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莉 顧敏靜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江蘇 蘇州 215006)
?
營養風險對喉癌患者生活質量及術后并發癥的影響
陸莉顧敏靜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江蘇蘇州215006)
摘要〔〕目的探討營養風險對喉癌患者生活質量及術后并發癥的影響。方法選擇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該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收治的首次行手術治療的喉癌患者80例,采用營養風險篩查2002(NRS 2002)篩查出有營養風險患者,通過歐洲研究與治療組織生活質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評估有、無營養風險患者的生活質量差異,記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有營養風險的患者65例(81.25%),男性居多;其各項功能評分和整體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低于無營養風險患者,有營養風險患者的癥狀量表中各項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無營養風險患者(均P<0.05)。另外,有營養風險患者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64.62%,明顯高于無營養風險患者的21.43%(P<0.05)。結論喉部切除術后的喉癌患者中存在營養風險的患者所占比例較高,營養風險可以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引發術后并發癥。
關鍵詞〔〕營養風險;喉癌;生活質量
第一作者:陸莉(1970-),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方面的研究。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于喉黏膜上皮組織,多為男性中老年患者,常見病理類型為鱗狀細胞癌〔1〕,臨床主要癥狀為聲嘶、咳嗽、呼吸或吞咽困難等〔2〕。目前治療喉癌的主要方式是手術治療,術后患者的吞咽功能受到損傷,影響正常飲食,同時營養因素流失,容易造成營養物質代謝障礙,出現營養風險,導致抵抗力下降,影響手術的效果及預后〔3〕。臨床上營養風險篩查首選由歐洲腸外腸內營養學會(ESPEN)制訂的營養風險篩查2002(NRS 2002)〔4〕。由于喉部的特殊位置,人們越來越關注喉癌患者的生存質量,已經成為衡量頭頸部腫瘤手術療效的重要標準之一〔5〕。本文通過對喉癌患者的營養風險篩查,探索營養風險對于喉癌患者生活質量和術后并發癥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自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收治的首次行手術治療喉癌患者80例,男77例,女3例;年齡36~79〔平均(57.38±3.21)〕歲;年齡分布:<60歲32例,≥60歲48例;疾病類型:聲門上癌28例,聲門癌22例,聲門下癌30例;根據國際抗癌協會(UICC)TNM分類標準(2002)〔6〕:Ⅰ期20例,Ⅱ期25例,Ⅲ期21例,Ⅳ期14例;手術方式:喉癌全切術35例,喉癌次全切術45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經病理確診為喉癌患者;②患者無精神疾病,認知正常;③首次患喉癌,并行手術患者;④患者及其家屬均簽訂手術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完整;②合并患有其他重大疾??;③心、肝、腎等重大臟器受損;④患有代謝性疾病;⑤住院后出現發熱、肺部感染等疾病;⑥非手術患者。
1.2一般資料收集入院后,由專業的醫護人員記錄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患病類型、TNM分期等,同時記錄患者的飲食情況和住院期間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3評價標準營養風險采用NRS 2002評估,NRS中分為三部分:疾病嚴重程度評分(0~3分),營養狀況評分(0~3分),年齡評分(年齡≥70歲加1分),總分為0~7分,總分≥3分判定患者存在營養風險。
生活質量評估采用歐洲研究與治療組織生活質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7〕,分為6個單項項目、5個功能量表、3個癥狀量表及1個整體生活質量量表,5個功能量表包括軀體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及社會功能,將每一項等級分轉化成百分制,功能量表中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癥狀領域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差。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結果
2.1喉癌患者術后發生營養風險情況在80例患者中,NRS 2002評分≥3分(即存在營養風險)的患者65例,占81.25%,其中男性63例,女性2例。
2.2營養風險與生活質量之間的關系有營養風險患者的各項功能評分和整體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低于無營養風險患者,有營養風險患者的癥狀量表中各項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無營養風險患者(P<0.05);而有營養風險患者的各單項項目評分與無營養風險患者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項目無營養風險有營養風險t值P值功能量表軀體功能87.32±9.3572.57±8.934.2310.043角色功能76.15±7.3864.41±7.345.4950.022認知功能83.17±9.0372.14±8.816.7260.017情緒功能77.48±8.1776.45±7.748.5950.004社會功能69.47±6.4658.47±8.434.7460.038單項項目氣促80.34±9.2179.58±6.230.7980.145失眠67.34±8.1266.21±7.240.6570.232食欲喪失75.23±9.3375.35±8.230.2190.441便秘76.48±8.0173.16±9.320.1430.515腹瀉72.43±10.3573.32±8.130.6210.216經濟困難68.37±8.7166.45±9.340.1560.514癥狀量表疲倦24.48±4.3237.47±8.434.2310.043惡心嘔吐45.27±1.1356.43±1.027.3220.011疼痛18.35±4.3224.45±3.247.1760.013整體生活質量70.43±8.1144.23±7.325.2130.026
