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靜
摘 要:高三是高中學習最主要的沖刺階段,不僅要對以往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還需要在鞏固當中做到“溫故而知新”,以便提升學生的能力,在高考當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就高三歷史一輪復習而言,需要重視對五度的把握,以便改善現今歷史復習中高耗低效的現狀。就延伸歷史知識寬度、挖掘學生思維深度、加大教學管理力度、提高訓練吻合度以及提升能力達成度五個方面進行研究和探討,希望能夠為高三歷史的一輪復習提供有力借鑒經驗,提高復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三歷史;五度;復習有效性
目前,大部分高三歷史的一輪復習均處于高耗低效的狀態中。一般表現為:歷史教師對教材并未進行必要知識的整合,缺少明確的知識框架;歷史教師對目前的歷史復習重點以及特點缺少清晰的認識,不能夠對學生的復習狀態進行了解;歷史教師對學生歷史能力培養缺少有效性;學生在歷史復習課堂上不能夠充分運用緊張思維,學習效率比較低下等。面對該種情況,高三歷史復習中,教師應該準確把握五度,爭取增加學生歷史復習中的效能,提高復習效率。
一、延伸歷史知識的寬度
在延伸歷史知識寬度上,應該從歷史教師的整合方面抓起。在高三歷史一輪復習前,教師便應該做好教材的內部整合,明確整個歷史教材的知識結構,對復習的主題與核心均進行制定。在此基礎上,從橫向與縱向兩個方面對歷史知識模塊進行歸納。在微觀上,教師需要對每一模塊當中的單元或者課節知識點進行充分的整合。重視通過關鍵詞引領學生進行知識的系統復習。例如,將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標識、影響等作為關鍵詞內容。另外,歷史教師要對不同版本的教材知識點進行整合。整合中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復習情況,選擇適合學生復習的方法。由于復習階段為高三一輪復習,因而歷史教師應該將時間作為主線,將每一歷史時段的特征作為核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把握歷史知識。
二、挖掘學生的思維深度
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是否鞏固,將對其復習階段是否具有一定復習價值具有直接影響。目前,部分高三歷史教師在一輪復習當中并未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調查與分析。因而,在制定的復習計劃中,已經脫離了學生實際的復習需求,大部分教師均一味要求學生在復習當中求全、求細,造成了復習效率低下等問題。面對該現象,歷史教師應該首先對學生的復習狀態進行詳細調查,并且針對目前的復習形勢、復習計劃進行適當調整,以便引導學生在鞏固歷史基礎知識的情況下進行自我深入復習。但是重點是,歷史教師要在復習當中使學生不斷對自己的復習行為進行反思,使其明確復習的意義,對歷史知識更好地記憶、吸收和內化。
三、加大教學的管理力度
高三復習本身就是緊張的階段。過于緊張的復習氣氛并不能夠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適當的緊張則能夠幫助學生促進其大腦的思維活動,提高學習效率。而過于松懈的氣氛,將會使學生在復習當中變得慵懶,影響復習的效果。因而,在歷史復習中,教師應該適當增加復習的密度。該方面主要指教師要增加課堂的復習容量,加大對學生復習的訓練量,使學生能夠得到適度的忙碌,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敏度。其次,在進行隨堂練習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規定學生在要求的時間內進行答題。答題的格式必須按照教師提供的標準格式,且答題內容要完全符合要求。再次,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大聲回答問題、高聲朗讀的習慣,以便確保學生思維的集中。最后,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自主研究,使學生發散思維,提高自我復習的能力。
四、提高考察與訓練吻合度
高考中對歷史知識的考查越來越偏向于知識的細化度、準確度和深廣度。并且重視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理解能力和情感、價值與態度等。因而,教師在制定復習計劃時,應該對高考的動向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便使制定的計劃能夠既符合課程標準,又適應高考方向。在此情況下,融入對學生復習情況的具體分析,不斷強化學生對新情境、新材料角度下歷史知識的復習能力,使一輪歷史知識復習更加具有時效性和針對性。例如,某省2013年高考試題中出現了根據服飾以及飲食等分析歷史物質變化與原因的題目。為此,歷史教師可以指定相應的新情境聯系,使學生對變化的歷史原因等進行深入分析,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復習效率。
五、提升學生能力的達成度
近年來,各省市的歷史高考均比較重視對學生能力的考查。因而在復習當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新材料與新情境的手段,幫助學生提高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對學生歷史學習與研究素養進行考查。同時,歷史教師也需要考查學生獲取、甄別、篩選、提煉、綜合、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上述所有能力均需要從一輪的歷史復習當中便開始進行,以便為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因而,教師在一輪的歷史復習當中需要將每一種能力的培養意識滲透到每一堂復習課程當中,落實到每一個歷史知識考點上。由此在先歸納、后總結,由淺入深的復習當中能夠使學生加深對歷史知識復習的系統性理解。
綜上所述,高三復習是學生高中學習的重要階段,歷史復習也是其中重要的內容之一。面對高三歷史一輪復習,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全力配合。教師要對學生的復習狀態進行分析,并且對高考的動向進行掌握,便于及時調整復習計劃。學生要積極配合教師的復習計劃,培養自身各個方面的能力,提升復習的效率。在此情況下,具體需要延伸學生復習的歷史知識寬度,教師要不斷挖掘學生的思維深度,加大對復習教學的管理力度。更要提高對學生歷史復習的考查與訓練吻合度,提升學生能力的達成度等。在充分掌握五度的情況下,將能夠有效提升歷史復習的效能。
參考文獻:
[1]劉志明,肖毓云.略論史料教學在高三歷史復習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11(07):115-116.
[2]張嘉盈.從“溫故知新”看高三歷史復習方式的改善[J].教育導刊,2013,08(12):86-88.
[3]肖鵬.提高概念教學的實效性:對高三歷史復習中概念教學實踐的一些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30(01):82-83.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