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巴彥淖爾市委黨校 楊慧
河套學院 魯聿倫
巴彥淖爾市產業轉型升級問題淺析
中共巴彥淖爾市委黨校 楊慧
河套學院 魯聿倫
“十三五”既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巴彥淖爾市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決勝階段。近幾年來,巴彥淖爾市按照“一產做精、二產做強、三產做活”的發展思路,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產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三產進入了一個增速平穩、結構優化、經濟和社會效益不斷提升的階段。本文通過介紹產業轉型升級的科學內涵及巴彥淖爾市產業經濟現狀,提出了巴彥淖爾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途徑,這對深入領會和貫徹“十三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推進巴彥淖爾市產業經濟水平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十三五 產業 轉型升級
1.1 產業的內涵
“產業”一詞在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理論研究領域有不盡相同的含義。產業經濟學把產業定義為:具有某種同類屬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經濟活動組成的集合或系統。簡而言之就是,生產物質產品的集合體,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等部門。
我國的產業劃分為三大類:第一產業為農業,包括農、林、牧、漁各業;第二產業為工業,包括采掘、制造、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和建筑各業;第三產業分流通和服務兩部分。
1.2 產業轉型升級的內涵
關于產業轉型升級的概念,理論界目前尚未形成一個比較權威和統一的定義。我國經濟學界認為:產業轉型就是指一國或地區在一定歷史時期內, 根據國際和國內環境, 通過特定的產業或財政金融政策,對其現有產業結構的各個方面進行調整。
產業升級表現為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產品質量的提高。
在巴彥淖爾市委二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上,第一次明確指出了轉型升級的概念:所謂轉型,就是要繼續做大做強工業,提高工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促進三次產業結構更趨合理、更加協調。所謂升級,就是進一步優化產業內部結構,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業層次。工業要由初級產品的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農牧業要由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轉變;服務業要由傳統產業向新型產業和新興業態發展。
總之,產業轉型升級作為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了產業在結構、組織及技術等多方面的轉型升級。一般來說,產業轉型主要是指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是指產業內部變動。
2.1 巴彥淖爾市產業經濟發展概況
巴彥淖爾市國土總面積6.44萬平方公里,現轄1區2縣4旗,聚居著蒙、漢、回、滿等20多個民族,總人口167.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1萬。巴彥淖爾市現有耕地1100萬畝,其中水澆地920萬畝,年引黃河水50億立方米,是傳統的農牧業大市,也是國家和自治區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201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87.4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65.6億元,同比增長4.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50.6億元,同比增長8.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71.2億元,同比增長7.1%。
改革開放以來,巴彥淖爾市致力于在經濟發展中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現在,產業構成形成新的格局。三次產業的比例由1978年的45.9:41.1:13.0,調整為2015年的18.7:50.8:30.5,2004年第二產業的比例超過第一產業,產業結構由改革開放初的“一二三”形成新的“二三一”格局。
2.2 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產業轉型升級是一個過程。我們在肯定成績的同時,還必須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雖然近幾年巴彥淖爾市經濟發展很快,但與全國、全區先進地區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經濟總量仍處于自治區中游偏下水平,特別是城鎮居民和牧民的收入相對較低。如果我們不盡快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不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不能保持跨越式發展的態勢,差距不但不會縮小,而且還會進一步拉大。
