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越(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放射科,河南 南陽 473000)
?
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放射診斷分析
高 越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放射科,河南 南陽 473000)
【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放射診斷效果。方法 120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三組,分別是胸片組、鋇餐組、CT組,給予了不同的放射診斷方法。結果 鋇餐組和CT組的陽性診斷率均明顯高于胸片組(P<0.05);鋇餐組和CT組的陽性診斷率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選擇合適的放射診斷方法,可以提高臨床診斷效果。
【關鍵詞】老年;食管裂孔疝;放射診斷
食管裂孔疝主要是因為胃囊通過隔食管裂孔進入胸腔而引發的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嘔吐、疼痛甚至出血等。而老年性食管裂孔疝不易察覺,臨床表現比較隱匿,經常被忽視甚至誤診[1]。我院采用放射診斷方法,以確保患者病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中選擇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20例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將其劃分為三組,分別是胸片組、鋇餐組、CT組,每組40例。胸片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在62~81歲,平均75.5歲,病程為1~8年,平均4.5年;鋇餐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在60~82歲,平均73.5歲,病程為1~9年,平均4.7年;CT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在64~82歲,平均74.5歲,病程為1~8年,平均4.2年。三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臨床表現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三組患者給予了不同的放射診斷方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①胸片組:幫助患者選擇正坐位姿勢,然后借助X線儀器對患者胸部進行常規照射;②鋇餐組:為了更準確的了解和掌握胃黏膜的特征,需要幫助患者不斷變化體位,需要的時候也可以讓患者進行腹部加壓或者深呼吸等以保證對疝囊的形態變化有個清楚的認識。對于可滑動型食管裂孔疝患者一般選擇仰臥頭低足高的姿勢,這樣可以使鋇劑充分的進入胃內。與此同時,體位的不間斷改變還可以使鋇劑充分運動,通過重力原理使鋇餐流至食管下段,從而提高疝囊查找的成功率;③CT組:CT機選擇的是SIEMENS型螺旋CT機進行檢查,其層厚為(5±0.02)~(10±0.02)mm、矩陣為512×512、電流為78 mA、電壓為100 kV、時間為3.2 s,然后對患者胸部進行平掃,掃描范圍是從肺尖到肺底。
1.3 觀察指標:①觀察患者立位姿勢下,可以在疝囊下邊緣發現環狀狹窄現象。②食管連接區域出現的異常表現:大部分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反流性食管潰瘍與食管炎,炎癥比較輕的患者也會伴隨黏膜內不均勻潰瘍、食管下段痙攣收縮等癥狀,炎癥比較重的患者會伴隨食管下段管腔狹窄、息肉樣變及食管黏膜皺襞增粗等現象。
1.4 統計學方法:數據均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與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如果P<0.05,則說明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胸片組陽性13例,陽性診斷率32.5%;鋇餐組陽性40例,陽性診斷率100%;CT組陽性40例,陽性診斷率100%。鋇餐組和CT組檢查結果中陽性診斷率均明顯高于胸片組的陽性診斷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鋇餐組和CT組陽性診斷率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老年性食管裂孔疝屬于臨床老年群體中比較常見的疾病,其主要分為后天性疝囊與先天性疝囊兩大類,其中后天性疝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部分混著是由于外部損傷導致的。在老年群體中食管裂孔疝的發病率極高,主要是因為老年群體隨著年齡的增加,其生理、機制和免疫力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此外食管部位或胃內壓力增大也會導致食管裂孔疝的發生。老年群體生理因素的變化會對消化系統組織韌帶的松弛性產生影響,再加上機體受潰瘍、反酸、咳嗽、腹脹等因素的影響會導致腹部內壓力升高,誘導胃腔內部疝氣進入胸腔,從而提高了食管裂孔疝的發病率。臨床研究表明,老年性食管裂孔疝與機體駝背存在密切的聯系,其可能是因為駝背導致胸腔內部壓力增加,胸腔體積減小,從而增大了食管裂孔疝的發病率。
由于食管裂孔疝的臨床表現和機體變化不明顯,所以很容易出現漏診、誤診,同時部分醫務人員對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發病機制掌握不清楚,對病變無法給予準確的判定,從而造成誤診、漏診率比較高。本次研究發現,鋇餐組和CT組檢查結果中陽性診斷率均達到了100%,明顯高于胸片組的陽性診斷率(32.5%)。傳統的胸片檢查雖然可以有效提供食管裂孔疝患者的診斷率,但是由于病變一般在心臟的后面,而胸片對于該部位無法準確拍攝,導致一部分患者被誤診[2-3]。因此,為了提高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診斷率,我院又引進了鋇餐、CT放射性檢查,鋇餐檢查對患者的耐受力提出了相應的要求,部分老年人無法接受,所以在臨床上未能得到廣泛的應用。而CT檢查比較方便,對老年人的傷害小,同時檢測準確率比較高,因此成為目前診斷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常用放射方法。
綜上所述,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入院之后,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特點和身體承受能力來選擇合適的放射診斷方法,這樣以來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臨床診斷效果,而且還能為后期的治療提供借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涂麗霞.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放射診斷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 2014, 12(31):97-98.
[2] 李穎毅.30例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放射診斷體會[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4(5):146-147.
[3] 李林堂,李敏,馮智虹.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放射診斷探析[J].當代醫學,2014,20(29):100-101.
中圖分類號:R65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1-0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