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花一
班干部是班級的核心力量,培養班干部不僅能減輕老師的工作負擔,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那么小學班主任老師該如何培養班干部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正確定位,生生平等
遏制官迷現象。很多時候,不管是“兩道杠”還是“紅袖標”都被家長和學生理解為炫耀的資本。當上班干部就意味著有了管制其他同學的特權,這首先是班主任應該幫助學生轉變錯誤觀念。相反的,班干部是為班級同學“服務”的,更深層次地,我們應該提高思想,從培養“服務型”班干部轉向培養“發展型”“創新型”“自主型”班干部。也就是說應該摒棄偏愛“唯命是從”的班干部,提倡培養班干部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當班干部面對復雜多變的環境,要學會獨立想出適宜的解決方法,鍛煉自身自主的管理能力。
班干部不是“好學生”“乖學生”專屬。在選拔和培養中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小學生,特別是低年段的學生,面臨著自我管理能力差、責任心弱、情緒易變等多種問題,班主任老師要考慮到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不要剝奪每一個“想當將軍”的“士兵”的美好愿望。在選拔班干部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民主選拔,機會面前人人平等。
二、放手發揮,培養成就感
班主任老師要大膽放手,給予班干部更多鍛煉的空間。如,組織排隊、安排演講比賽適宜、開一節班會課等,完全可以放手讓班干部去進行組織。班主任充分信任學生,不但能讓學會增強信心,更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工作責任的重大,激發其責任心,更加盡心地開展工作。
和解開一道數學難題一樣,當整個班會事宜有條不紊地進行時,小干部的心中也會感受到一種成就感,其對工作的熱情也會隨之而升。
三、幫助樹立威信
一個班干部只有樹立起威信,才能得到班級同學的支持,從而有效地開展工作。
首先,班主任老師應讓班干部成為班級學生學習的榜樣。讓班干部明白,只有自己做到自律、自主、刻苦學習,才能在同學當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其次,老師應該了解每個班干部的長處,在交給其任務時,既要有一定的難度,又要讓其利用自身的優點出色地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時,當眾進行表揚,提高班干部在同學心中的高大形象。
再次,要教育班干部在生活中寬以待人、樂于助人,在勞動中勇挑重擔,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同學的信任和支持。
四、耐心培養,注重方法的傳授
誰都不是天生的管理者,特別是對于小學階段新上任的班干部,有的只是一股子干勁,對工作卻沒有良好的方法,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在工作方法上給予耐心的指導。
首先,明確分工。選出班干部后立即召開班干部會議,讓班干部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也同時向全班同學告之每個班干部的職責范圍。
其次,抓好“第一次”。第一次檢查值日工作、第一次組織晨讀、第一次分收作業本、第一次組織去體育館看電影等等,老師都要注意言傳身教,給予班干部實用的、易于操作的工作方法的示范,讓小干部對自己的工作抓得著方向,也能合理地實施。
再次,給予及時的表揚,經常留心小干部如何開展工作,對于合理的方法給予及時的表揚。這樣,不僅提高了工作熱情,還能激發班主任在工作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總之,小學班主任對班干部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多一些耐心、愛心和方法上的指導,讓班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最終使班級走向最優化。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