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 要: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是每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探究的內容。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可以從改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端正自身教學態度、合理進行教學備案等方面來進行。只有通過高效課堂才能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獲取更多的知識。
關鍵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態度
語文全稱應為漢語言文學,其教授的內容分漢語言和文學兩個方面。其中語言方面是口頭和書面語言的結合,而文學方面主要體現在閱讀方面,這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也可以讓學生更注重語言。文學即人學,雖然小學生不能了解人學的重要性,不能得到思想上的升華,但是其作用不可估量。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更加傾向于語言而非文學。學習語文就是為了知識的積累與運用,通過長時間的學習來培養一個人的語言能力,通過聽說讀寫四種方式訓練與學習語文科目。語文同時還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和朗讀才能達到語文知識的豐富,教師在教導時難免會遇到學生學不會、課堂效率不高等問題。我認為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教導時要有一個良好的教學形象耐心地教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底蘊,課前精心準備,在這三個方面進行合理的提升改進,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一、教師合理改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
長期以來,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體現即:教師安排學生對課文進行背誦和默寫,以加強知識點的掌握,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講解來深化學生的理解。學生只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學習效率并不顯著。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呢?無非就是打破傳統的語文課程教育教學模式,在原有的模式上進行創新和改革,使得教師教學效率不再是簡單的一加一。而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無非就是講、聽、讀、記、寫,這個過程是教師不斷地單方面給學生灌輸教學知識點,想要打破此類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有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思維,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根源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樣也避免了教師上課時一味地機械灌輸,轉而讓學生大膽設想,獨立思考。而創新的開放式教學則是讓教師在講授知識點的同時改變一下教學方式。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只是在三尺講臺之上一根粉筆一本書的枯燥教學模式,而是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立體化講解,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案例,學生也易于理解。教師在準備教學課件時要多找一些生動有趣的教學題材,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展現,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提高學科教學效率。這樣進行創新教學,很容易就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有了極大的提高。例如:在講解四年級上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時,教師可拋開一般的講解方式,先將故事陳述出來,最后再點出這是周總理小時候的故事,看似簡單的改變卻直接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記憶和學習效率。
二、端正教師自身教學態度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學生學習的模范。教師不僅要在學科學習中給予學生指導幫助,而且講解態度非常重要。往往學生在沒有接觸到課本知識時最先接觸的就是學科老師,老師對學生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老師的一句鼓勵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教師要相信每個學生都可以學好語文課程,不能因為學生理解慢、反應慢而蔑視學生,進而出言譏諷,這會讓學生失去信心,長此以往學生會對老師產生厭惡感,也會對語文產生厭惡感,哪怕有再好的根基也會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如果老師能積極鼓勵學生,并在課堂上端正自身教學態度,哪怕是對語文毫無興趣的學生也會不斷增強學習興趣。
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底蘊與課前精心準備
任課老師要在符合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準備提問問題,問題的難度要適中,不能過難,也不能過于簡單,過難會讓學生手足無措,導致課堂氣氛沉悶;過于簡單,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再重視語文課堂。同時教師要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要做到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引出一個故事或者一段資料,讓學生樂在其中,讓學生興趣大增。也只有教師豐富了自身專業知識的儲備,才能在課堂上結合教材給學生提出開放性的問題,進而創造出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例如,在講解五年級下冊《絲綢之路》一課時,教師如果有充分的地理知識與歷史知識,就可以給學生灌輸一些簡單的地理知識與歷史知識,這樣會加深學生對絲綢之路的印象,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以上是我就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出的一些想法,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的重中之重,為了讓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這個階段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教育,因為語文不僅僅是教授漢語知識,更是教為人處世的方法,對學生有著深遠持久的影響。相信通過我的拋磚引玉,能讓更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在語文教學中得到更多啟迪,讓所有的語文教育工作者為祖國花朵的明天奮斗!
參考文獻:
[1]德吉央宗.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科學導報,2014.
[2]蔡克元.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的教學效率[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