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慧
長春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朗讀教學在語文課堂的實施
張 慧
長春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掌握朗讀技能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審美情操,同時朗讀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突破口。本文的研究就是致力于利用有效手段去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朗讀;興趣;語言;語文
二十一世紀,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教育理念也在改革中不斷地進步。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人們開始認識到口語交際在社會交往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口語交際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人們倡導口語表達能力應從小抓起,在兒童時期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對孩子今后的發展尤為重要。長期以來,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在語文課堂上朗讀教學往往被教師所忽略。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對口語交際的要求越來越高。美國著名的教育專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中說到:“美國教育的秘訣就是每天朗讀15分鐘”;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掌握朗讀技能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審美情操,同時朗讀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突破口。張志公先生曾提出:“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異常發達,國與國之間的交流異常頻繁,如果人們不大力糾正口語的痼疾,那危害之大就不僅僅是對讀寫有不利影響而已”;可見,語文課堂上實施朗讀教學有助于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審美能力。
《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中對朗讀教學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在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開展閱讀教學時,要重視朗讀和默讀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朗讀的作用”;可見,朗讀是語文教學環節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何在課堂上有效地實施朗讀教學,成為教師研究的課題。
首先,我們應了解何為朗讀。《現代漢語詞典》中說:“朗讀就是清晰響亮的把文章念出來。”《聽話與說話》一書對朗讀作了較全面的定義:“朗讀是把書面材料轉變為發音規范,形象生動的有聲語言的再創作活動。朗讀是富于技巧,富于情味的聲音形象,它能夠傳達出文字所承載的信息和情感,并融入朗讀者對作品的獨特感受和理解。”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朗讀課文時能使用普通話、語言流利、有感情。”可見,朗讀是將有聲語言進行在創作的一個藝術過程。
那么如何在課堂中有效的實施朗讀教學,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興趣愛好是學習的源泉。《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可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學會改變自己的身份,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創設者。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各種方法,激發學生朗讀興趣。首先,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文章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參與到朗讀訓練中。除此之外還可以變幻教學手段,使學生保持朗讀的熱情。如:比賽讀、交叉讀、分角色讀、競賽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可以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再者,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多使用肯定和鼓勵的用語進行評價,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愉快地進行朗讀學習。除此之外,“朗讀是直觀的感性過程,最注重一個“情”字,學生的學習動力來源于“情”。而直觀的畫面可以激起兒童的情感。”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當今社會已經普及化,學校大多數班級都安裝了信息化教學設備。在課堂上教師采用聲像結合的優勢,從視覺、聽覺上刺激學生,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
通過研習課標我認為教材是主要突破口“教材是學習的基礎,是教師的靈魂”。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要熟悉自己所使用的教材,只有熟悉教材,才能圍繞教材有計劃地進行拓展學習。根據教材將朗讀形式多樣化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
其次,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語言藝術發揮得好,就能將朗讀教學的效果在聲情并茂中發揮極致。所以,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語言藝術水平,就要把課堂變為自己的實訓場,將每一節課都變成自己的舞臺。教師運用恰當的生動語言,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生動的教學語言是傾注了教師真摯情感的。教師用生動的語言示范朗讀,不僅可以帶給學生情感上的熏陶享受,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積極性。
讀書是一種學習,學習一種氛圍。學習意識的確立、讀書習慣的養成,是要從小抓起。《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建議。可見,經典誦讀對于基礎教育、對于兒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典誦讀與朗讀教學的有機結合,會使朗讀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2007年教育部、國家語委辦推出了以“親近經典、承續傳統”為主題的“中華誦·經典誦讀”系列活動。我們可以圍繞此中心開展系列活動,提高學生朗讀能力。
總之,語文教師要想有效地利用課堂開展朗讀教學,就必須要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面入手,有針對性地開展朗讀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及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