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建寶

摘 要:弧長與扇形面積的內(nèi)容要點是計算。經(jīng)歷探索兩個計算公式的過程,體驗特殊—一般—特殊獲取新知識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力求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重視學習方法的引導,積累學生的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
關鍵詞:弧長與扇形面積;數(shù)學方法;教學實錄;教學評析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課標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二十四章·圓”第14課時。
【內(nèi)容分析】
圓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形之一,也是平面幾何中的基本圖形,其性質(zhì)(軸對稱、旋轉(zhuǎn)不變性)在生產(chǎn)、生活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它不僅在幾何中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以及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弧長與扇形面積”是在小學學過的圓周長、面積公式的基礎上推導得出。應用這些公式,就可以計算一些與圓有關的簡單組合圖形的面積,這些計算不僅是幾何中基本的計算,也是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要用到的,運用這些知識也可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此外,公式中的變形如S扇=lr(圓錐的側面展開圖面積計算)及有關計算在學生中體現(xiàn)出一定的難度的。
【教學目標】
1.了解扇形的概念,理解n的圓心角所對的弧長與扇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熟練掌握它們的應用。
2.從圓的周長、面積公式入手,經(jīng)歷特殊到一般的過程,由微觀到宏觀,探究從n的圓心角所對的弧長l=,并進而類比探究扇形面積S扇=的計算公式。
3.結合教學過程,是學生認識特殊到一般之間的關系,經(jīng)歷探索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和應用公式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弧長和扇形面積公式的推倒過程以及公式的應用。
難點:弧長和扇形面積公式的探索以及熟練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實錄】
(一)情境引入
師:(展示課件)同學們,屏幕上展示的是學校召開運動會的場景“在田徑200米運動跑比賽中,每位運動員的起跑位置相同嗎?每位運動員彎道的展直長度相同嗎?”
生眾:不相同。
師:同學們知道其中的緣由嗎?(老師詢問的眼光)
生1:因為每一條彎道的半徑不相同。
師:只有這個條件?
生2:在相同的圓心角的前提下,“每一條彎道的半徑不相同”。
師:同學們已經(jīng)看出問題的本質(zhì)了。
(二)新知探究
師:在本章第一課時可知,彎道這一段曲線長叫做弧長,剛才同學們的回答中可以總結出:一段弧的長度由何因素決定?
生3:這段弧所對的圓心角和半徑。
師:很好!這就是本課時我們要學習和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多媒體展示如下問題)
思考1:①半徑為R的圓的周長是多少?
②圓的周長可以看作是多少度的圓心角所對的弧?
③1°的圓心角所對的弧長是多少?2°、3°、…140°呢?
④n°的圓心角所對的弧長是多少?
⑤(公式得出后展示)對于公式l=,當r一定時,你能從函數(shù)的角度來理解弧長與圓心角的關系嗎?
(上述問題的展示,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學生都能按照邏輯思考并回答問題,對弧長的概念鞏固及其計算,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過程,思路是清晰可見的。)
(多媒體展示三道選擇練習題,促使鞏固弧長公式l=)
例1:制造彎形管道時,要先按中心線計算“展直長度”,再下料,試計算圖所示管道的展直長度L(單位:mm,精確到1mm)。
師:通過前述內(nèi)容的展示,審清此問題題意,應如何切題解決?
生4:根據(jù)題意圖示,此彎管應分三個部分計算:兩直一彎。
師:主要針對計算的是哪一部分?
生眾:中間彎曲的部分,也就是弧長的計算。
(由生口述,教師板演)
解:由弧線長公式可得,弧AB的長:l==500π≈1570(mm)
∴所求的管道的展直長度為2970 mm
師:好!弧長公式的推倒及鞏固到目前為止基本上完成,也達到了目的。可是再倒回去細看,不知道同學們是否注意到公式中的n和180都沒有帶上“°”(度)這個符號。(同學們的表情是驚訝的)
師:回顧推倒公式l=過程中,n是1°的圓心角的倍數(shù),n不帶單位,180也是如此。
((1)使學生明確弧是圓的一部分。因為引導學生分析弧長與圓周長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理解圓周角是1°的弧長等于圓周長的是建立在弧長公式的關系上,從而推出n°的弧長公式。讓學生體會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并能應用比例的方法解決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2)設計文體,意在讓學生加強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明確在同圓中,弧長是隨所對的圓心角的變化而變化的,當圓心角一定時,弧長也隨之確定。)
(配以適當?shù)撵柟叹毩暎?/p>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研究本節(jié)課的另外一個問題:扇形的面積。
首先結合圖形認識扇性的定義:(教師板書)由組成圓心角的兩條半徑和圓心角所對的弧圍成的圖形叫做扇形。
(出具一組圖形,由學生辨別出哪些圖形是扇形)
師:認識清楚扇形的定義和圖形后,扇形的面積就成了我們師生在本節(jié)課共同要解決的問題,根據(jù)同學們預習的情況,你能類比“弧長”的學習方法,推導出“扇形的面積”嗎?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深入其中參與小組互動,待大多數(shù)同學點頭肯定后,請學生表述)
生5:老師,同樣可以從“圓面積” 作為基礎出發(fā)。
師:好,你說說。
生眾:圓可以看作圓心角為360°的“大”扇形。
師:非常好!你不但把圓和扇形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還用了一個“大”字,惟妙惟肖;(這個“大”字,體現(xiàn)了該生的數(shù)學思維和數(shù)學智慧,不但呈現(xiàn)了數(shù)學知識,還呈現(xiàn)了數(shù)學中的邏輯連貫的構建)請繼續(xù)。
生5:因為圓面積是S=πR2,那么1°的圓心角所對的扇形面積就是
師:漂亮,“龍的眼睛出來了”!(教師作稍作停頓手勢,使得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思維都有一個緩沖的過程,都能跟上生的思維出發(fā)點,然后趁熱打鐵)那么2°、3°、4°…圓心角的扇形面積分別是多少?
