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瑩瑩
異常妊娠產婦分娩前后的心理護理措施探究
孫瑩瑩
目的分析異常妊娠產婦在分娩前后的心理護理效果。方法83例異常妊娠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研究組(43例)。對照組予以常規的護理干預,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比較兩組產婦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前,對照組產婦的焦慮評分為(89.7±3.4)分,研究組為(90.3±2.6)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907,P>0.05);護理后對照組焦慮評分為(75.8±2.7)分,明顯高于研究組的(68.2±3.6)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0.817,P<0.05);護理前,對照組產婦抑郁評分為(86.2±3.7)分,研究組為(87.3±3.5)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391,P>0.05);護理后,對照組產婦抑郁評分為(76.3±2.4)分,高于研究組的(64.2±3.1)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9.778,P<0.05)。結論異常妊娠產婦在分娩前后的心理護理有效的改善了產婦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護理效果明顯,可以推廣應用。
異常妊娠;分娩前后;心理護理;效果
異常妊娠指孕婦在懷孕期間可能發生的異常現象[1]。異常妊娠臨床主要表現為產前出血、胎兒窘迫以及子宮頸閉鎖不全。相關研究報道顯示,孕婦的心理情況對分娩有直接影響,因此,做好孕婦的心理護理至關重要[2,3]。為探究異常妊娠產婦在分娩前后的心理護理效果,本次研究選取83例異常妊娠產婦進行分組研究,現將護理效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83例異常妊娠產婦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研究組(43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9.6±3.0)歲,其中妊娠高血壓22例,妊娠水腫10例,胎位異常8例。研究組產婦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30.2±3.0)歲,其中妊娠高血壓20例,妊娠水腫13例,胎位異常10例。兩組產婦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予以常規的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基本護理:為產婦提供安靜整潔的病房,保證產婦的休息,在休息時指導產婦取左側臥位,減輕對腎臟的壓迫,降低心血管系統負擔,改善子宮胎盤血液循環。②病情監測:觀察產婦的病情變化及產婦是否出現胸悶、心慌等不良癥狀,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報告主治醫生進行處理。③飲食護理:叮囑產婦要加強營養,如果為妊娠高血壓產婦要減少鹽類的攝入,有糖尿病產婦要控制飲食,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④健康教育:加強對產婦的衛生保健知識的教育,由于產婦受到的文化程度、家庭環境等因素的不同,因此,產婦會表現為不同的心理反應,因此,要予以產婦健康教育,使產婦全面了解疾病,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1.2.2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即主動和產婦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了解產婦的癥狀和心理動態,取得產婦的信任,耐心為產婦解答疑惑,告知產婦其情緒影響母嬰健康,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及時予以產婦相關的心理疏導,消除其緊張、煩躁的情況,使產婦積極配合治療,告知產婦母乳喂養的重要性,要鼓勵產婦行母乳喂養,指導產婦行正確的喂養方法,為產婦提供安靜的病房,使產婦得到良好的休息,合理的安排產婦的家屬進行陪護,從而緩解產婦的不良心理,促進產婦的恢復。除此之外還要予以產婦家屬一定的心理干預,使產婦家屬為產婦提供溫馨的環境,能夠積極配合治療,予以產婦更多的關懷。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產婦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評分,分析異常妊娠產婦在分娩前后的心理護理效果。
1.4 評價標準[4]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產婦的焦慮和抑郁進行評分,焦慮評價標準為:總分為100分,臨界值為50分,輕度焦慮:50~60分,中度焦慮:61~70分,重度焦慮:>70分。分數越高,表示焦慮狀態越高。抑郁評價標準為:總分為100分,臨界值為50分,輕度抑郁:50~60分,中度抑郁慮:61~70分,重度抑郁:>70分。分數越高,表示抑郁狀態越高。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焦慮評分結果 護理前,對照組產婦的焦慮評分為(89.7±3.4)分,研究組為(90.3±2.6)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907,P>0.05);護理后,對照組焦慮評分為(75.8±2.7)分,明顯高于研究組的(68.2±3.6)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0.817,P<0.05)。
2.2 抑郁評分結果 護理前,對照組產婦抑郁評分為(86.2±3.7)分,研究組產婦為(87.3±3.5)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391,P>0.05);護理后,對照組產婦抑郁評分為(76.3±2.4)分,研究組為(64.2±3.1)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9.778,P<0.05)。
大量的實驗調查發現,產婦的心理情況影響產婦的分娩過程,加強對產婦的心理護理是保證分娩順利的關鍵[6]。對于異常妊娠的產婦來講,由于其對孕產期出現的狀況和癥狀不了解,不能正確的看待疾病,因此,一旦發現自己為異常妊娠易產生恐懼、害怕、焦慮等不良情緒。除此之外,產婦還會擔心胎兒的健康,自己是否出現意外以及是否會有并發癥發生等問題,不僅不利于產婦的健康,還影響胎兒的發育,因此,要及時予以產婦科學、合理的心理護理干預,緩解產婦的情況,調節產婦的心理。相關文獻顯示,心理護理應用于異常妊娠的產婦分娩中,可以減輕產婦焦慮、抑郁情緒,對于產婦的順利分娩具有積極的意義[7]。
本次研究數據顯示,護理前,兩組產婦的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產婦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可以有效的緩解產婦的不良情緒。
綜上所述,異常妊娠產婦在分娩前后的心理護理有效的改善了產婦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護理效果明顯,具有推廣價值。
[1]陳曹萍.異常妊娠產婦分娩前后心理分析與護理對策.中外醫學研究,2015(2):77-79.
[2]楊靜.淺議護生在婦產科護理中心理護理能力的培養.衛生職業教育,2014,22(19):105-106.
[3]鄧寧.異常妊娠產婦分娩前后護理對策分析.醫學信息,2015(19): 209-210.
[4]劉蘭芬,起佳芳,張志華,等.產婦產前的心理狀態及相關因素分析.中華婦產科雜志,2013,9(1):624-625.
[5]何春蓮.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中國醫藥指南,2013,9(17): 315-316.
[6]李毅萍.106例高危妊娠孕產如心理分析與對策.當代護士 ,2014,12(7):485-486.
[7]呂曉瑩.心理護理對剖宮產患者術前心理狀態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7):76-7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179
2015-12-10]
118002 遼寧省丹東市婦女兒童醫院嬰兒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