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沖
摘 要:立足高中情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來探究高中語文教學如何合理設置教學情境,以期激發學生興趣,有效促進課堂教學。
關鍵詞:高中語文;情境創設;有效教學
情境教學是新課改的重要體現和組成部分。新課改提倡設計真實、復雜、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教學情境與問題情境,誘發、驅動并支持學習者的探索、思考與問題解決活動。福建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余文森在《教學情境,猶如美味而富有營養的湯》一文中也談到情境創設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結合高中語文情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如何巧設情境,提高課堂效率的問題做交流分析,旨在拋磚引玉。
一、高中語文情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語文版高中教材以其全新的面目、豐富的內容、精巧的編排吸引了廣大教師在教學中大膽進行情境教學嘗試,然而在具體操作中卻問題重重,主要表現為:(1)教師情境創設沒有傾注感情。一些教師因為重復授課等原因,情境創設和課堂駕馭已經非常熟練,在重復授課時情境的創設就只注重過程而不注重感情。(2)某些教師因為過于追求情境的渲染,創設出的情境很虛假不自然,在實施過程中不自覺地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3)某些課堂教師在建構情境中,急于讓學生體悟到正確的理解,而忽略個別學生對情境產生自己獨特的理解。(4)有些情境教學課堂,教師仍存在著師生等級觀念,而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少,多被動接受。(5)個別情境教學只局限在小課堂環境中。諸如此類的情境的創設,嚴重地違背了情境教學的科學理念,阻礙了學生的有效學習和健康發展。
二、高中語文情境教學的有效舉措
1.提供文化背景,創設文化情境
高中語文教材的選文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閃爍著美好的人性光芒,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大多篇目所描繪的生活圖景距離中學生所處的時代久遠,因此,要想對文本有通透的理解和把握,需要“知人論世”,有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教師要在課余讓學生利用各種渠道,為學生創設文化情境。例如,《祭妹文》的教學,可以將祭文的沿革,優秀祭文的選介方式引入創設情境;在教學《孔雀東南飛》一課,可以古代婚姻制度和婦女地位問題作為創設情境的切入點。還可以充分利用哲學、歷史、地理、自然科學等學科知識,充分整合實現創設文化情境的目的。
2.巧引時事新聞,創設生活情境
從語文教學的本身來說,語文教學離不開社會生活,只有將語文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才能豐富語文教學的外延。借助時事新聞創設必要的生活情境,有助于幫助學生將課堂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有助于豐富語文學科的內涵,擴展語文教學的外延。我們身處于廣闊的社會生活,要善于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和事,來增強關注社會時事的意識,提高關注社會時事的能力,養成思考社會時事的習慣。
3.利用電教媒體,創設視聽情境
現代信息技術已成為重要的現代化教育手段,如果合理有效使用電教媒體,創設視聽情境,就能把抽象的內容通過視頻和音頻的方式直觀地呈現出來,快速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如,學習李白的《將進酒》,可通過給學生播放張耀宇演唱的《將進酒》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教學《雷雨》可節錄作品的影像片段,來凸顯其豐富的藝術形象。事實證明,充分利用現代媒體網絡資源,能為語文教學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也能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為便利的條件。
4.利用學生主體,自創學習情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創設學習情境的主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大膽讓學生自己進行話劇表演、辯論、演講、對話、故事講述等活動創設情境。例如,《鴻門宴》《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等文言文的教學,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對話表演,通過對白、動作,使教育教學內容更加現實化、形象化。讓學生臨其境,聞其聲,睹其貌,見其行。學生廣泛參與,自主創設也是科學設置教學情境的有效途徑之一。
良好的教學情境為語文教學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教學抓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只有恰當地創設教學情境,才能把學生帶到一個五彩繽紛的語文世界,讓學生收獲豐碩的果實。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