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藝術
【摘要】此文主要闡述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在中國創作的源泉中所具有的特殊品位和審美底蘊,中國鋼琴作品深受人們喜愛來源于中國特有的文化背景,它不但單單富有西方器樂的音符美,更加顯現了所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民族審美底蘊,民族審美底蘊的產生和發展始于秦漢時期,中國的民族審美底蘊早已孕育而成,通過西方樂器所傳達了民族生活與風俗、民族性格與精神、民族文化與藝術的優良傳統。從民族審美底蘊的起源——民族生活與風俗、民族性格與精神:民族審美底蘊的升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揚、民族傳統音樂的傳承、民族傳統審美觀念的音樂等各種角度展現了中國鋼琴作品的民族審美底蘊。
【關鍵詞】中國鋼琴作品:民族審美底蘊
中國的鋼琴藝術所擁有的歷史近百年,中國自古就有了傳統樂器的演奏藝術,而且出現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從中誕生了很多優秀的作曲家和音樂家,而作為引申過來的西方樂器,中國作家創作了大量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民族風格的優秀鋼琴曲。通過鋼琴曲的創作反映了優秀的優良民族傳統文化,演繹和發展西方鋼琴藝術的精華和成果,繼往開來,開拓創新,再鑄輝煌,使中華民族的鋼琴藝術呈現更加繁榮的新局面。中國鋼琴音樂作品隨著民族情感的集聚和發展會一直延續其中所具有的弦樂之美。而其中的審美底蘊也在發展中不斷升華,具有中國特色鋼琴音樂作品。
一、悠久的鋼琴起源音樂給予的
中國鋼琴作品的魅力
鋼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與古希臘的弦什。將弦什的琴弦不斷增加,逐漸形成了多弦樂器。進而多弦樂器又演變成兩種演奏形式的樂器。中國近現代的優秀作品是中西文化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所具有的特殊性,它所具有的美是西方的現代美,而在中國所創作的作品更是延續了中國在歷史中的音樂文化,中國的文藝是百花齊放,作為藝術傳達的一種方式,給予了人們感官上的沖擊力和所具有的審美底蘊,加強了中國藝術文化的多元化和優美性。西方極其韻律美的的鋼琴音樂藝術傳入我國,1915年趙元任先生開始正式發表的第一首中國鋼琴作品《和平進行曲》以來,我國正式開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鋼琴音樂作品,許多著名的音樂家根據現實生活和民間音樂的創作,改編了大量的鋼琴作品,其民族審美底蘊通過中國特色的鋼琴作品展現了當時社會和人們的生活和感情,用音樂的魅力不斷啟發人們在生活中所表現的欣賞美、自由美、奔放美、生活美、內涵美、韻律美。
二、中國鋼琴作品所呈現的具有
中國特色的民族底蘊
改編自中國古代名曲的鋼琴作品,代表作有黎英海先生改編的《夕陽蕭鼓》《陽關三疊》,王建中先生改編的《梅花三弄》《彩云追月》等。改編自中國傳統民樂的作品,代表作有陳培勛先生改編的《平湖秋月》《雙飛蝴蝶》,王建中先生改編的《百鳥朝鳳》《二泉映月》,劉福安改編的《采茶撲蝶》等。改編自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的作品,如《烏蘇里船歌》《第一、第二新疆舞曲》《多耶》《云南民歌五首》《火把節之夜》《桂花開放幸福來》等。中國革命歌曲、近代民樂和新時期民樂。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大路歌》《北風吹》《蘭花花敘事曲》《牧童短笛》《曉風之舞》《舞劇魚美人選曲》《谷粒飛舞》等。現代作品《牧童短笛》等,協奏作品:鋼琴協奏曲《梁?!贰饵S河組曲》等。
賀綠汀1934年創作的《牧童短笛》《搖籃曲》開拓了我國具有中國風格和民族特色餓鋼琴創作作品,是中國鋼琴創作史上探索階段進入里程碑的局面,在此之前1936年,作曲家劉雪庵創作的《中國組曲》和1950年江文《鄉土節令詩》描述了我國當時時代面貌和民間生活,表現了我國人們生活的簡樸與濃厚的生活氣息。中國民族是具有著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它所具有的文化底蘊也在通過各種途徑表現出來,在傳統的文化藝術植根于民族生活、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堅強、勇敢、拼搏、友善、勤勞、自強不息、淳樸善良、自尊自愛。促使了一系列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鋼琴作品,這些作品都是反映了時代所賦予的審美底蘊,在《牧童短笛》中表現了質樸、明朗優美之韻,詩情畫意之美,這是描寫了中國30年代的田園風光,全曲分為三段,第一段猶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一個牧童在牛背上吹著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無邪的令人喜愛,可以說是作者童年真實的寫照,那種鋼琴的韻律感所給予的就是民族真實的生活底蘊,用音符的悠揚展現了那個時代下人們生活的情趣。展現的也是民族百廢待興時的一種安詳。戰爭與和平并不存在于此,但卻有民族情感在培養著人們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這種情感融合在西方樂器中,展現居于中國特色的鋼琴作品,感情的宣泄,感情的共鳴在欣賞中感受到它所有民族審美底蘊。
三、結束語
中華民族有自己的悠久的歷史底蘊,中國的音樂也早也在古代時期一直在起源發展,但是,鋼琴是中國引進來的一種音樂器材,通過,在此基礎上的發展和開拓,具有了中國特色的民族文化音樂,它獨特的演奏方式,也在傳達著民族審美底蘊的能量。中國鋼琴作品起源于國外,發展于中國古老的文化基礎上,中國鋼琴作品的民族審美底蘊在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發展中互相交織于一起。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作品,勢必在不斷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著審美意識能力餓加強,剖析更為有品位、有內涵、有生活作品之余的精神享受。這是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所給予民族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