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麗
十多年的課改,不斷給體育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與活力,給體育教師提供了更多的引導和提升,為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學生帶來了不竭的動力。改革的形勢注定了任務的不輕松。那么,作為體育教師應打造什么樣的體育課堂,才能繼承和發展新課改的理念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你的體育課有了興趣,學得才會投入,才會產生明顯的學習效果。
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趣激趣、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尊重學生、融入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構建和諧的體育課堂。
一、懸疑引趣,欲罷不能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地拋出問題,圍繞教學的中心,懸疑引趣,在疑中去追問、體驗、感受,在趣中去抽絲剝繭、豁然開朗。結合學生學習的內容,自然地把他們帶到一定的情境中,這樣,學生掌握技術動作就更輕松,課堂的氛圍就更活躍。學生的思路打開了,學習的興趣就更濃了。
教學生學習繩操時,先告訴他們一些基本的動作要求和基本的規范動作,然后就來問學生:“你們能設計一些不同的動作嗎?”操場上,立刻像炸開了鍋,他們興趣盎然,設計出了單手跳、雙手跳、提腿跳、踢腿跳、拋繩跳。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愉悅,繩操學會了,身體又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讓學生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不是教師簡單的說教,效果竟然出奇好。
二、情境激趣,樂在其中
體育游戲是學生喜歡的,但如果給游戲創設更真實、生動的情境,游戲的效果會大不一樣。真實、生動的情境,正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課堂的氛圍寬松了,學生的學習勁頭上去了,何愁出不了好的教學效果呢?如“大魚網”游戲,一開始學生做這個游戲覺得挺新鮮,可是一會兒就感覺不帶勁,興趣不濃了。于是,我改“大魚網”為“了不起的魚兒”,利用現場的器材,找來了可以利用的道具,把現場布置成“溪流”,有“漁網”“水草”,師生互動,“漁夫”“魚兒”角色不斷變換,大家一起想辦法,怎樣才能逃脫漁夫的捕捉,怎樣才能網住魚兒,魚兒被抓住了怎么營救。學生甚至忘記了此時還在課堂上,還在學習。不知不覺中實現了教學目標。
三、合理定位,因人而異
每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在體育課堂上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年齡大小、男女性別、體弱體強、接受快慢來開展教學活動。不同教法切合不同特點的學生,會使課堂張弛有度、輕松活躍、激發潛能,事半功倍。
如,教學廣播操時,我根據學生的身體條件和接受能力對他們進行分組。接受快的那組,粗線條的教學,強調了規范、原則和方法后,讓他們自學、互學。接受慢的那組,放慢教學節奏,深入引導、細致講解、矯正動作、示范動作、循序漸進。改變學生的膽怯、提高學生的自信,不斷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
四、以人為本,全面發展
任何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在體育課堂上的運用,都要眼中有學生,以人為本。社會越發展,對學生素質的要求越全面,應全方位發展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教學的內容也好,教學的方法也好,都要融入鮮活的生活,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學習潛能,重視過程與方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的興趣,發揮評價的有效作用,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中。
五、結合差異,自主選擇
學生有他們的生理、年齡特點,教師還要結合客觀條件的實際,靈活運用教學內容,為學生的發展考慮,為學生的一生考慮。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一定要有鮮明特征,符合時代要求,要凸顯出愉悅身心的體育、學以致用的體育、全面發展的體育和關注一生的體育。如:足球、體育舞蹈、羽毛球、籃球、韻律操等。教學內容的選擇和運用要多聽學生的意見。學習的主體是這些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學生,應該讓他們不斷享受成功的喜悅。給予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讓老師牽著鼻子走”“圍著老師轉”,這些我們必須徹底摒棄,還學生自由翱翔的一片天空。
六、尊重個性,和諧師生
理想的體育課堂中,教師不應是課堂的中心,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互動、表現、碰撞、創造,才能體現他們的人格尊嚴。
教師應該不斷用課改的理念武裝自己,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珍視學生的個性,積極營造和諧、民主的學習氣氛,適時地引導質疑、求異,讓學生在質疑中求突破,在求異中放異彩。激勵學生敢于對老師的“權威”作挑戰,師生平等、師生互動,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七、職業素養,強化提升
在體育課上,教師的思路清晰、語言精練、詼諧幽默,再加上體育動作的示范、優美、準確,學生自然更容易接受,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的效果就可想而知。因此,教師應苦練基本功,深入進行教學研究,深刻領會教材意圖,知道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對每次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有充分研究,把握難度的深淺,合理安排教學,不斷地科學創新教學手段。
八、語言藝術,融入情感
教師對學生適時鼓勵、評價,有時候勝似靈丹妙藥,讓他們如沐春風。當學生遇到挫折時,及時給他們鼓勵;當學生收獲成功時,及時給他們表揚;當學生情緒波動時,及時給他們安慰。教師融入情感的語言,拉近了師生的距離,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和諧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有著巨大的推進作用。不斷強化對和諧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有利于師生對于體育教學的正確認識,有利于提高學生體育課堂上的創造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