生眾:
師:好,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了。(眼光繼續(xù)凝視著生)接下來,你會給我們提出什么問題?
生5:n°圓心角的扇形面積是多少?
師:請生回答。
生6:n°圓心角所對的扇形面積為S=。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前半節(jié)課對“弧長”的學習,我們用類比的方法,同學們自身探討除了“扇形的面積公式”,這種類比的學習,貫穿于整個中學數(shù)學基礎知識的學習過程,同學們要好好地掌握它。
(評析:扇形的面積公式的學習,完全可以相信學生具有類比的思維能力,在學生已有認識的基礎上把學習的主動性放手給學生,既尊重了學情,又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師生共同營造的探究氛圍中主動思考,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輔以3題適當?shù)撵柟叹毩暎?/p>
師:現(xiàn)在我們可以總結:① 弧長的公式:l=
②扇形面積公式:S=
(在PPT上展示這兩個公式)
師:這兩個公式寫在同一個位置,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有什么問題可以思考嗎?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深入其中。)
生7:和弧長公式相同,扇形面積公式中的n、360同樣不帶單位。
師:個中緣由剛才在弧長公式中已經(jīng)闡述,關鍵詞是“倍數(shù)關系”;還能觀察出其他問題嗎?
生8:從兩個公式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看,兩個公式的分母不同,且扇形的面積公式中的R帶有平方。
師:細微指出見真情!這也是我們學習這兩個知識點(公式)的應用過程中必須清醒的一面,很有必要。還能再對這兩個公式細細品味嗎?
(學生陷入沉思,教室一片寂靜)
師:(教師提示)如果對公式S=進行適當?shù)摹爸狻蹦兀磕堋皽悺背鲆粋€弧長公式嗎?(適當提示后,從很多學生的眼神中能讀出“恍然大悟”)能試試嗎?
生9:從公式S=能拆解出:S=·R,其中出現(xiàn)了,就是弧長公式的一部分。
生10:(搶著說)這樣S扇=lR了。
(教師希望看到的就是這種“接龍”)
(教師板演S扇=lR)此結果,是通過比較扇形面積和弧長公式后,用弧長表示扇形S扇=lR)
(評析:“細細品味”,教師雅致略帶“俏皮”的言語,悉心的牽引,促使學生構建邏輯連貫的數(shù)學思維,也有助于學生多角度探究問題意識的形成。)
(三)知能升級(施以適當?shù)幕A鞏固練習及提高練習,略)
(四)整理反思
師: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都有哪些收獲?
生11:對弧長和扇形面積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
師:在這兩個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我們抓住了哪些關鍵點?
生12:事先都是從整個圓入手,又抓住了“1°的圓心角”這一微觀而又具體的知識點,循序漸進,直至n°圓心角,形成了“宏觀—微觀—宏觀”的思維鏈條。
師:好樣的,生的總結堪比數(shù)學老師還精辟。
生13:探究扇形面積公式與探究弧長的計算公式的思維和方法是一致的,用到了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的“類比”。
師:對,“類比”是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類比舊知學新知,是同學們學習數(shù)學新知識的有效策略。
(配合多媒體展示,教師總評)
弧長公式,扇形的定義,扇形的面積公式以及弧長公式與扇形面積公式之間的聯(lián)系。(S扇=lR)
推導兩個公式過程中的思路:宏觀(圓)—微觀(1°、2°、3°、…的圓心角—宏觀(n°圓心角),體會到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類比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的充分體現(xiàn)。
(五)布置作業(yè):略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