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福江
摘 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無論哪門學科,導入新課這個教學環節都是很重要的。成功的導入新課,能夠承上啟下,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緊緊抓住學生的心弦,把學生帶到愉快的情境之中。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能使科學課錦上添花、光輝昂然。因此,我在科學教學中運用談話導入法、游戲導入法、圖像導入法、故事導入法、情景導入法、問題導入法、實驗導入法。
關鍵詞:導入;激發;新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244-01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無論哪門學科,導入新課這個教學環節都是很重要的。我們教師每天每節課都在用,然而它所起的作用卻不同,成功的導入新課,能夠承上啟下,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緊緊抓住學生的心弦,把學生帶到愉快的情境之中。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能使科學課錦上添花、光輝昂然。因此,我在科學教學中運用興趣教學法導入新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談話導入法
教師通過與學生談話的方法來導入新課。這種方法比較自然,可解除學生一些不必要的顧慮和恐懼心理。例如:教學第三冊《春天》一課時,教師與學生談話;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你們知道春季有什么特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五課——春天。如學習《日食和月食》時,首先與學生交談,你們誰看過日食和月食?請說說當時的過程和情景。接著學生談論的話題,講解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又如《螞蟻》一課,課前檢查學生捉來的螞蟻,上課時教師與學生直接談話:你在什么地方發現的螞蟻窩?你捉了幾種螞蟻?在捉螞蟻時發現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在這節課里我們就共同來學習螞蟻的知識。這樣很快進入了對螞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的研究。
二、游戲導入法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科學學應正確利用這一點,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中,自行獲得知識,同時也使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以滿足。要使學生玩得開心,學得透徹,作為教師,首先有計劃、有目的地設計“玩”的情境,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第二冊《影子》時,讓學生首先在幻燈機的光柱上表演狗、兔、鷹、鶴等各種各樣的動物手影。教《太陽和方向》時,教師首先組織學生進行正確指出前、后、左、右的比賽游戲。又如《變色游戲》一課,教師先給學生變個戲法,邊做邊解說:“世界真奇妙,不做不知道,一做嚇一跳。”這樣,學生在愉快的樂趣中進入游戲,當學生看到自己親手配制上的各種各樣的顏色時,都感到無比喜悅。通過游戲自然而然地導入了新課。學生帶著濃厚的趣味性和主動性去學習內容,獲得的知識是最深刻,記得也是最扎實的。
三、圖像導入法
利用多媒體動畫片、幻燈片、掛圖等展示有關的自然物或自然現象,讓學生討因果或總結科學概念和道理。例如《小燈泡》時,先出示小臺燈掛圖讓學生觀察,了解小臺燈是用小燈泡、電池、電線等做成的。然后引導學生研究怎樣才能使這個小燈泡發光的科學問題。教《葉畫》時,教師出示各種各樣的葉畫,并問:你們想知道這些葉畫是怎樣制作的嗎?你想制作嗎?請跟我學。這樣通過美麗的畫面展示,點燃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導入新課。
四、故事導入法
兒童教育每每始于故事,好動、貪玩是兒童的天性。即使最頑皮的孩子,一聽說講故事,也會喜形于色,剎那間就會安靜下來。因此可抓住學生這一心理,注重語言上的藝術講究,將動物、植物擬人化來激發興趣。例如講《各種各樣的葉》時,可用講故事的方法進行教學,將樹葉擬人化,再通過對話,了解它的各自顏色、形狀、誰和誰相似等,使學生精力集中,掌握迅速。如教《船》一課時,可通過船的發明故事導入新課。讓學生了解從古到今船的發展和用途,可以使本課的教學豐富多彩,生動有趣。
五、情景導入法
可運用幻燈片、錄音機等圖文并茂的電化教學手段,創設一種教學情景,烘托、渲染氣氛,導人新課。如講《磁鐵》一課時,我用“宮門捉刺客”小故事開頭,導入新課,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例如:教《天氣》一課時,首先讓學生收聽錄音機報的天氣預報和臺風緊急預告,使學生聯想到天氣現象,從而進入研究新課之中。又如:教《聲音》一課時,讓學生閉眼靜聽教室內外的各種各樣的聲音,創造了樂學的情趣,增強了教學的感染力,使學生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以步入新課內容的探索。
六、問題導入法
有位名人說過:“文章開頭別具匠心、講究其落筆的藝術。”教學也是一種藝術,導入新課是教學藝術的一種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生動有趣的導入新課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和熱情。如《怎樣認識物體——空氣》一課,一上課,我端起一杯水問:杯里有什么?學生回答:杯里有水。我把水倒掉之后,把杯子擦干凈再問:杯里有什么?有的學生說:什么也沒有了。有的說:杯子里有空氣。我又追問:用什么方法可以證明杯子里有空氣?即轉入空氣占據空間,借助水來觀察空氣的存在等實驗,導入新課。又如:《地球引力》一課,先提出:你們知道地球是什么樣的嗎?它在轉嗎?這樣學生帶著疑問去探索知識,學習新課的興趣非常濃。
七、實驗導入法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生非常喜歡實驗課,特別愿意自己親手做實驗。因此,通過實驗引入新課,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趣味性,會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教《摩擦起電》時,我首先用布摩擦吹塑紙使它帶電,然后將吹塑紙按在黑板上,松開手,讓學生完整地看到吹塑紙吸在黑板上。這樣就可從一個簡單的實驗,導入了新課,激
發了學生探索其中的奧秘的原理。又如:講《燃燒是怎么回事》一課時,我先拿出幾只有氧氣的廣口瓶,由于這些物體在純氧中劇烈燃燒,發生色彩絢麗的火焰而使學生十分驚訝,好奇心油然而生,都想知道這里的奧秘。教師通過一個實驗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我認為在科學學科教學中,必須依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要求、課型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各自相適應的比較自然而又靈活的導入新課的方法,無論采用何種導入方法,導入要新穎、簡短、適宜、注重實際效果,絕不能流于表面形式,不能拖沓、冗長,以免影響新課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