2.3營養風險與并發癥發生率之間的關系80例患者中術后并發癥類型有肺部感染、咽瘺、出血、切口感染、臟器功能不全及其他類型。有營養風險患者的總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高于無營養風險患者,同時并發癥類型的發生率顯著高于無營養風險患者(P<0.05)。見表2。
表2營養風險與并發癥發生率之間的關系〔n(%)〕

并發癥無營養風險有營養風險χ2值P值肺部感染1(3.57)8(12.31)4.8520.033咽瘺1(3.57)7(10.77)5.1750.025出血1(3.57)7(10.77)6.6730.019切口感染1(3.57)6(9.23)5.5030.021臟器功能不全0(0.00)7(10.77)4.9880.032其他0(0.00)7(10.77)4.2310.043
3討論
喉癌患者進行喉部切除手術后,吞咽功能下降,長期不能正常飲食,導致營養不足,進而會影響機體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加術后的并發癥及死亡率,影響預后〔6〕。另外,喉癌切除手術患者均需行氣管切開術,氣道與空氣直接接觸,由于缺少鼻腔對吸入空氣的濕潤清潔作用,增加了患者感染的機會,進一步提高并發癥的發生率,兩者結合起來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8〕。
本研究結果發現存在營養風險的患者達81.25%,且發病人群大多為中老年男性,其可能的原因是中老年男性對營養攝取率下降,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且自身抵抗力下降,長期吸煙、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又可能是營養風險的又一重要誘因〔9〕。研究中發現營養風險會降低喉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析原因:①喉癌患者行切除手術后,破壞了呼吸道的完整性,正常的發音功能及生理性通氣功能下降,引起患者的軀體功能下降〔7〕,同時,有營養風險患者的各項功能下降更明顯,導致軀體功能的評分顯著低于無營養風險患者;②喉癌患者術后發音功能受損,有營養風險患者的恢復時間更長,長期不能與周圍人群進行正常溝通,心理上產生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同時不能正常攝取食物,因此導致有營養風險喉癌患者的角色功能、認知功能及情緒功能評分均明顯低于無營養風險患者〔10〕;③喉癌患者術后勞動能力下降,停止工作后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加之營養風險會增加經濟負擔,還會出現機體功能紊亂等癥狀,進一步導致有營養風險患者的社會功能及整體生活質量評分下降〔11〕;④術后存在營養風險的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需要接受營養支持,一般采用經鼻胃管灌注流質食物〔3〕,長此以往會加重喉癌患者的臨床癥狀,導致癥狀量表評分下降,出現疲倦、惡心嘔吐及疼痛。
喉癌患者術后出現肺部感染主要是因為氣道與空氣直接接觸造成的,另外術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由于不能用力咳嗽,不能及時清除分泌物,而有營養風險的患者在進食時會導致食物誤入氣管內,增加肺部感染的概率〔1〕?;颊咝g前放療會損傷腫瘤附近的毛細淋巴管及毛細血管,微循環發生障礙,造成切口感染,形成咽瘺,有研究〔12〕證明營養風險會提高咽瘺的發生率。另外,存在營養風險患者對于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取率下降,導致術后切口不能及時恢復,容易造成出血以及切口感染,同時不能及時將攝取的營養物質支持臟器的正常運行,導致臟器功能下降。為了避免臨床上喉部切除術后喉癌患者出現營養風險,需密切觀察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及不良反應,同時給予患者營養液,滴注時控制營養液的滴加速度,防止出現營養液誤吸或反流,營養液的溫度保證在38℃~40℃,營養液輸入結束后要清洗相關設備,避免出現感染。
參考文獻4
1呂丹雨,周佳青.喉癌患者生存質量研究進展〔J〕.現代腫瘤醫學,2013;21(8):1869-72.
2楊艷艷,邱服斌.腸內營養支持對喉癌術后患者臨床結局的影響〔J〕.現代養生,2015;(12):81.
3左麗,黃抗美,陶莉,等.腫瘤??漆t院惡性腫瘤院內感染123例臨床分析〔J〕.實用腫瘤雜志,2012;27(1):83-5.
4陶勝茹,黃潔微,鄧秀蘭,等.營養風險對呼吸內科住院患者臨床結局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5;36(1):166-7.
5湯瑋晶,陶磊.喉癌患者術后生存質量的研究進展〔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4;14(2):124-6.
6王洪偉,張修石,周洋,等.MRI在喉癌術前分期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2):265-9.
7曲學華,馬肖男,李麗,等.喉癌全喉切除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調查及護理對策〔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7):1353-5.
8李平.喉癌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6):361-2.
9Jayalekshmi PA,Nandakumar A,Akiba S,etal.Associations of tobacco use and alcohol drinking with laryngeal and hypopharyngeal cancer risks among men in Karunagappally,Kerala,India-Karunagappally cohort study〔J〕.PLoS One,2013;8(8):e73716.
10胡麗莖,吳潔麗,陳新林,等.圍手術期喉癌患者營養風險與生存質量的調查研究〔J〕.現代臨床護理,2014;13(7):1-4.
11陳玲.喉癌術后患者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腫瘤雜志,2013;28(6):615-8.
12Erdag MA,Arslanoglu S,Onal K,etal.Pharyngocutaneous fistula following total laryngectomy: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13;270(1):173-9.
〔2015-09-11修回〕
(編輯袁左鳴)
中圖分類號〔〕R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4-7142-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4.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