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贛西供電分公司 劉綺
淺論如何強化公司風險管控、提升依法治企效應——以電力企業為例
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贛西供電分公司 劉綺
隨著國家多層次、多角度監督體系的形成和政府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既要依法、依規,又要重視對風險的掌控,那么,如何做到這兩點呢?本文以電網企業為例,結合電網企業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國家電網公司就要求內部審計為依法從嚴治企和加強風險管控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近年來,電力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各類內外部審計檢查發現,仍存在內控制度建設力度不夠、內控機制未實現閉環管理等問題。因此,強化依法從嚴治企,降低企業經營管理風險有利于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依法治企 風險管控 審計
在每年內部審計計劃開始階段,企業應當將依法治企檢查納入審計工作重點,堅持以風險控制為導向,主動融入公司治理,加大依法治企力度,為改善和規范公司經營管理提供保證,同時,在具體實施依法治企的過程中,還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每年將開展依法治企綜合檢查作為獨立審計項目開展,同財務收支審計、經濟責任審計、預算執行情況審計列為常規審計項目。二是審計部門將依法治企綜合檢查列為周期性審計項目,計劃列入公司年度審計工作計劃,檢查對象涵蓋公司、縣供電公司以及多家企業,檢查內容側重各級領導和員工關注的風險點。三是制定依法治企綜合檢查計劃時充分考慮經營風險、管理需要和審計資源。四是安排依法治企綜合檢查,堅持以風險控制為導向,對經營風險較高的企業,以及經營管理的重要領域、重點項目、重大風險、大額資金、職工關注熱點等問題,優先實施依法治企檢查。
充分利用公司的審計人才庫,從公司相關部門、縣公司抽調有多年從事審計、財務、工程、營銷等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員,所屬7個縣公司的財務總監全部作為現場審計力量,充分整合審計資源參與現場審計工作,并將現場審計工作情況納入單位和個人考核。
堅持“注重實效”理念,以內部控制為核心開展依法治企檢查,重點關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分析風險發生的性質、變量,評估風險結果,圍繞“企業增值”的審計目標,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推進審計成果運用,促進企業再造經營管理流程實現持久增值。
依法治企綜合檢查以內部控制為基礎,以被檢查單位整體風險作為審計重點,突出風險評估,提出風險管理的對策,有效降低被檢查單位的風險。高度關注內部控制,提高公司運營效率。在依法治企綜合檢查中關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分析風險發生的性質、變量,評估風險的影響結果。檢查項目及其目標都與該單位內部控制緊密相關,促進被檢查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及運營管理。更新內審理念,鞏固依法治企綜合檢查轉型成果。審計人員不斷強化增值服務理念。審計人員關注于實現“內部審計使企業的價值增值”的目標。圍繞該目標實現價值增值,主要是要從完善和優化組織結構、再造經營流程等方面來實現持久的增值;提供價值信息,提供審計意見、咨詢建議和審計報告;推進價值信息的利用,組織相關部門和所有被檢查單位進行交流。通過實施依法治企綜合檢查的實踐和探索,贛西供電公司向價值增值型審計和管理審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以風險控制為導向實施依法治企檢查,并在“三重一大”、財務管理、營銷管理、工程管理、物資管理、職工薪酬與職務消費等方面,建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做好風險辨識、風險分析、風險評估及風險應對。
5.1 對風險進行辨識
查找經營管理中各個環節存在的風險點,并對風險進行描述,辨識出其風險及其特征后,再進行明確的定義并對風險實施分類,確定其發生的可能性。
5.2 對風險展開分析
主要可以采用風險坐標圖的描繪、開展綜合專業判斷、進行問卷調查、展開集體討論、聘請專家咨詢等,從風險策略的角度來對風險進行統一而集中的管理。
5.3 對風險開展評估
開展風險評估應首先對風險發生可能性的高低和對目標的影響程度進行評估,然后再根據評估的結果繪制風險坐標圖,對風險實施比較,從而確定對風險的管理順序以及策略。
5.4 對風險實施應對
不同檢查階段發現的風險應采用不同的策略,其一,檢查的過程中,要深入經營管理中的各個環節,與相關管理人員充分溝通、交流,并對存在的風險提出改進的措施和建議;其二,檢查結束以后,組織被檢查單位與檢查組進行交流,一起查找風險點產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而整改后的剩余風險水平應控制在被檢查單位可接受的范圍以內。
5.5 推進審計手段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
深化運用ERP業務審計系統和管控業務審計系統等審計信息系統,同時還要將審計信息系統與其他業務系統相互結合,實現對各個專業的數據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查詢與業務流程的追蹤,防范重大經營決策風險,提高依法治企的工作效率。
5.6 利用風險管理,提高依法治企的效能
一是要認真梳理,找出風險點。在供電企業中,管理風險點存在于生產經營管理中的各個環節,根據“崗位高風險,防范高等級,要求高標準”的原則,從經營管理環節到供電服務環節,從電價核定環節到電費減免環節,從營銷監控環節到經營評估環節,從抄核收管理環節到營銷稽查環節等,都要對照崗位職責、工作流程、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等來確定風險的環節,查找風險點,落實風險管理的責任。
二是建立經營管理的互動機制。比如,在營銷“五分離”的基礎上,暢通信息網絡,實現良性互動,形成“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問題,及時溝通信息,及時進行查處”的運轉機制,確保各職能部門在經營管理中實現辦事按程序、講規則,促進經營管理的規范,降低因信息不暢而導致的風險。
5.7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的監督體制
一是健全內部監督體制,健全完善“預警在事前,控制在事中,督察在事后,要考核要問責”的管理監督體系,突出對風險高發環節的專項監督,同時健全各部門、崗位、責任人之間的權力配置與相互監督制約的體制,防止問題與崗位、責任人之間的脫節;分解管理行為,細化管理責任,按業務系列和管理環節做到任務分解,責任到人;把握重點,強化檢查的經常化、制度化,及時糾正經營管理中的各種不當行為,每月開展自查,每季開展互查,每半年開展檢查,年底進行全面檢查,每月在布置工作學習會上通報、點評,每年年底進行一次全年經營管理考核總結;對一些重要的管理決策,管理審批項目、管理處罰、案件審理、減免費項目,堅持集體開展討論,集體進行量裁,強化對管理的審批、處罰權等的制約,筑牢管理防線。
二是完善和落實管理責任,簽訂責任狀,實施“主管人即是負責者”,對于確屬責任人的過錯,執行責任追究,根據過錯的程度,采取管理和組織措施,對影響輕微的過失,進行提醒;對人為因素導致產生的危害較大的開展誡勉談話,并限制時間進行整改;對人為因素導致且危害十分重大的,兌現處罰并對其通報,避免問題演化發展為違法違紀行為。嚴格實施“一票否決制”,切實把管理責任制落到實處。
三是推行管理的公開,將供電企業里的各項重大措施、熱點問題及時進行公告,做到審批的事項公開,減免的電費公開,內部控制是流程、規章制度以及監督途徑的公開,強化各個部門和節點之間的監督和協調,努力加強電力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
持續開展的依法治企檢查工作,揭示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風險,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要求被審單位以點帶面、積極整改,同時以依法治企為契機,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優化業務流程,才能更好地規范企業內部管理,堵住經營管理漏洞,以有效控制企業風險。
[1] 劉海燕.“依法治企”對于企業管理的重要性[EB/OL].人民網,2014-12-23.
[2] 熊新華.供電企業依法治企與全面法律風險管理[J].能源技術經濟,2011(02).
[3] 周英,夏智華.經營風險管控[M].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
F272
A
2096-0298(2016)10(c)-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