目前巴彥淖爾市工業總量不大、產業層次仍然偏低、產業類別以資源加工型為主、產品以初級產品為主等問題還十分突出。這些問題導致巴彥淖爾市整體經濟發展后勁不足。
巴彥淖爾市多年都是農業經濟在占主導地位,雖然近幾年產業結構出現了加快升級的趨勢,但總體上仍然是農業區和資源粗加工區的經濟結構。長期以來,我們的工業主要是依托資源和成本優勢,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產品主要資源加工型、初級產品為主,形成了高加工度、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競爭力的產品比重較低的產業結構,產業內部結構相對單一。其中影響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產業層次偏低,直接導致經濟發展后勁還不足。
以絨紡業為例,絨紡企業面臨最突出的問題是低小散,產業集中度不高,產品結構不合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快,巴彥淖爾市絨紡產業發展受資源和市場的雙重約束日益加重。維信、春雪、雙河等骨干企業雖然加快技術進步,已從粗加工進入深加工階段,但技術、設備和生產工藝落后、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不強的問題仍然制約著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3.1 加強領導,明晰發展思路
巴彥淖爾市加強組織領導,分行業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市長各抓一個行業和部門的工作格局。除了在全市“十三五”規劃中進行總體部署外,還編制完成了三產各自的發展規劃,例如在第三產業方面編制完成了《巴彥淖爾市“十三五”服務業發展規劃》、《巴彥淖爾市“十三五”物流發展專項規劃》、《巴彥淖爾市“十三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巴彥淖爾市“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巴彥淖爾市“十三五”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等一系列專項規劃。總的來說,形成了發展目標明確、優勢特色產業突出、行業協調推進的三產發展新格局。同時,為保障規劃目標落到實處,建立健全了規劃目標考核、監督和獎懲機制,加快推進規劃的組織實施。
3.2 集聚發展,突出市場調節
市場調節主要是指由供求變化引起價格漲落,調節生產力等資源在各個部門的分配,從而起到調節生產和流通的作用。企業的生產經營與市場直接聯系起來,能夠更加合理地進行資源在各部門配置,促進三產轉型升級。推動三產轉型升級發展,首要任務就是需要在資源配置上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作用,特別是需要培養大量對價格和競爭快速的生產者,通過他們的反應來推動市場經濟的繁榮和產業結構的自主性調整。
市場調節對于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調節商品供求。當某種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則上漲,這時商品的需求減少,供給增加;當某種商品供大于求時,價格下跌,引起需求量的增加和供給減少。其次是調節經濟資源在社會各部門、各地區和各企業間的分配。市場機制通過價格、稅率和利率等經濟參數誘導經濟資源流動,達到資源配置的優化。
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根據價值規律,需求決定供給。消費結構決定了生產結構,生產結構又決定了投資的結構。那么與各環節相對應地,通過市場調節產品結構合理化會帶來行業結構的合理化,最終會達到產業結構的合理化。
總之,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路,是同市場經濟運行方式相聯系的。所以,產業結構調整本質上還是一個經濟轉軌的問題,但從觀念上說,是從計劃經濟的觀念轉向市場經濟觀念的問題。
3.3 項目支撐,增強發展后勁
按照“引進一個,帶動一批”的思路,積極引進示范性、引領性強的大項目。為促進重點項目建設,該市加大了扶持力度,對企業在水、電、氣價格,土地使用及報批手續,專項資金扶持和使用等方面都給予明確的政策措施,加快推進納林湖生態旅游、五原比特大陸云計算、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園、臨河美洋洋冷鏈物流等大項目建設,增強服務業發展后勁。比如,引進的納林湖生態旅游區項目,帶動了周邊開發沙漠、低空飛行及自駕車營地等特色旅游,起到了帶動示范的作用。
3.4 創新工作,持續深化改革
堅持優化服務等改革,用現代發展理念改造傳統產業,加大對農牧業產業的服務力度。巴彥淖爾市肉羊產業綜合服務體系成功被自治區列為服務業改革創新試點,目前形成了肉羊良種繁育、飼草料供應、質量安全檢測和追溯、疫病防控、市場流通、質量標準化6大服務體系,推動了以巴美、富川、美洋洋、草原宏寶等企業為龍頭的肉羊產業蓬勃發展。2015年,全市牧業年度肉羊飼養量達到2139萬只,出欄1143萬只,繼續居全區首位。“巴美肉羊”成為國內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肉羊品種。
[1] 中國共產黨巴彥淖爾市委員會關于十三五規劃的建議[Z]. 2015.
[2] 金京.全球要素分工背景下的中國產業轉型升級[J].產業經濟,2013(11).
[3] 劉英基.走向新常態的新興經濟體產業轉型升級路徑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5).
F127
A
2096-0298(2016)10(c)-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