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霞,謝 強,季士妍
1國家圖書館信息技術部;2國家圖書館業務處
淺談電子書未來研究方向與發展趨勢
郭麗霞1,謝 強2,季士妍1
1國家圖書館信息技術部;2國家圖書館業務處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在電子書領域的應用及普及,電子閱讀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大眾的閱讀習慣,電子書服務模式和應用場景都將呈現新的形態。在技術上,電子書將和移動互聯網有機結合,形成隨時隨地可以閱讀的生態系統,貫穿于電子書的整個生命周期;在應用模式上,電子書將和目前流行的社交網絡聯合,打造出以書為媒的附加更多文化價值的互動交流與體驗;此外,未來電子書的版權管理也會呈現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模式。這些新的態勢必將給更多的讀者和用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智能的服務,同時也會對電子書市場和行業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電子書;發展趨勢;移動互聯網+;網絡社交+;版權保護
從紙質書到電子書,完成了閱讀的一次重要飛躍,然而,隨著云計算、5G移動網絡、智能化以及虛擬現實等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未來電子書的功能勢必更強,服務模式將會更加開放多元。多媒體全方位的內容展示、多角色開放式的資源來源、互動式平等性交流平臺、大數據按需型的智能分析等等,這些功能都是電子書的研究方向和發展趨勢。
2015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寫入了“互聯網+”,明確提出要編制“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運用。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電子書生態系統在差異化、定制化、場景化和增值服務方面將會有長足發展,移動互聯網+的理念及優勢將會滲透到電子書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包括采選、組織、發布和服務等,以更加開放、協作、共贏的模式,聯結出版商、作者和讀者,形成各具特色但緊密聯系的有機生態系統。
移動互聯網能夠更好地滿足電子書服務平臺中各個用戶(包括出版商、平臺商、作者和讀者等)的長尾需求,個性化定制、多場景應用等都會倒逼電子書的服務模式及產業模式的創新[1]。長尾的電子書內容可以通過個性化推薦和地理位置等方式直達用戶,打破各個商家以及終端(例如Kindle、掌閱、咪咕等)的模式和技術壁壘,帶來無限增值的可能性,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效益提升。未來電子書生態系統將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的O2O模式,完全以用戶為中心、以用戶行走路線為流動軸,讓用戶自主選擇,形成極具特色的移動互聯網+電子書生態系統。
在技術方面,由中國主導的4G標準制定,5G前瞻研究,以及移動芯片、人機交互、智能硬件等關鍵技術都有了新的突破[2,3]。
目前我國互聯網邁過以通信、社交、購物、娛樂為代表的初步發展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其中,社交網絡經過十多年發展已經進入成熟穩定發展期。市場研究機構GlobalWebIndex于2013年1月發布的全球社交網站活躍用戶排名顯示,Facebook高居第一,Google+、YouTube、Twitter、騰訊QQ空間等位居前列。其中,騰訊QQ空間、新浪微博在所有中國社交網站中分別排第一、第二位,在全球排名中分居第五、第六位[4]。網絡社交模式也會對電子書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網絡社交具有傳播快、受眾廣、來源多等特點,這些特點恰恰滿足了電子書各個層次主體的訴求,無論是對于出版社、作者還是讀者,必將在網絡社交模式中獲益,以書會友、推薦分享等新型態勢借助網絡社交平臺展示,平臺中出版社、作者、讀者以及各級商家以平等身份進行交流溝通,文字、圖片、音頻以及視頻等展示方式也讓電子書的推廣與閱讀更加豐富多彩。在網絡社交+電子書的模式中,資源的推薦和推廣更加符合市場化的需求,優勝劣汰,去蕪存菁,這對于魚龍混雜的電子書服務模式、市場以及產業都將會是一場洗禮。
在未來,所有電子書參閱者對新增加的價值進行試驗進而使得其在新興市場上更具吸引力這樣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電子書公司在尋找機會打入新興市場的過程中所學到的東西無疑將會與在市場中所提供的服務產生交互式的影響,甚至對其他像是音樂、電影以及電視這些垂直媒體領域產生沖擊。電子書行業的未來一片光明。對于那些認識到增加打入新興國家所需的技術支持的必要性的電子書公司和傳統出版商來說,那是一片巨大的、有利可圖的未開發市場。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電子書閱讀只會變成越來越具有社交性、靈活性以及趣味性的體驗[5]。
現在困擾電子書發展的是電子書的版權問題,特別是對于圖書館來說,由于圖書館是公益性行業,沒有龐大的資金購買電子書的版權,許多電子書無法在互聯網上為用戶提供服務。另外,許多電子書廠商也存在不少版權糾紛[6]。解決電子書的版權問題,可以從技術手段和行業法規兩方面進行著手。
在技術發面,通過創新的手段來保護版權,數字版權管理(DRM)軟件的發展和完善非常重要。在具體實行上,可以通過計算機硬件或軟件來限制電子書的使用權限(例如適用范圍、使用次數或是使用期限等),逐漸培養讀者的付費意識和版權意識。數字水印技術也是版權保護的另一技術手段,從而打擊非法盜用和復制。具體實行上,可以將作者、所有者等標識隱藏在文本中,版權所有人可以辨認和查找,用戶可以閱讀,但無法復制。
未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電子書的版權糾紛,行業法規的完善是十分關鍵的。我國先后頒布了一系列相關保護版權的法律法規,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存在著一些法律漏洞或不明確的地方,確立侵權行為的認定細則和處罰標準,進一步完善電子書的版權保護,填補電子書版權保護的法律真空地帶,從而保護著作者的合法權益,形成全民監督的有效版權保護模式,促進電子書市場積極穩步地向前發展。
隨著數字出版產業、用戶規模和電子書產品規模的穩步發展,電子書的市場格局和應用模式都將發生改變,伴隨從以“設備為核心”到“以內容為核心”的產業發展理念更新,適合電子書快速發展的硬件和軟件的良性市場環境會逐步形成[7]。適合電子書整個生態系統的服務平臺需求將會日益顯著,電子書將會借助于聯網技術和新型模式的優勢,形成讀者、出版商、作者和商家的一體化互動生態系統,更加具有方向性和針對性。同時,為了促進電子書市場的穩步可持續發展,版權保護不容忽視,技術和法律,兩手都要抓,意識形態和實踐發展同時進行,電子書的版權保護工作將會前進一大步。
[1]趙川江.淺析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子渠道的作用[J].電信科學,2011(S1):94-97.
[2]母丹.基于移動設備的兒童電子書交互性的研究[D].東華大學,2013.
[3]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
[4]PHBang.2013年全球社交網站排名[EB/OL].http://www.phbang.cn/plus/view.php?aid=6108,2013-8-12.
[5]電子書行業的趨勢——圖書社交化
[6]徐春.電子圖書版權保護技術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 2009.
[7]魏玉山.2015~2016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發布[EB/ OL].http://reader.gmw.cn/2016-07/21/content_21057763.htm,2016-07-21.
[8]魏玉山.2015~2016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發布[EB/ OL].
郭麗霞(1984-),女,博士,國家圖書館信息技術部工程師,研究方向:數字圖書館建設與服務;
謝強(1976-),男,碩士,國家圖書館信息技術部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數字圖書館、移動圖書館;
季士妍(1978-),女,碩士,國家圖書館信息技術部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數字資源長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