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中華
湖北宜城三中
高中化學一個重要結論的推導及應用
章中華
湖北宜城三中
化學是自然學科中的一門課程,由于高中化學課程知識涉及的面廣、內容比較抽象,在高中化學課程的學習上學生們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身為一名高中化學的教師,不僅僅要把教學的內容作為課堂中教學任務,更重要是看學生平時掌握的情況。只有學生及時掌握教師講授的課程教學內容,才能更好的運用理論。本文以化學課程的一個重要結論為例進行講解推導,并通過題目加以應用來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要點。所以教師必須對當前高中化學課程教學進行不斷探究,尋求學生能夠最多的接受教學方法,才能在基礎上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化學;溶質;質量
同種溶質,不同質量分數的兩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總是介于兩溶質質量分數和的一半及原溶液密度大的溶質質量分數之間。
1、a%的M的溶液與b%的M的溶液等質量混合后,混合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c%;設它們的質量分別為m,由稀釋定理可得,
a%·m+b%·m=2m·c%c%=(a%+b%)/2
2、a%的M的溶液與水等體積混合后,混合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c%;設它們的體積分別為V,a%的M的溶液的密度為D1,水的密度為D2,則:
由稀釋定理可得,
a%·D1·V=c%(D1·V+D2·V)

討論:當D1>D2時,a%>c%>a%/2;當D1<D2時,0<c%<a%/ 2;(注:水中的溶質質量分數可看作為0)。
3、a%的M的溶液與b%的M的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混合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c%;設它們的體積分別為V,a%的M的溶液的密度為D1,b%的M的溶液的密度為D2,則:由稀釋定理可得,

作差有,

討論:當a%>b%,D1>D2時(即溶液的密度隨溶質質量分數增大而增大)。

當a%>b%,D1<D2時(即溶液的密度隨溶質質量分數增大而減小)。

綜上所述:以上結論是正確的。
1、a%的酒精溶液與(100-a)%的酒精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酒精溶液的質量分數可能為()
A、<50%B、>50%C、≤50%D、≥50%
分析:當a%=(100-a)%時,即為等質量混合,混合后酒精溶液的質量分數為50%;
當a%≠(100-a)%時,由于酒精溶液的密度是隨著其質量分數的增大而減小的,根據上述結論可得,混合后的酒精的質量分數為<50%,所以正確的答案為C。
2、(1997年高考試題)密度為0.91g/㎝3的氨水,質量百分比濃度為25%(即質量分數為0.25),該氨水用等體積的水稀釋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
A、等于12.5%;B、大于12.5%;C、小于12.5%;D、無法確定;
分析:由上述結論可得,正確的答案為C。
以上就是筆者對一個化學重要理論的講解過程,通過推導強化對知識點的掌握,突出理論要點,最后通過知識的運用,深化改理論知識的學習,由此反射出化學知識學習運用的講授。同時在豐富學生課程知識的同時并且提高學生能力,才可以構建出高效可觀的化學課堂。新時期,教師必須對當前化學教學進行不斷探究,找到適合學生能夠接受的教學方案,才能及時提高化學課堂整體的效果。
[1]趙靜.研究性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評價[J].科技創新導報,2010(07).
[2]藺建紅.如何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1).
[3]高麗.高中化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成功(教育),2011(03).
章中華(1972-),男,湖北宜城市人,中學一級教師,現任教于湖北省宜城市第三高級中學,長期處于高中化學一線教學,研究方向:高中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