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素萍
(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 山西 大同 037000)
子宮內膜息肉是婦科臨床上的常見病。此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月經紊亂、下腹墜痛及不規則的陰道出血。此病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殖健康及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上通常使用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由于手術操作是在宮腔鏡下進行,因此對護理工作質量的要求較高。為了進一步探討對進行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的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間我院婦科收治的106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經宮腔鏡檢查予以確診,其癥狀均符合《婦科內鏡學》中關于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標準。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和路徑組,每組各有53例患者。常規組患者的年齡在25~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7±8.3)歲。她們病灶的直徑在0.7~3.4cm之間,其病灶的平均直徑為(1.8±0.5)cm。在這些患者中,子宮內膜存在單發性息肉的患者有24例,存在多發性息肉的患者有29例。路徑組患者的年齡在27~6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2±8.1)歲。她們病灶的直徑在0.6~3.3cm之間,其病灶的平均直徑為(1.9±0.3)cm。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我院對這些患者均進行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在這些患者的圍手術期,對其均進行飲食護理、用藥護理、病情監測等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路徑組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方法見臨床路徑護理表1:

表1 臨床路徑護理表
觀察兩組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在這些患者出院前,使用WHOQOL-100量表評估其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狀態及社會功能4個維度,共74個問題。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我們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結束后,聯合組患者進行手術的平均時間、術中平均的出血量、住院的平均時間均好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45.3%(24/53),路徑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1.3%(6/53),路徑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護理結束后,路徑組患者生活質量的平均評分高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情況的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情況的比較()
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疼痛的發生率 陰道出血的發生率 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常規組(n=53) 38.7±8.2 23.9±3.2 5.3±1.4 9(17.0%) 5(9.4%) 10(18.9%)路徑組(n=53) 26.8±7.7 18.3±2.2 3.1±0.7 2(3.8%) 1(1.9%) 3(5.7%)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手術的時間(min)術中的出血量(mL)住院的時間(d)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例,分)
近年來,隨著宮腔鏡技術的不斷進步,臨床上通常使用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對子宮內膜息肉患者進行治療。受手術方案的影響,臨床上對此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研究發現,在此病患者的圍手術期,對其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不錯,可有效地確保其進行手術治療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進行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的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顯著。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郭湘平,王玲玲,王芳.宮腔鏡下治療子宮內膜息肉656例的圍術期護理[J].實用預防醫學,2014,21(2):228-229.
[2] 謝玉香,陳蘭轉,李曉東,等.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的護理配合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20):4566-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