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秀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一、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記憶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關鍵。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教師更應該注意學會引導。那么如何調動學生的興趣呢?首先,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容易受影響,利用一些活潑的課題比賽、我畫你猜等小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熱情。這樣,通過學習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讓學生更樂于識字,主動去學習。
二、拓寬識字環(huán)境,教學課堂無限延伸
識字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有限的空間,而應該利用有利的空間。在學生的生活中其實有更為廣闊的識字空間。我們可利用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來教學生識字。學生喜歡這些卡通人物,對于這些字也更加親近。比如卡通片的名稱,卡通形象的名稱,這些學生往往都是反復地觀看,印象深刻。學生能夠通過不斷地看加深記憶,進而以此為中心進行擴展,提高學習的熱情。
其次,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學校,是學生學習成長成才最重要的場所。在校園里,經常讓學生熟悉的“表揚欄”“宣傳欄”“光榮榜”等等。營造書香環(huán)境,享受知識環(huán)境的無限樂趣,同時在班級里開展各種知識競賽。每周、月、期開展各種“識字明星”“識字天才”等評比活動,并給予精神或者特質獎勵,來激起學生識字的渴望和濃厚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自覺識字的習慣。
三、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
現(xiàn)代教學中,多種多樣的科技能有效提高教學水平。我們的漢子是象形字,很多漢字本身的變化發(fā)展都是一段故事。學生對于抽象的字不好理解,如果從漢字變形過程入手,可以方便學生的理解和記憶。特別是一些常接觸的生活用字。在這個過程中,就像講故事一樣,把這個漢字的發(fā)展過程表現(xiàn)出來,特別是通過圖畫和漢字結合教學,能夠加深學生的感官刺激,讓學生更快更準地記住。多媒體教學,能夠更直觀地展現(xiàn)知識,不需要學生根據老師的敘述去還原思考,只簡化了思維過程,加深了記憶過程,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給字配“畫”,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老師需要把這些抽象的漢字具體化、形象化。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發(fā)揮想象,根據漢字來配合圖畫,進行圖文聯(lián)想,這樣讓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記憶。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逐漸教會學生使用各種工具,能夠自己解決問題,讓學生習慣不認識的字查字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漢字是我們的母語,生活中無處不在。教師可以推薦學生觀看識字類的綜藝節(jié)目,大家比比,看看誰認識的漢字多。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教師需努力創(chuàng)設真實、生動、有趣的識字學習環(huán)境,尊重學生的學習天性,激發(fā)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和自主識字的需求,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的過程中掌握漢字,注重教給學生識字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掌握漢字的規(guī)律和方法。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