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紅英
江西省上饒縣茶亭小學
淺談學習習慣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的培養(yǎng)
寧紅英
江西省上饒縣茶亭小學
習慣影響行為,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人一生學習生涯受益無窮。同理,一個壞的學習習慣,也有可能帶來難以估計的損失。小數生從懵懂無知的幼兒狀態(tài)剛剛進入學校,開始學習知識,因此培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對小學生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數學,作為人們勞動、學習生活中不必可少的工具,一門關于數字和圖形的縝密性學科,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更是必不可少的,是學好數學的根本保證。
小學數學;學習習慣;重要性;具體措施
小學是學生步入校園的第一步,因此,學生的學習習慣主要來自生活中的生活習慣,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多,數不勝數。現在,筆者針對學生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以及對數學學習至關重要的幾點習慣進行分析。
1.“今日事、今日畢”,這種做事不拖拉、干凈利落的生活習慣,體現在學習中就是按時完成作業(yè),不拖拉、不偷懶。有些學生做事妥妥拉拉,作業(yè)要在家長的幾番督促下才能完成,解題思路斷了,就很難在連接起來。
2.做事認真、仔細。數學學習中要求的就是精密的計算、嚴謹的思維,才能得出正確的數據。這一習慣在數學中體現的尤為明顯。有些學生計算不認真,丟三落四,可能忘記小數點,可能加括號,可能算錯簡單數字,這都會嚴重影響成績。
3.注意力集中,認真聽講。數學學科知識跳躍性很強,課堂上注意力集中可以掌握老師講述的每一個重難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在課堂上稍微不注意,發(fā)呆、走神,中途中斷,就很難跟隨老師的授課思路。
4.獨立思考能力。數學是一門思維性較強的學科,學生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可以按照自己分析出來的解題思路,解決疑難問題。
獨立思考能力差的學生,只能過分依賴答案,成績難以進步,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
現在,以一道小學數學中的常見數學題為例,說明不同學習習慣在這其中的不同具體體現。
綜合計算題:7+100÷(4+2×3)=(要求保留2位小數)。
這是一道簡單的小數數學計算題,最后結果為17.00遵循基本規(guī)律:先乘除、后加減,有括號先算括號里的。但是實際計算中答案卻千奇百怪。有的學生計算不認真,未經過思考,馬馬虎虎就開始計算,忽略了括號的存在,算出是86.25;有的學生在課上不認真聽講,聽得一知半解,只記得老師說過要先算括號,但是不知道要先算乘除,計算順序不對,結果是10.7;還有的同學沒有全面審題,丟三落四,忘記了后面關于小數點的要求,結果為17。數學是一門及其嚴謹的學科,失之毫厘就可能導致差之千里,同時積少成多,就會影響數學考試成績。因此,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是十分重要的。
1.提高學習成績,增強學習能力
學習習慣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是巨大的。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上課認真聽講,認真閱讀課本,就能更加輕易地融入課堂中去,學習知識更加容易,教材內容理解的更加全面透徹,更有利于把握重難點;做事認真,仔細,在學習中尤其是在數學學習中,繁多的數據也不會輕易仔細計算,減少錯誤。獨立思考,在遇到難題時,第一時間不是去求助教師或查閱答案,而是嘗試用自己的思路,回憶學過的知識,推導公式,仔細計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提高考試分數,增強學習能力,對于學習生涯具有重要影響。
2.習慣影響生活,促進人格培養(yǎng)
習慣來源于生活,同時習慣又會反饋于生活,從長遠來看,好的學習習慣讓人受益無窮。好的學習習慣對于磨練學生的意志,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長遠的人生發(fā)展就會帶來巨大影響。數學學習思維的培養(yǎng),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思考能力,在面對抉擇時擁有自身的主觀意識,不會輕易被他人干擾。還可以開發(fā)學生大腦潛力,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現在舉出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的案例。有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善于思考,多學多問,長久的計算經驗,鍛煉的思維能力較強,逐漸總結出了自己的學習技巧。如11×11=121,12×11=132,12×13= 156…通過舉例可以發(fā)現所得數百位是乘數個位相加,個位數是個位相乘,這些技巧的總結,簡便了計算過程,還提高了學習能力。
1.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堅定決心
態(tài)度決定著一切,好的態(tài)度,好的開始,這就是成功的一半。有些學生認為小的習慣不足以影響總的成績,這是錯誤的。老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開導教育,應該讓學生首先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勇于發(fā)現并承認自身存在的壞習慣,意識到壞的學習習慣的巨大危害,積極改正。鼓勵學生向身邊優(yōu)秀的同學學習,學習他們身上擁有的好的學習習慣。堅持不懈,嚴格認真,一絲不茍,不輕易放棄,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2.注意生活細節(jié),采用多種方法
改正學習中的壞習慣,應該先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可以實施細小的計劃,幫助學生改正。
(1)暗示法。針對有些學生上課容易走神的壞習慣,當老師發(fā)現這一問題時,不要急著批評學生,可以給學生一個眼神,或者停頓一下,或者悄悄走到學生身邊監(jiān)督他,這樣既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不影響課堂,還能給學生一個暗示、一個警告,幫助學生改正。
(2)鼓勵法。有些學生意志力不強,即使下定決心要改正,或者已經制定了改正計劃書,仍難以執(zhí)行下去。老師發(fā)現時,要及時給予學生必要的鼓勵,可以說出老師對學生的期望,給學生動力;可以講一些名人故事,他們是如何戰(zhàn)勝堅持不懈、有始有終的。這些都能得學生帶來鼓勵,激勵學生堅持下去,改正壞習慣。
(3)督促法。有些學生粗心馬虎,丟三落四,做題不認真,可以在學生書上寫上一些老師督促的話語,或者一些名言警句,時刻督促學生,學會認真嚴謹。
有些習慣的養(yǎng)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學生的長久堅持和老師的嚴格督促。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開始,培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重點提出了一些小學生學習中的學習習慣,并用實例分析了不良學習習慣對學生造成的危害,簡單的提出了2點解決措施,希望引起老師和學生家長的共同重視。
[1]李超.淺議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2013年10期
[2]李冬梅.盤錦市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習慣調查研究,2001年
[3]林夢清.高中生數學學習習慣調查分析,2013年
[4]張宗俊.城區(qū)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調查研究——以XX市三所小學為例,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