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紅麗邢臺現代職業學校
如花的年齡應該結出燦爛的果實
——探索中職生生涯規劃、就業服務體系建設
翟紅麗
邢臺現代職業學校
中職在各類學校中一直扮演著“雞肋”的角色,這個不痛不癢的角色確實讓很多學生面臨就業時很為難,高不成低不就。因此在求學期間生涯規劃顯得格外重要。為了讓自己走出校門能夠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標擇業,必須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學校應該為社會培養適合社會的優秀人才,不單是知識體系上的教授,更加是與社會切合、接軌的鋪墊。對于一個成功的學校來說,就業服務體系的建設與完善,都是一項必須完成的工作,同時也是這個學校知名度提升最切合實際的要求,更是對學生負責的表現。
就業;生涯規劃;就業服務體系建設;負責
我們都知道,中職生大多是來自初中畢業和社會閑散學生,起點和素養可以說很讓人頭痛。不論從知識的掌握還是從對未來的憧憬都會有那么一點點畸形,這是我們從事中職教育的教師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實。盡管教育部出臺的各種政策讓我們覺得看到了中職教育光明的前景,面對不得不承認的現狀,我還是對中職教育充滿著擔憂。這樣一個人群的聚集,如果不能按初衷目的進行教育,很可能培養出來的會是社會的一個個不安定因素。如果是這樣,投入中職教育的代價就太昂貴了。
我們的學生一旦畢業邁出校門,進入社會尋找工作,立刻覺得冷壁四起。在一個又一個的招聘會上,總能看到關于學歷要求的信息,大多為“大專以上學歷”。如果降低要求,去到那些學歷不限的崗位,又覺得待遇實在太低,很難做得長久。當再次面臨新工作時,又缺乏相應的工作經驗,還是會一頭霧水。其實企業招聘的初衷是尋找到性價比更高的人群,學歷固然重要,但能力更加能說明問題。正因為在中職階段,我們并沒有做好市場調查,才會導致與社會的脫節,才致使了我們的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結果。
我認為,在對中職生的教育上,如果我們多一些實際的東西,多一些讓學生感興趣的專業,多一些學生關注的事情,我想,學生們將會很愿意主動去學習,也少了我們一些專職人員為了學生的紀律天天的盯班蹲點,煞費心思了。
我們的學生經常會出現好高騖遠的情況,他們可能會認為一份好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自己有一個好的家庭背景,有一個好的就業機會,而忽略了自己在求職中的作用。每一個人對于自己的未來本來就有著千變萬化的夢想,從出生到學生時代再到畢業,這個夢想總會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遷而改變,或者方向變了,或者深度變了,總之不會一成不變。但中職生這個特殊的人群,在家庭里受到父母的關愛本就少于其他的人群,進入學校后,又不能被公平的個體化的對待,于是對于夢想這個東西就越來越模糊,甚至被問及夢想時會說“我沒有夢想,夢想是什么東西”。這樣的學生真的是屢見不鮮。對于這樣的答案,我相信每一個聽到的人都會很心痛。
面對18歲花樣般的中職生,作為教師應該能夠認識到他們的不成熟,更要幫助他們去樹立一個合理的職業夢想,而不是對于天天沉迷在游戲世界的默默無聞,這真是應了一句話“教師是一份良心活”。我們不僅要幫助他們制定計劃,更要幫助他們制定屬于他們自己的個性化的職業計劃,這才能最大程度上滿足差異化要求。
(一)幫助學生認清自我能力
很多學生從進到中職院校開始就對自己有了一個定位,那就是不愛學習、不用學習。其實這樣的定位非常普遍,原因在于,中職學生大多是中考失利的學生,在學習和成績面前本就自卑很多,加上學習環境的松散,教學方面的不合理,使得學生自己就很懈怠。這樣就導致了學生沒有什么自我認知能力,他沒有自信去對自己進行評價,更加對于職業沒有方向。我們應該做的是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學習上不占優勢,總會有其他方面技高一籌。例如,我們中職的學生多才多藝,唱歌、跳舞、樂器、課外活動的組織這些方面都高于中規中矩的高中生。我們要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幫助他們建立一種信念,那就是只要努力,哪個方面都會給自己帶來機會。
(二)目標制定要合理
一旦學生對自己有了信心,那就不怕他不努力。往往很多事情都是因為信心才有了發展的方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同時也要在此基礎之上,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合理的目標,不能好高騖遠,不能期待能夠一步就邁進社會精英的行列,要認清自己的差距,畢竟在基礎理論知識上,中職生是差了一些。目前,中職生普遍存在著一些職業心理,例如依賴、自卑、職業心理定式、勉強等心理問題。作為教師,我們就要一一去應對這些心理問題,及時讓學生克服這些心理,有一個正確的職業規劃。
我們的社會已經從工業1.0時代逐步邁進了工業5.0的時代,這個時代的變化對于職位的要求更是提出了不一樣的要求。以前人多是優,現如今高科技的東西層出不窮,3D打印機、無人駕駛機、人工智能等的出現已經向世界宣告社會不再需要那么那么多的職位,而對職業素養卻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多學生擔心的就是一畢業就失業,對自己學的東西沒有信心。而且大多企業要求學生有經驗,這可難煞了我們的學生。因此我認為,在學生求學期間,學校為其提供一定時段的實習生活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要根據學生自己各自不同的需求和意愿來安排,充分考慮學生的切實需求,真正做到人性化辦學。
走向成功的人都是善于規劃自己職業路徑的人。就像去一個地方旅游,如果事先看了一些攻略,那將會為旅游之旅帶來很大的便利,也更加能夠去享受出行。魚是游動的,機會也是在變化的,我們的學生要學會從不同的方位去尋找大魚,并能夠在合適的機會撒下魚餌,這樣才有可能滿載而歸。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需要真誠,我們只有讓學生信任我們,他們才會按照我們預期的目標邁進。作為教師,為社會培養有用人才,無論到何時都是我們的使命。而中職教師又更加擔任一種特殊的責任,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能夠讓我們的學生有一個讓他們自豪的未來!畢竟如花的年齡應該結出燦爛的果實!
[1]成才與就業,2005年第5期
[2](韓)尹永敦著,金成童譯.職場韓國語閱讀叢書—職業規劃.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3](美)雷恩·吉爾森著.選對池塘釣大魚.機械工業出版
[4](美)白金漢等著,方曉光譯.現在發現你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