賀州 542899)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患者的腰椎間盤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發生纖維環破裂,使其髓核組織從破裂處突出,刺激或壓迫局部的脊神經根,進而導致患者出現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臨床表現的一類疾病。此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可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疼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也是導致其生活質量降低的主要原因[1]。近年來,我院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疼痛護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的患者為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這些患者均對參與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我院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將這82例患者分為A組(n=38)和B組(n=44)。在A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他們中年齡最小的為30歲,年齡最大的為68歲,平均年齡為(48.7±3.2)歲。在B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他們中年齡最小的為32歲,年齡最大的為65歲,平均年齡為(47.6±3.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我院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同時對其實施不同方法的護理。
1.2.1 我院對A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護理方法是:①遵醫囑為患者使用營養神經藥、抗氧化劑及活血化瘀類中成藥進行治療。②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向患者簡單介紹手術的方法。③術后,護理人員根據患者下肢的運動情況、切口引流的情況等對其進行相關的護理服務,告知其注意事項,并對其進行預防并發癥的護理。
1.2.2 我院對B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施行疼痛護理,護理方法是:①進行健康教育。加強與患者進行溝通,向其講解手術的方式、緩解疼痛的方法等,讓患者清楚常規使用鎮痛藥物不會成癮,也不會對其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消除患者的顧慮,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②進行術后疼痛評估。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正確描述自身的疼痛感,并采用我院自制的疼痛評估表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分為無痛、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劇烈疼痛5個等級),每1h為患者評估1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以降低其疼痛程度,直至患者的疼痛程度在輕度以下。患者若發生重度疼痛或劇烈疼痛,遵醫囑為其使用鎮痛藥物進行治療。③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護理人員可囑患者家屬多與其聊天,以分散其注意力,緩解其疼痛的癥狀。指導患者通過讀書、看報、聽廣播、深呼吸等方式進行自我調節,以緩解自身的疼痛癥狀。同時,護理人員可為患者播放其喜愛的音樂,以轉移其注意力,減輕其疼痛的癥狀。④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護理人員要全面了解患者切口引流的情況,詳細詢問患者下肢的感覺,正確評估患者的病情,以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一旦出現異常須及時報告主治醫生進行處理。
1.3 判定標準 ①我院采用自制的疼痛評估表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該評分表包括切口疼痛評分和腰椎疼痛評分2部分,每個部分的滿分均為5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說明其疼痛程度越嚴重[2]。②我院采用自制的調查問卷評估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該問卷的滿分為100分,患者的評分為90分~100分表示其對護理十分滿意,患者的評分為70分~89分表示其對護理滿意,患者的評分<70分表示其對護理不滿意。總滿意率=十分滿意率+滿意率[3]。
1.4 統計學處理 我們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2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 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的比較 治護結束后,A組患者的切口疼痛評分和腰椎疼痛評分均高于B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治護結束后兩組患者疼痛評分的比較(±s,分)

表1 治護結束后兩組患者疼痛評分的比較(±s,分)
組別 切口疼痛評分 腰椎疼痛評分A 組(n=38) 3.8±1.4 4.1±1.2 B 組(n=44) 2.1±1.1 2.2±0.8 T值 6.152 8.537 P值 0.000 0.000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 治護結束后,B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高于A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89,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n,%)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常見的骨外科疾病[4]。相關的研究報道顯示,此病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后,其疼痛程度較為明顯。因此,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疼痛護理尤為重要[5]。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治護結束后,A組患者切口疼痛的評分和腰椎疼痛的評分均明顯高于B組患者,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低于B組患者。此研究結果與白雪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6]。
綜上所述,對進行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疼痛護理可取得理想的臨床效果,可有效減輕其術后疼痛,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 汪秀紅,丁蓓,胡曉紅等.疼痛護理干預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4,(18):354-354,355.
[2] 鄒樹紅,王升英,張彥妹等.康復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2011,39(4):47-49.
[3] 李丹鳳,邱沈虹,劉惠霞等.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9):3311-3312.
[4] 熊青媛,黃婧宇.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的中醫護理干預[J].醫學信息,2015,(z2):165-165.
[5] 鄒慧,孫君蘭,楊旅鳳等.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腰圍使用的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5,(13):1231-1233.
[6] 白雪,童培建.心理護理干預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5):406-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