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筱筠,李 衛,龍建武 (湖南省衡陽市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肝膽外科,湖南衡陽421002)
?
兩階段醫源性膽道損傷處理及其療效的對比研究
周筱筠,李 衛,龍建武 (湖南省衡陽市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肝膽外科,湖南衡陽421002)
【摘 要】目的:對比分析兩階段醫源性膽道損傷的處理演變以及治療效果.方法:對湖南省衡陽市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兩階段收治的共40例醫源性膽道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兩階段的患者都順利完成了手術,未出現嚴重并發癥以及死亡病例,延期進行手術的患者均在2個月之后進行了手術,均成功完成手術.第二階段一次修復的成功率為94.44%,明顯高于第一階段的54.5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抓住最佳修補時機,即在術中及時發現并進行修補,選擇適當的手術并成功的完成手術將有效的提高治愈率,有利于患者預后.
【關鍵詞】醫源性膽道損傷;處理方法;治療效果
醫源性膽道損傷多見于上腹部手術,主要是指在上腹部手術過程當中所造成的膽管損傷,最為常見的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1],且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有文獻指出,腹腔鏡膽道切除手術后醫源性膽道損傷發生率為0.2%~0.5%,也有研究得出是0.12%~1.09%[2].本研究主要回顧分析了2008~2010年和2013~2015年湖南省衡陽市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收治的40例醫源性膽道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和療效,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第一階段湖南省衡陽市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2008-02/2010-12收治的醫源性膽道損傷患者22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0例,女12例,年齡30~72(平均50.2±6.5)歲,所有患者均為膽囊切除術中的膽管損傷,術中發現損傷的有10例,本院損傷的有4例.選取第二階段湖南省衡陽市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2013-01/2015-10收治的醫源性膽道損傷患者18例作為,其中男4例,女14例,年齡23~66(平均45.1±5.2)歲,術中發現損傷的有3例,本院損傷的有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于在手術中發現的患者,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修補手術.對于再次入院的患者,或者在原手術之后出現該狀況而入院的患者,則依據患者的影像學檢查情況,從而選擇進行有關的修補手術,湖南省衡陽市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主要有肝葉切除術、膽腸內引流等修補手術.第二階段在術中發現的有3例,迷走膽管結扎1例,膽管修復+T管引流1例,膽管修復+支撐管引流1例;術后發現并近期進行處理的有11例,均進行膽管?空腸Roux?Y吻合術;延期修復的有4例,其中有3例因為合并有膽汁性腹膜炎的,先進行膽總管T管引流+腹腔引流術,1例因為膽管細而無法重建,先進行膽管引流后,二期再進行膽管?空腸Roux?Y吻合術.
1.3修復標準 無癥狀、肝功能正常為優;無癥狀、肝功能有時有輕度異常為良好;有癥狀、肝功能異常為差.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階段的患者都順利完成了手術,未出現嚴重并發癥以及死亡病例,延期進行手術的患者均在2個月之后進行了手術,均成功完成手術.第一階段術后修復重建一次成功的有12例(54.54%),4例為術后直接吻合失敗,6例為膽管十二指腸端側吻合術、膽管空腸襻式吻合以及非粘膜對粘膜的空腸肝門部Roux?Y吻合失敗.第二階段一次修復成功的患者有17例(94.44%).第二階段成功率明顯高于第一階段,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醫源性膽道損傷多見于上腹部手術,主要是指在上腹部手術過程當中所造成的膽管損傷,最為常見的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膽道損傷的危害十分嚴重,如果患者出現該癥狀,則可能引起膽管炎、腹膜炎等并發癥,甚至可以將對膽汁的肝腸循環造成直接性的破壞[3].既然無法完全避免膽道損傷的出現,那么在損傷之后進行良好的處理,從而減輕其危害性就成為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4].由于傷后處理以及進行膽道重建手術發生并發癥的可能性非常高,因此有效的預防也十分重要.這就要求需要不斷提高手術質量,從而有效的降低患者在術中出現損傷的幾率.而關鍵就是要求手術者要不斷的積累經驗以及進行總結,同時嚴格的遵守相關的手術操作規范,認清解剖,進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出現損傷的幾率.目前對于膽道損傷后的處理原則還無定論,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議,其中主要包括了手術方式、手術時機等因素[5].本研究的第一階段當中及時修補的失敗率為60%,其失敗的根本原因還是和手術者技術與手術方式的選擇不當有關,第二階段修復成功率為94.44%,明顯高于第一階段.
綜上所述,手術方式的選擇和手術者是提高修復率的主要因素,手術時機的選擇次之,術中發現以膽管修復術為主,后期以膽管?空腸Roux?Y吻合為主要術式,一期重建手術環境不成熟時應當果斷的延期手術.抓住最佳修補時機,即在術中及時發現并進行修補,選擇適當的手術并成功的完成手術將有效的提高治愈率,有利于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劉桂平,王源榮.醫源性膽道損傷的防治體會[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9-10.
[2]張 云.醫源性膽道損傷修復術后遠期結果的臨床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62):22-23.
[3]舒清偉,侯劍波,歐細平,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醫源性膽道損傷的預防與處理[J].醫學臨床研究,2015,32(2):302-304.
[4]蘭天罡,兌丹華,陳 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道損傷后膽管狹窄反復手術一例并相關文獻分析[J].國際外科學雜志,2015,42(5):326-329.
[5]李 俊,蔣勝昌,賈 萌,等.醫源性膽道損傷的原因分析與防治策略[J].中國實用醫刊,2014,41(19):68-69.
【中圖分類號】R65;R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94(2016)03?13?02
收稿日期:2016-01-16;接受日期:2016-02-03
作者簡介:周筱筠.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肝膽胰微創治療.Tel:0734?8399076 E?mail:hya006215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