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琪(吉林省人民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
護理干預在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田 琪
(吉林省人民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摘要】目的 分析護理干預在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對照組82例僅給與結腸癌手術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還給與包括術前、術中、術后等圍術期護理措施,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顯效50例(60.98%),總有效率91.47%,對照組顯效33例(40.25%),總有效率71.96%,觀察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針對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護理干預,能有效緩解患者負面心理,提升治療質量,改善護患關系,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結腸癌;圍手術期;效果分析
結腸癌是發生在結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早期表現為消化不良、腹脹,繼而出現腹痛、血便等。手術治療是臨床治療該病的主要方法,其對消除病灶,提高患者生存率意義重大。但在圍手術期的臨床護理工作不容忽視,合理、有效的結腸癌圍術期護理能顯著預防手術并發癥的發生并促進患者順利康復,是除治療外的另一重要環節。本文就護理干預在結腸癌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做一簡要分析。
1.1 一般資料:將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來我院行結腸癌手術的結腸癌患者164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82例,男45例,女37例,年齡31~78歲,平均(52.18±18.33)歲;對照組82例,男49例,女33例,年齡34~75歲,平均(50.01±17.67)歲。以上患者均經鏡檢、病理檢查確診為結腸癌,并接受手術治療。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別,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僅給與包括手術準備、生活護理、起居護理、觀察患者體征變化等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有針對性的圍術期護理措施,具體方法如下[1-2]。
1.2.1 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術前患者都會存在較大心理負擔,這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及治療恢復,因此護理人員要給與適當的心理護理,要用耐心、和善的語氣同患者交流,向患者詳細介紹疾病特點和可治療性,消除患者顧慮,使其積極配合治療。②腸道護理:在向患者詳細講述術前腸道護理重要性的同時,也要告知患者在術前進食流質、利用口服硫酸鎂將腸道內聚積的糞便排凈,同時術前3~5 d口服磺胺類抗生素,用以抑制霉菌生長。③術前戒煙:術前護理人員要告知有吸煙史的患者停止吸煙,鍛煉胸式呼吸、咳痰,用以防止肺部感染。
1.2.2 術中護理。①手術配合:護理人員在手術過程中要積極配合醫師手術,調整室內溫度、燈光,及時傳遞手術器械;在皮膚切開后,要協助醫師保護患者正常組織、器官,避免感染;同時,護理人員還要注意對破潰的腫瘤組織及時采取隔離措施,防止腫瘤細胞污染患者正常組織和器官,并做好腫瘤部位結扎、淋巴結清掃等。②縫合護理:護理人員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處理患者傷口,先將腹腔清洗干凈,然后利用滅菌器械將傷口縫合,敷料,避免污染。
1.2.3 術后護理。①體位護理:患者術后要先平臥6 h,待麻醉清醒后改半臥位6 h,利于腹腔引流。②切口、引流管護理:護理人員要定期觀察患者切口情況,重點關注有無滲血、滲液現象,并保證敷料干燥;也要保證引流管通暢,無擠壓、扭曲,時刻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及流量,若出現異常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③健康指導: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家屬定期對患者下肢進行按摩,并在患者恢復期幫助其下床活動,用以促進血液循環;護理人員還有囑患者在術后3 d再進食,并以半流質為主,15 d可正常進食,主要食用高蛋白、高營養、無刺激性食物。
1.3 護理效果判定標準:將本組護理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顯效:患者對護理滿意,且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疾病恢復良好;有效:患者對護理基本滿意,未出現不良反應或不良反應可控,疾病基本恢復;無效:患者對臨床護理不滿意,出現嚴重不良反應,需要繼續住院治療;將顯效率及有效率共計為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對兩組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用數據處理軟件SPSS20.0完成,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卡方檢驗(χ2),若P <0.05,表明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數據,對顯效率、無效率和總有效率進行卡方檢驗,得卡方值χ2=12.035,P=0.002,存在P<0.05,說明統計學處理后有顯著性差異。①觀察組:顯效50例(60.98%),有效25例(30.49%),無效7例(8.53%),總有效率91.47%。②對照組:顯效33例(40.25%),有效26例(31.71%),無效23例(28.04%),總有效率71.96%。
結腸癌是在胃腸道腫瘤中排在第三位的惡性腫瘤,在我國發病的較高,手術切除仍然是目前臨床治療結腸癌的主要方法。對于結腸癌患者的圍術期護理工作不容忽視,其對患者手術的順利進行及術后康復都具有重要意義[3]。圍術期護理主要包括術前、術中及術后護理。術前護理有助于幫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并對手術做好充足準備;術中護理使護理人員能夠及時、積極地配合醫師順利完成手術;而術后護理對于及時發現患者體征變化,協助患者恢復有重要作用,因此做好結腸癌圍術期的臨床護理對疾病的治療及康復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臨床上通過在結腸癌患者圍術期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收到理想效果,觀察組顯效50例(60.98%),有效25例(30.49%),無效7例(8.53%),總有效率91.47%,明顯高于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僅40.25%的顯效率,71.96%的總有效率。可見對結腸癌患者圍術期的護理措施有效,能顯著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幫助患者扭轉負面心理,促進疾病恢復,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唐樹銀,徐章虹,戴婷.結腸癌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今日健康,2015,14(8):214-214.
[2] 白云霞.探討對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護理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月刊,2014,13(9X):92.
[3] 程國玲.護理干預在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1,6(30):189-190.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1-02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