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莎,袁玉潔
1河北地質職工大學;2內蒙古地質勘查有限責任公司
構造地質與工程地質的關系探析
趙 莎1,袁玉潔2
1河北地質職工大學;2內蒙古地質勘查有限責任公司
近些年來,隨著構造地質與工程地質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人員在不斷的研究、實踐中逐漸發現,在工程地質中應用構造地質可有效提高工程建設的穩定性及抗自然災害能力。本文首先從構造地質與工程地質的研究內容及研究方向出發,講述了構造地質與工程地質之間存在的關系。其次根據這些關系分析了構造地質在工程地質里的具體應用,最后就全文總結。
構造地質;工程地質;關系;應用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進行改革開放以后,經濟發展十分快速。而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后,是對自然資源的索取日益增加,并由于生產、生活等各類活動,更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破壞,過度砍伐樹木、工程建設、開山鉆井等行為都對地表結構帶來了影響,使自然災害的發生逐漸頻繁。而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是無力的,自然災害不僅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更對人類生命產生巨大的威脅。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如何進行工程建設才能有效防護自然災害,并提高工程穩定性,對我國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構造地質和工程地質都屬于地質學范疇,它們的研究目標和研究方向大不相同,但也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構造地質學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地質構造方面,如因為地球內動力造成的地球表面構造的變化,這些構造變化的規律等,而工程地質和建筑工程有關,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建筑工程和地質之間的各類聯系,如某類建筑在某類地質條件下是否能夠保持絕對穩定的狀態,或今后可能出現的地質條件變化對該建筑會帶來的影響。再如地質條件對某類建筑工程設計、施工的影響,如何在特定的地質條件下做好建筑工程的設計、施工等。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趨勢下,提高住宅和各類建筑的穩定性已成當前建筑工程建設的主要方向。如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就要把提高抗震性納入到建筑設計方向之一。由此可見,構造地質與工程地質之間的聯系較為緊密。在工程地質研究過程中,需要了解地質構造的形態以及變化和規律。而構造地質正好可以為工程地質提供充足的理論依據。同時,構造地質在地質構造變化及環境變化形成原因方面的研究作用于建筑工程建設中,可有效提高建筑的抗地質構造變化的能力,提高建筑的穩定性及安全性,減小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1]。
2.1 評價區域地質的穩定性
隨著構造地質與工程地質研究的不斷深入,近些年來,已經成形了很多較為實用的理論。區域穩定性動力理論正是由構造地質學學者提出的,作用于工程地質中,可有效評價建筑工程所在區域地質的穩定性,并且還延伸至建筑地基穩定性的評價,為建筑施工方案設計及施工安全都提供了不錯的依據。
2.2 為工程選址提供依據
對于一些大型建筑的工程建設而言,工程的選址極為關鍵,選址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工程的整體穩定性和安全。較于平原地區而言,山區出現地質災害的概率更大。所在山區進行工程建設時,要著重思考選址問題。山區的產生是由于地殼出現擠壓運動,常在山區出現的自然災害對人類的人身安全和經濟財產帶來的損害較大,如地震、泥石流等。如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后,災民安置房的建設就需要從構造地質的角度出發,深入研究該地區地殼和巖層運動,分析運動規律,并利用研究分析結果找出最佳的災民安置房的重建點[2]。
我國盆地地形覆蓋面積較大,并且有些大型盆地還是人口的集中地點。如四川盆地就坐落著成都、重慶等多個大型城市。在盆地工程建設時,也需要對區域地形的穩定性進行思考?,F階段,地質構造研究人員已經將盆地的產生原因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走滑地形,該類地形穩定性較差,地殼運動較為頻繁。二是伸展盆地,該類型盆地的形成是由于巖層的引張運動,這就導致該類型的盆地邊緣活動較強,但盆地中心地帶地殼較為薄弱,所以伸展盆地因地殼運動造成的自然災害最為頻繁。三是壓陷盆地,該類型的盆地產生于地殼的擠壓運動,在三種盆地中穩定性最高。所以,在選擇工程地址時,可優先考慮壓陷盆地。并結合壓陷盆地的特點,工程選址要遠離活動性高的造山帶,并針對實際情況做好相應的防護、應急措施,把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2.3 優化地下室穩定性維護方式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人員的作業往往還需要深入地下。地下作業不同于地上作業,發生事故的概率更大,并且事故帶來的危害也更加嚴重。地下室坍塌是地下作業中較為常見的事故之一,其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壓造成的地下室周圍巖層發生運動。在一些特殊地質構造中,由于地下結構已經成型并較為穩定,挖掘地下室過程中破壞了原有地下結構的穩定,從而造成事故發生。所以,在地下室的挖掘之前,需要以構造地質視角來分析挖掘方案的可行性及安全程度,預測在地下作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事故,并針對這些事故做出相應的防護措施。如利用先進的支護技術來穩定地下室等[3]。
構造地質作用于工程地質研究中,可有效的評價區域地殼是否穩定,為工程選址提供重要的依據,避免工程坐落于地質災害頻繁的地段。并通過構造地質分析,來優化地下室穩定支護的方案設計,提高地下室的穩定性,增加地下施工作業的安全程度??傊?,以構造地質及工程地質視角來共同進行工程建設,不僅提高了工程建設的效率及質量,更保障了人民群眾的人生安全,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有著重要的意義。
[1]王愛國,楊斌,周俊喜.復雜長線工程場地工程地質與工程地震條件評價——以永古高速公路為例[J].西北地震學報,2010, 01:165-171.
[2]付大慶,孫宏偉,張世欣.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與建筑巖土工程勘察比較[J].巖土工程界,2012,01:232-235.
[3]彭建兵.中國活動構造與環境災害研究中的若干重大問題[J].工程地質學報,2014,01:105-107.
趙莎(1983-),女河北石家莊,碩士研究生,講師,找礦勘探和構造地質,河北地質職工大學;
袁玉潔(1985-),女,大學本科,工程師,地質礦產,內蒙古地質勘查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