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雯
陜西千層浪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對小學教育管理的思考與探索
索 雯
陜西千層浪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現在社會人才是第一生產力,而小學教育是人才培養的基礎。與小學教育管理改革相適應,對小學教育的管理制度和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小學教育管理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工作經驗,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方法,以提供有益的參考。
教育管理;小學教育;現狀;探索
我國已越來越重視中小學教育,使教育管理成為普通員工和政府都得重視的一件重要的事情。由于其存在的復雜性和重要性,學校領導必須在實際情況下再結合教育管理政策的制定管理制度。
教育管理包括教育質量管理、教育運行管理、和教育計劃管理。另外,學風、教師隊伍、課程、教材、教育設施、實踐教學基地,以及教育制度改革都是教育管理的一部分。教育管理需要一個充滿熱情的高素質團隊。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小學教育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管理主體單一,缺少協調
在當今社會,在學校里的責任歸學校,在家是家長的責任,責任明確劃分。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一些小學只將自己作為教育管理的唯一主體,缺乏學校和家長的協調。
目前,小學生差不多均為6到12的小孩,因為年齡較小,沒有有較完整的社會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這一階段是讓他們掌握最基本的社會經驗、文化知識以及基本的讀、寫、算技能的重要階段。德、智、體、美、勞得全面發展。
但在實際工作中,一部分學校領導,只專注于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走不出一個學校、一間教室、一本教科書、一支粉筆的局限。小學生受新媒體、新文化沖擊,頭腦也很容易受到影響。學校和家長的信息不統一,家長報的“補習班”、“興趣班”之類培訓嚴重增加了孩子們的負擔,降低了學習興趣。學校、家長和政府部門的溝通不到位,管理主體單一,缺少協調,嚴重影響小學教育管理的質量。
(二)管理體制過于傳統,缺乏創新
目前,“校長負責制”仍然是主要的小學教育管理體制,校長代表學校,校長有統一決策權以及財政權力和人事任用權。必須改進校長負責人的核心機制,負責學校組織、學校日常的教學和科研活動,提高學校的管理。這個想法,有直接影響整體方向。由于單一的管理體制,極大地影響了整個學校的創新能力。校長個人的素養,直接影響著學校的好壞,管理缺乏活力和特色。
(三)教師隊伍的素質需要提高
老師是“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學生”的蠟燭,是人類靈魂工程師,是無私奉獻的園丁。然而,由于現實社會的影響,以及時代發展的需要,教師隊伍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目前,小學教師主要從三個方面:一是師范大學畢業生畢業后,通過工作進入學校,二是社會人士通過考試進入學校,三是其他第三所學校教師通過考試進入學校。這三個方面都有自己的優勢,也有缺點,師范畢業生雖然有專業的學生技能,對教育質量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剛走出學校,也需要時間來提高自己的教學經驗。社會教師雖然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性,能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但專業技能相對欠缺,或受教育程度并沒有達到預期。
教育觀是教育的基礎,管理教育是從最初到最后,并實踐教育的理念。作為一個小學教育管理者,需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教學真正有利于教師和學生。
(一)建立溝通渠道
小學教育管理,不是學校的單方面責任,政府政府和家長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學校是學生和家長溝通的橋梁,讓家長了解孩子的真實思想,反思和糾正一些錯誤。讓學校和家長建立有效的溝通。此外,有關政府部門、管理者不能堅持“最好省麻煩”的心態,并應主動聯系政府,解決一些困難。小學教育管理,需要學校、家長和政府的三個方面共同努力,只有同進退,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全面發展。
(二)多傾聽多學習
一些小學校長,習慣拒絕改變。然而,小學教學管理單一。主要表現在獎金分配、常規考試、教師聘任、質量控制等方面,對小學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學校應該聽取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反饋,多傾聽學生的心聲,讓教師的思想,學習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根據當地條件,跟隨時代的步伐。校長作為一個學校領導,應該承擔這一責任。我們不僅要考慮學校的辦學方向,而且要平衡教師的利益。
(三)優化老師的崗位配置和待遇
在教育管理實踐中,教師的工作安排可以按照“新老融合”模式進行。一個班級,選擇有經驗的老師作為班主任,新的師范畢業生擔任副班主任。一方面,有經驗的教師可以保證日常教育活動的正常有序。另一方面,師范畢業生可以積累經驗,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根據學校規模,地域差異,教師水平,是一個很大的區別,工資水平不高,就算是校長,其實工資也不高。關注學校教育管理與學生教育管理,要照顧好教師,解決教師的困難,讓老師沒有后顧之憂。此外,要積極鼓勵和幫助小學教師培訓,提高教育水平,爭取更多的高級小學教師,甚至教師的職稱。
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小學教育管理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大力發展創新,來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把教育全心全意做到實處,才可以真正負擔得起,孩子們的“致敬”!
[1]楊瓊.加強養成教育應以科學化的管理為保障[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8(12):79-80.
[2]陳大超,楊平.完善我國中小學民主管理運行機制的對策[J].教育科學.2009(06):21-25.
[3]崔衛.小學素質教育管理模式初探[J].河南農業.2008(16):23.
索雯(1982-),陜西西安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教育領導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