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曉丹
摘 要: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幫助下能夠有效地提高數學能力。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形式。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學習氛圍;積極性;教學措施
一、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由于學習數學知識需要較強的思維邏輯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增加師生之間互動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和諧的氛圍中開展學習,保證學生在積極投入的前提下,從而更好地發揮其理解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應該與學生一起來進行數學學習,同時扮演好領路人的角色,與學生一同解決數學問題,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概率事件》的時候,有許多問題可以通過演示來解決。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演示實驗,給學生解答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例如,有的題目會是根據擲骰子而設定題目。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和學生一同演示,一起找到問題的答案。通過這樣有效互動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和諧濃厚學習氛圍中學習,充分保證了學習效率,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二、開展提問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提問式教學當前被廣泛應用在各個學科教學過程中,因為其能夠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所以受到了師生的歡迎。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使用提問式教學,能夠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開展數學學習,能夠有效避免數學難題打擊學生積極性的問題。在具體實踐中,需要教師根據所學習的實際內容,提出一些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問題,使學生在探究問題過程中,慢慢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從而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數列》時,通過基本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什么是等差數列,什么是等比數列,可以根據自己理解說一下,然后舉出一些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例子。通過這樣方式,如果學生回答正確,那么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學習,從而更好地體現成就感;如果學生回答不正確,那么學生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從而很好地更正自己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由此可見,提問式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積極性,保證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三、開展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探究合作學習對于學生學習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培養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因為在探究合作學習氛圍中,每個學生都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研究中,同時還能夠傾聽彼此對于問題的不同理解方式,從而學習到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學生進行探究合作學習,有利于以最佳的方式、最快的速度找到問題的答案。例如,在學習《立體幾何》時,解決立體幾何問題的時候,開展探究合作學習,就能夠使每個學生把自己擅長的特點發揮出來,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比如,有的學生比較擅長棱柱相關知識,有的學生比較擅長圓柱相關知識。這樣在遇到綜合問題的時候,就能夠充分發揮探究合作學習的優勢,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在其中能夠得到更好的鍛煉,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幫助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有效結合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能夠保證學生學習的最佳效率。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諸多方面的便利條件,使學生更加便捷地學習知識,從而保證學習效率。
五、優化評價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對于學生科學評價,對于學生學習產生了重要影響。首先,如果教師能夠對學生有一個科學公正的評價,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動力。同時教師對于學生的正確評價,還能夠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保證學習有效性。有效的評價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例如,在考試中如果學生關于《三角函數》知識出現的問題比較多,教師不應該以考試成績衡量學生。而是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找到其掌握不熟練的知識,從而指導其加強自主學習,同時教師也要加強對其相關知識的練習,使其更加穩定掌握知識。由此可見,教師對學生科學的評價對于保證教學和學習效率有多么重要。
綜上所述,開展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數學教學,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教學過程中。這就需要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開展學習。同時需要豐富教學方法,讓學生體會到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極大便利。最后還需要教師對學生要有一個科學適當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擁有充足的學習動力。只用做到以上幾點,才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數學能力,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程璞.文化視野下的課程 傳統綻放中的回歸:以算法列入高中數學課程為例[J].數學之友,2011(01).
[2]鄧端清.淺析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的有效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
編輯 魯翠紅