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麗紅內蒙古包頭市北重二中
新課改指導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
郝麗紅
內蒙古包頭市北重二中
中學階段是我國青少年塑造正確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提升個人內在品質和政治覺悟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的校園政治課程對于學生日后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在新課改的指導下,教師要通過有效改革提升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
新課改;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
目前的初中校園里,受困于傳統應試教育的局限性,使得政治課堂的教育并不樂觀,這也是我們初中政治課老師現階段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教育部下發的新課標改革活動正在全國熱火朝天的推行,這也正是我們對初中政治課堂進行改革的良機,結合新課標提出的全新教學理念和我們長期的工作教學經驗,特寫此文提出我對初中政治課堂改革優化的幾點建議。
初中階段的政治課,受困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教學環境的限制,必然的成為了一門理論性很強的文科課程,需要背誦記憶的內容并不少,所以在以前的教學模式中大量的老師為了省事,會強迫學生進行死板的機械式背誦行為,這樣死記硬背的教學活動不僅僅會讓學生對于課程產生抵觸心理,而且即使學生背誦下了大段的課程內容,也是毫無意義的,久而久之學生在沒有學以致用,與實踐相映照的的前提下,也會逐漸的遺忘。所以我們目前的大多數老師通用的教學模式并不可取,亟需我們對其進行改革,用更好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主動的去接受課程的內容,并自發的對課程傳授的知識進行深入思考。
值得強調的是,初中階段的學術雖然認知能力尚且欠缺,但是已經可以對新聞聯播等一些新聞媒體的內容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了,他們可以對一些社會的實時事件、政治活動產生興趣并對其產生自己的看法。我們應當充分利用這一點,在課程的教學中應當利用實時的新聞事件去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是局限于課本上沉悶死板的教條。給學生介紹當前世界各地發生的跟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新聞,讓他們從正確的角度了解相關事件的內容,并且鼓勵他們在課堂上暢所欲言,發表自己對于事件的看法,在主動的思考和交流中更好的灌輸教學內容。
而且對于成績較差的那些學生,老師更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在課堂上要更加注意去鼓勵這部分學生積極提問或者回答問題,要在學生團體中對其大力鼓舞和表揚,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同時在課下也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搞清楚學生成績落后的原因,對癥下藥,對那些落后的同學采取針對性的幫助,盡可能最高效的提升他們的政治課程學習成績,以及更為重要的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任何學生只要有了足夠的學習積極性,都可以很好的學習任何課程內容,而不需要老師的被動督促和引導。
我國自古以來形成的傳統教學理念里,一直將老師當作教學活動的主導中心,教師掌控教學活動的一切,學生沒有任何主動的權利,甚至不允許有主動的思想。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由老師在事先規定好的教學大綱的要求下,由個人主觀意志推動下制定完成的。學生不能對自己即將要接受的課程有任何的個人意見,只能被動接受。而新課標提出的新型理念已經將這種思考徹底的摒棄,要求老師必須充分的認識到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的意志和思想應當得到相應的尊重,學生的意見也要成為老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考。老師將學生的思想當作與自己同等的主體進行對待,這不僅僅是為了加強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師生關系,讓老師和學生之間更加親密,他們可以相互了解、相互傾聽,甚至可以成為一輩子的良師益友。而這又正好可以加強老師的教學活動的效果,因為當師生關系親密無間時,整個課堂就可以極好的保持一種愉快輕松的氣氛,師生雙方都會極為享受這種良好的氛圍下更為高效的進行教學活動。
還有需要思考的是,學生們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所以不同的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他們的學習能力、心理素質和興趣傾向都有不同的特質。教學中也應當充分的考慮這一點,而不是在課堂上進行統一的同一標準的教學,老師要將學生按照其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進行層次劃分,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用的教學方案,因材施教才能達到最高的學習效率。
初中時期正好應對青少年的人生發展重要時期,這個階段的青少年不僅僅是生理上迅速的生長,心理上也出于高速的塑造時期,所以初中的政治課程在這個時期對于學生的心理成長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深遠的。政治課程可以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成長道路,使得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得到正確的塑造。所以初中的政治課程教學中,老師的教學活動應適當的結合實踐教學形式,把課題教學內容與實時的社會活動和國際事件緊密聯系,不僅僅是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促使他們對于社會的認知不會偏離正確的航道。
政治教學活動有很強的實時性和社會性,教學的內容充斥在社會百態中,所以老師需要借用大量的實時事件,將其使用在教學活動中。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獲取信息的渠道已經不再局限于電視或者紙媒,網絡媒介成為了強力數倍的信息渠道,網絡是我們出于信息爆炸時代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的政治教學活動既然需要大量的實時資料作為補充參考,那么網絡便成為了最好的教學渠道。而且新時代的學生可以說是伴隨著網絡出生的,他們從小開始就在網絡上進行各種社交和娛樂活動,網絡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他們的信息來源,他們也在潛意識下會很容易對網絡上稂莠不齊的信息產生不正確的偏聽偏信。所以老師借用網絡來源進行信息籌備,也是為了讓學生正確的去認識網絡。
[1]廖建華.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未來英才,2016,(17):109
[2]王以朋.探索新時期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新舉措[J].快樂閱讀(下旬刊),2012,(12):3
[3]吳曉娟.時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4):75-75
郝麗紅(1983-)女,內蒙古包頭人,內蒙古包頭北重二中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